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苏派教育

五个“提质”:“双减”背景下的新教育莒南行动

作者:孙运伟 发布时间:2021-12-31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孙运伟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加入新教育实验,在“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之路上深耕细作。2021年,在“双减”背景下,莒南以新教育实验为载体,创新实施“1152减负提质工程”,落实“双减”政策,实现五个“提质”,全面赋能学生健康成长、助推莒南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绘制卓越课程新图谱,助力课程提质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是兴校之源。朱永新老师说:“课程的丰富性、卓越性决定了教育的丰富性、卓越性。”

  我们着力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推进研发卓越课程行动,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涵,提升教育品质。

  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规范课程实施。大力推进“教育部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实验项目”,制定学校课程方案,规范课程开设,加强国家课程实施,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和研发能力,发挥课程育人的最大效能,形成“以项目促教改,以教改促创新,以创新促内涵提升”的工作思路,打造莒南课改新样板。目前,已有26所学校完成课程方案的制定,10所学校的课程方案已入选实验区优秀方案。2021年,我们2次承办教育部“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项目临沂实验区工作推进会,1项成果入选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优秀案例。

  研发卓越课程,丰盈课程体系。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开发红色教育、食育、劳育、财商、研学等一系列内容,实施红色教育“十百千工程”,丰富课程内涵,丰盈课程体系。今年,我们统筹规划并系统开发统整项目课程,确定25所中小学为统整项目课程建设先行学校,组建10个项目共同体,从“建构模型、研制典型案例”“实践改进、辐射推广”“调整课程结构、研发综合课程”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如今,统整项目课程已成为莒南课程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建构理想课堂新范式,助力课堂提质

  “双减”要取得实效,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以理想课堂“三重境界”为目标,积极构筑理想课堂。

  落实深度学习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开展大单元结构式教学、主题式学习、项目化学习等专题研究,更加注重情景教学,探索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范式,实现“知识、生命、生活的深刻共鸣”,让学习真实发生,帮助学生构建高层级的学习机制。

  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优化区域课堂生态。制定科学的课堂观察量表,多维度监测教与学的过程,引领课堂教学行为。发挥课堂教学育人功能,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注重因材施教。践行“以集体的方式站立”的发展理念,组织同课异构、教学沙龙、课堂评比等活动,构筑“生本成长性”理想课堂,优化全区域课堂教学生态。在山东省“一师一优课”评选活动中,我县共有47位教师的课例被评为省优课。

  打通专业成长新路径,助力教师提质

  教师是立教之本,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们积极营造“教师主动发展”的良好氛围,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丰富教研形式,加快教师成长。教体局教研室提高服务能力,运用项目研究、同伴互助、区域联研、成果提炼等多种策略,分学段、多方式展开教研活动,为教师赋能,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拓宽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小学学段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教材统研、单元集备、主题学习等教研活动,线上线下培训约1万人次。初中学段构建备、教、学、评一体化体系。高中学段扎实开展“沉浸式”教研活动。

  践行新教育,激发教师潜能。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参与新教育历次线上培训,组织校长、教师到海门、新沂、深圳、青岛等地学习,邀请专家来莒南作报告和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10多次。多次组织召开莒南县新教育实验“校长论坛”、交流会、现场推进会,积极开展莒南县新教育实验生命叙事及各类新教育实验成果评选活动。“莒南新教育”公众号累计发文4700余篇,总点击量已达700万余次。2021年,在全国新教育生命叙事、书香校园行动叙事评选和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智慧校长、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评选中,我县有50多人次获奖,获奖情况位列各实验区前茅。

  定制个性成长新套餐,助力作业提质

  我们加强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质量,建立个性化服务体制,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建立作业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按照“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提质量”的作业管理总要求,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强化作业设计指导,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实施作业公示公开制度,多元监督,确保作业量的控制。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纳入教师培训、学科教研范畴,探索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提高作业质量。落实分类要求,设计分层作业,体现作业的弹性,实现作业的个性化定制。

  构建全方位课后服务体系。全县实现课后服务覆盖率、需求满足率两个100%,全时段无缝隙对接。建立“弹性离校+错时放学”机制,推行“5+2”服务模式。统筹利用好校内外资源,开发“1+X”课后服务体系,增强教育服务能力。“1”是必修课,即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完成家庭作业,确保书包“减负担”、作业“不回家”;“X”是选修课,即在学校开发丰富的社团活动,供学生自由选择,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需求。

  拓宽家校沟通新渠道,助力共育提质

  我们依托家校合作共育项目,赋能家长,强化家校协同,致力营造育人新生态。

  赋能家长,提高共育品质。我们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关于“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的有关规定,精心挑选具有良好师德和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家庭教育指导师,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支持。今年9月,莒南县新父母成长学校成立,该校开设家庭教育课堂,每名家长每年接受4次8课时的家庭教育知识系统学习。健全家长学校管理机制,将家长学校建设纳入对学校的综合考核。

  建立机制,凝聚共育合力。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主体责任,突破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边界,打造莒南“政府主导、家庭筑基、学校提质、社会参与”的家校社协同创新育人的新生态,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学校成立三级家长委员会,打造“家校幸福共同体”。充分发挥家长职业特长,请家长进校开设劳动教育、环保教育等各类特色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红十字会、社会公益组织等进校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等公益实践活动。

  家校联动,激活共育磁场。成立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莒南分站,组织亲子共读活动21次。组织“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等系列评选,营造全域阅读环境。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亲子共学日、亲子运动会、亲子研学等活动,召开“请您来协商”专题会,营造和谐的家校共育环境。

  今后,我们将继续全面而有深度地推进新教育实验,建构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莒南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教体局局长)

责任编辑:陈路

五个“提质”:“双减”背景下的新教育莒南行动
发布时间:2021-12-31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孙运伟

  ■孙运伟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加入新教育实验,在“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之路上深耕细作。2021年,在“双减”背景下,莒南以新教育实验为载体,创新实施“1152减负提质工程”,落实“双减”政策,实现五个“提质”,全面赋能学生健康成长、助推莒南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绘制卓越课程新图谱,助力课程提质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是兴校之源。朱永新老师说:“课程的丰富性、卓越性决定了教育的丰富性、卓越性。”

  我们着力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推进研发卓越课程行动,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涵,提升教育品质。

  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规范课程实施。大力推进“教育部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实验项目”,制定学校课程方案,规范课程开设,加强国家课程实施,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和研发能力,发挥课程育人的最大效能,形成“以项目促教改,以教改促创新,以创新促内涵提升”的工作思路,打造莒南课改新样板。目前,已有26所学校完成课程方案的制定,10所学校的课程方案已入选实验区优秀方案。2021年,我们2次承办教育部“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项目临沂实验区工作推进会,1项成果入选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优秀案例。

  研发卓越课程,丰盈课程体系。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开发红色教育、食育、劳育、财商、研学等一系列内容,实施红色教育“十百千工程”,丰富课程内涵,丰盈课程体系。今年,我们统筹规划并系统开发统整项目课程,确定25所中小学为统整项目课程建设先行学校,组建10个项目共同体,从“建构模型、研制典型案例”“实践改进、辐射推广”“调整课程结构、研发综合课程”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如今,统整项目课程已成为莒南课程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建构理想课堂新范式,助力课堂提质

  “双减”要取得实效,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以理想课堂“三重境界”为目标,积极构筑理想课堂。

  落实深度学习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开展大单元结构式教学、主题式学习、项目化学习等专题研究,更加注重情景教学,探索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范式,实现“知识、生命、生活的深刻共鸣”,让学习真实发生,帮助学生构建高层级的学习机制。

  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优化区域课堂生态。制定科学的课堂观察量表,多维度监测教与学的过程,引领课堂教学行为。发挥课堂教学育人功能,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注重因材施教。践行“以集体的方式站立”的发展理念,组织同课异构、教学沙龙、课堂评比等活动,构筑“生本成长性”理想课堂,优化全区域课堂教学生态。在山东省“一师一优课”评选活动中,我县共有47位教师的课例被评为省优课。

  打通专业成长新路径,助力教师提质

  教师是立教之本,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们积极营造“教师主动发展”的良好氛围,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丰富教研形式,加快教师成长。教体局教研室提高服务能力,运用项目研究、同伴互助、区域联研、成果提炼等多种策略,分学段、多方式展开教研活动,为教师赋能,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拓宽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小学学段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教材统研、单元集备、主题学习等教研活动,线上线下培训约1万人次。初中学段构建备、教、学、评一体化体系。高中学段扎实开展“沉浸式”教研活动。

  践行新教育,激发教师潜能。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参与新教育历次线上培训,组织校长、教师到海门、新沂、深圳、青岛等地学习,邀请专家来莒南作报告和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10多次。多次组织召开莒南县新教育实验“校长论坛”、交流会、现场推进会,积极开展莒南县新教育实验生命叙事及各类新教育实验成果评选活动。“莒南新教育”公众号累计发文4700余篇,总点击量已达700万余次。2021年,在全国新教育生命叙事、书香校园行动叙事评选和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智慧校长、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评选中,我县有50多人次获奖,获奖情况位列各实验区前茅。

  定制个性成长新套餐,助力作业提质

  我们加强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质量,建立个性化服务体制,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建立作业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按照“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提质量”的作业管理总要求,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强化作业设计指导,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实施作业公示公开制度,多元监督,确保作业量的控制。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纳入教师培训、学科教研范畴,探索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提高作业质量。落实分类要求,设计分层作业,体现作业的弹性,实现作业的个性化定制。

  构建全方位课后服务体系。全县实现课后服务覆盖率、需求满足率两个100%,全时段无缝隙对接。建立“弹性离校+错时放学”机制,推行“5+2”服务模式。统筹利用好校内外资源,开发“1+X”课后服务体系,增强教育服务能力。“1”是必修课,即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完成家庭作业,确保书包“减负担”、作业“不回家”;“X”是选修课,即在学校开发丰富的社团活动,供学生自由选择,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需求。

  拓宽家校沟通新渠道,助力共育提质

  我们依托家校合作共育项目,赋能家长,强化家校协同,致力营造育人新生态。

  赋能家长,提高共育品质。我们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关于“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的有关规定,精心挑选具有良好师德和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家庭教育指导师,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支持。今年9月,莒南县新父母成长学校成立,该校开设家庭教育课堂,每名家长每年接受4次8课时的家庭教育知识系统学习。健全家长学校管理机制,将家长学校建设纳入对学校的综合考核。

  建立机制,凝聚共育合力。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主体责任,突破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边界,打造莒南“政府主导、家庭筑基、学校提质、社会参与”的家校社协同创新育人的新生态,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学校成立三级家长委员会,打造“家校幸福共同体”。充分发挥家长职业特长,请家长进校开设劳动教育、环保教育等各类特色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红十字会、社会公益组织等进校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等公益实践活动。

  家校联动,激活共育磁场。成立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莒南分站,组织亲子共读活动21次。组织“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等系列评选,营造全域阅读环境。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亲子共学日、亲子运动会、亲子研学等活动,召开“请您来协商”专题会,营造和谐的家校共育环境。

  今后,我们将继续全面而有深度地推进新教育实验,建构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莒南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教体局局长)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