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苏派教育

校长办学之“三来”说

——兼谈盐城市南苑小学办学实践

作者:王恒干 发布时间:2022-06-06 来源: 江苏教育报

  ■王恒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说到底就是研究人,把人研究透了,照顾到了,也就能促进人的自我成长。教育的价值不排斥分数,但肯定不仅仅体现在分数上,更多的应是隐形长久的,缓慢优雅的,虽润育无形,但拔节有声。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学校,其办学的原则、宗旨及方法、策略往往决定了其发展能否行稳致远。根据多年的学习思考与管理实践,笔者认为学校的办学要遵循“三来”原则,即找得到“原来”,守得住“本来”,看得见“未来”。本文就结合盐城市南苑小学近年来的办学实践,阐述其中的要义。

  找得到“原来”——学校之“根”。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通常熔铸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与汗水,是依靠一代人接着一代人的团结与进取、继承与创新而不断前行的。如果学校后来的管理者总是全盘否定前人的办学理念,在自己的任期里想当然地提出另外的一套,从物质与精神层面进行推翻与重建,势必会造成严重的浪费与无谓的折腾,甚至可能导致学校走向衰败。

  盐城市南苑小学能够不断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得到长足的发展,究其根本,是我们找到了学校“原来”的“根”,并创造性地融入现在,赋予其新时代的特征,丰富其内涵意义,促发了学校的又一轮发展。例如,21世纪初,学校提出了“三园”特色的创建,即打造书香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在当时,这应该是富有前瞻性的,也曾使南苑小学取得较好的办学业绩,获得了“江苏省首批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然而,在新时代的今天,如何继承与创新“三园”特色,考验着现任管理者的智慧。多方调研论证、集思广益后,我们提出了“擦亮‘三园’特色,打造优质品牌”的办学目标,不但要传承“三园”的原有品质,更应时地丰富其内涵意义,应景地新辟了实践路径。

  我们将“书香校园”提档升级,强化书香文化浸润,创设书香长廊、四色书亭等文化景点,让学生们晨诵午读、踏诗而行。我们丰盈“绿色校园”内涵,提升其文化品位,不再停留于原有的“南苑十景”等花草树木的物质层面,而是深度解读了“绿”,推出绿色文化、绿色课程、绿色管理、绿色质量等一系列创建目标。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校园不再新鲜,智慧校园呼之欲出,成为当下与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省市智慧校园的创建,我们不断升级各类设施设备,既让学生体验先进的现代科技,更利用其开展高效管理、科技育人。

  找到了“原来”,也就寻到了学校发展之“根”,从根处进行源源不断的滋养,学校就能获得再前进的不竭动力,学校的发展就一定能枝繁叶茂。

  守得住“本来”——教育之“魂”。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众多理论阐述中,笔者比较欣赏顾明远先生所言:“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提升生命的价值。”这句话的含义是,教育的对象是人,故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要着眼长远、着力发展,而不能急功近利、浮躁、作秀与折腾。因此,学校办学必须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把握教育的本质,也即守得住“本来”。

  近年来,南苑小学一直“屏气凝神”,用柔软的心办有温度的教育。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要重视看得见的成绩,更要重视看不见的学生素质发展,如身体素质、思维品质等方面的提升。有鉴于此,我们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一方面夯实基础性课程,多方争取努力,创新“教体融合”模式,引进共享市体育局优质资源,丰富优化体育学科课程,开设网球、游泳、武术等课程,让每位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2项健身锻炼的体育技能和1项艺术技能。同时,我们积极申请市队校办项目,目前学校已有网球、射击两个市级运动队,取得了骄人成绩,连续三年在盐城全市比赛中荣获第一,还为国家队、省队各输送了一名队员。

  此外,我们构建项目化课程,以德育课题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的养成习惯为切入点,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注重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体验与践行,启智润心,培根铸魂。如今,我们申报的市级课题《提升少先队员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学校被认定为“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基地学校”。我们还积极开辟研究性课程,依托华东师大孔企平教授工作室的平台资源,开展“问题解决”教改研究,全校面上整体推进,着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强化学生思维力的培养,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未来社会,我们认为身体力、信念力、思维力是一个人的最大竞争力。锻炼培养好学生的这三个“力”,就是在做有温度的教育、有根的教育,就是守住了“本来”,守住了教育之“魂”。

  看得见“未来”——校长之“憧憬”。未来并不遥远,未来已来,我们已能深切感受到这一点。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如何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人才的素质要求又有哪些变化,这些都决定了学校办学的走向。笔者以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学生需要永葆好奇心,积极主动,彰显个性,富有团队合作精神。未来学校的样态,将是家庭、学校、社会三者高度融合的教育共同体。

  为此,我们提出了培养“阳光、智慧、勇敢、文雅”学生的目标,并在学校办学过程中努力践行。学校设立“南苑讲堂”,一方面邀请各行业的精英与成功人士来校讲课,让学生学到课堂里没有的社会知识,增加对各行业的了解,树立职业理想,播下规划人生的种子;另一方面,让不同的学生勇敢地走上讲台,展示自我的鲜明个性,彰显不一样的风采,始终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学校广泛征询学生意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30多个社团项目,让学生通过选课程序平台,自由选择组队。同时,学校还通过内选优秀骨干教师与外聘专业教练的方式配备师资,确保社团活动质量。学校还积极试点“家校社”三位一体教育新模式,全方位聚力,全过程育人,努力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共融共建,全面营造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优良育人环境,探索建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未来学校新生态。

  校长的憧憬,既描画了学校发展愿景,也让学校办学指向了未来,学生也就能朝着那“活泼泼”的明天而去,教育也就看见了“未来”。

  (作者系盐城市南苑小学校长,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盐城市名校长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盐城市学科带头人) 

责任编辑:陈路

校长办学之“三来”说
——兼谈盐城市南苑小学办学实践
发布时间:2022-06-06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王恒干

  ■王恒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说到底就是研究人,把人研究透了,照顾到了,也就能促进人的自我成长。教育的价值不排斥分数,但肯定不仅仅体现在分数上,更多的应是隐形长久的,缓慢优雅的,虽润育无形,但拔节有声。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学校,其办学的原则、宗旨及方法、策略往往决定了其发展能否行稳致远。根据多年的学习思考与管理实践,笔者认为学校的办学要遵循“三来”原则,即找得到“原来”,守得住“本来”,看得见“未来”。本文就结合盐城市南苑小学近年来的办学实践,阐述其中的要义。

  找得到“原来”——学校之“根”。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通常熔铸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与汗水,是依靠一代人接着一代人的团结与进取、继承与创新而不断前行的。如果学校后来的管理者总是全盘否定前人的办学理念,在自己的任期里想当然地提出另外的一套,从物质与精神层面进行推翻与重建,势必会造成严重的浪费与无谓的折腾,甚至可能导致学校走向衰败。

  盐城市南苑小学能够不断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得到长足的发展,究其根本,是我们找到了学校“原来”的“根”,并创造性地融入现在,赋予其新时代的特征,丰富其内涵意义,促发了学校的又一轮发展。例如,21世纪初,学校提出了“三园”特色的创建,即打造书香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在当时,这应该是富有前瞻性的,也曾使南苑小学取得较好的办学业绩,获得了“江苏省首批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然而,在新时代的今天,如何继承与创新“三园”特色,考验着现任管理者的智慧。多方调研论证、集思广益后,我们提出了“擦亮‘三园’特色,打造优质品牌”的办学目标,不但要传承“三园”的原有品质,更应时地丰富其内涵意义,应景地新辟了实践路径。

  我们将“书香校园”提档升级,强化书香文化浸润,创设书香长廊、四色书亭等文化景点,让学生们晨诵午读、踏诗而行。我们丰盈“绿色校园”内涵,提升其文化品位,不再停留于原有的“南苑十景”等花草树木的物质层面,而是深度解读了“绿”,推出绿色文化、绿色课程、绿色管理、绿色质量等一系列创建目标。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校园不再新鲜,智慧校园呼之欲出,成为当下与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省市智慧校园的创建,我们不断升级各类设施设备,既让学生体验先进的现代科技,更利用其开展高效管理、科技育人。

  找到了“原来”,也就寻到了学校发展之“根”,从根处进行源源不断的滋养,学校就能获得再前进的不竭动力,学校的发展就一定能枝繁叶茂。

  守得住“本来”——教育之“魂”。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众多理论阐述中,笔者比较欣赏顾明远先生所言:“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提升生命的价值。”这句话的含义是,教育的对象是人,故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要着眼长远、着力发展,而不能急功近利、浮躁、作秀与折腾。因此,学校办学必须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把握教育的本质,也即守得住“本来”。

  近年来,南苑小学一直“屏气凝神”,用柔软的心办有温度的教育。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要重视看得见的成绩,更要重视看不见的学生素质发展,如身体素质、思维品质等方面的提升。有鉴于此,我们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一方面夯实基础性课程,多方争取努力,创新“教体融合”模式,引进共享市体育局优质资源,丰富优化体育学科课程,开设网球、游泳、武术等课程,让每位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2项健身锻炼的体育技能和1项艺术技能。同时,我们积极申请市队校办项目,目前学校已有网球、射击两个市级运动队,取得了骄人成绩,连续三年在盐城全市比赛中荣获第一,还为国家队、省队各输送了一名队员。

  此外,我们构建项目化课程,以德育课题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的养成习惯为切入点,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注重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体验与践行,启智润心,培根铸魂。如今,我们申报的市级课题《提升少先队员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学校被认定为“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基地学校”。我们还积极开辟研究性课程,依托华东师大孔企平教授工作室的平台资源,开展“问题解决”教改研究,全校面上整体推进,着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强化学生思维力的培养,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未来社会,我们认为身体力、信念力、思维力是一个人的最大竞争力。锻炼培养好学生的这三个“力”,就是在做有温度的教育、有根的教育,就是守住了“本来”,守住了教育之“魂”。

  看得见“未来”——校长之“憧憬”。未来并不遥远,未来已来,我们已能深切感受到这一点。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如何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人才的素质要求又有哪些变化,这些都决定了学校办学的走向。笔者以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学生需要永葆好奇心,积极主动,彰显个性,富有团队合作精神。未来学校的样态,将是家庭、学校、社会三者高度融合的教育共同体。

  为此,我们提出了培养“阳光、智慧、勇敢、文雅”学生的目标,并在学校办学过程中努力践行。学校设立“南苑讲堂”,一方面邀请各行业的精英与成功人士来校讲课,让学生学到课堂里没有的社会知识,增加对各行业的了解,树立职业理想,播下规划人生的种子;另一方面,让不同的学生勇敢地走上讲台,展示自我的鲜明个性,彰显不一样的风采,始终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学校广泛征询学生意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30多个社团项目,让学生通过选课程序平台,自由选择组队。同时,学校还通过内选优秀骨干教师与外聘专业教练的方式配备师资,确保社团活动质量。学校还积极试点“家校社”三位一体教育新模式,全方位聚力,全过程育人,努力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共融共建,全面营造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优良育人环境,探索建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未来学校新生态。

  校长的憧憬,既描画了学校发展愿景,也让学校办学指向了未来,学生也就能朝着那“活泼泼”的明天而去,教育也就看见了“未来”。

  (作者系盐城市南苑小学校长,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盐城市名校长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盐城市学科带头人)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