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苏派教育

小学英语青年教师教学目标设计习惯改进策略试探

作者:潘小琴 发布时间:2022-06-10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 潘小琴

  我校英语教师约有半数以上是教龄不足10年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敏感性强,英语语言文化功底较好,但是这当中的部分教师教学经验缺乏,常常容易以过来人的语言状态简单化对待教材和教学。部分教师课程观念比较薄弱,常常存在一些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教学习惯。笔者以所在学校英语青年教师教学目标设计习惯中存在的问题为例,并结合2022版小学英语新课标的内容提出改进策略。

  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习惯存在的问题 

  对教学目标设定不符合新课标有关理念,笼统模糊。为了促进英语青年教师的发展,本学期初我校举行了英语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赛课的内容是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2 Good habits(Story time)。通过对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部分青年教师教学目标设计不规范、表述笼统,简单地围绕语言知识和技能展开,没有关注和体现英语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对课程教材的整体钻研、解读不充分,简单直接。通过赛课,笔者发现,部分教学设计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达成目标局限于语言知识掌握上,未能研读课标,挖掘文本背后所隐含的要旨;二是拓展环节设计中,对学生情感渗透的教育十分生硬,未能逐步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内化文本所传递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是设计方法、程序简略省事,习惯于就课文考虑,局限于单篇教学,不习惯于联系单元编排,准确把握单元主题意义。

  对学生学情了解和分析不够深入,易于臆断。对于新的教学内容,学生是否有相关知识储备,教师要加以了解和分析。如果学生原有相关主题的知识储备很欠缺,教师就需要设计一些针对性和补救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查漏补缺,在其原有知识、技能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搭桥铺路。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不同年级教学内容间是相互关联的,而青年教师往往想当然地依据教材顺序,不少情况下的教学目标设计违背学生实际,陷入主观臆断。

  小学英语改进教学目标设计行为的策略例谈 

  整体单元教材分析。在进行课时目标设计时,教师要先进行单元整体分析,正如崔允漷教授在他的讲座《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中所言:“一个单元就是一种课程,以单元为站位,看到的目标才是学科育人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以Unit 2 Good habits(Story time)为例,基于习惯养成这一主题,单元内各课时的目标从能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和他人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到能用更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和他人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再到能写出自己和他人的好习惯和坏习惯,是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关系,即前一课时是后一课时的基础,后一课时又是对前一课时的巩固。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基础的分析。鲁子问教授在他的著作《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指出:“教学设计必须以学习者为起点。”因此,在教学目标设计前,要分析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能力和态度以及潜在困难,要将之前学习的一些内容关联至本单元,再拓展融入新的单词或句型。这样,教学能够给与学生的就是一幢语言的“大房子”,而不是单独的词汇、短语这样的语言“砖瓦”和“木头”。

  着手教学目标设计与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要体现主题语境和意义探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过程、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这表明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关注语篇主题,围绕主题语境设计目标,课才能有聚焦性,不至于偏离“路线”,教学才能有整体性,不至于支离破碎。

  教学目标要体现对学习策略的渗透。核心素养中的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定合适的学习策略目标。譬如:能根据标题预测文章内容;通过图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预测故事情节;能利用思维导图归纳整理文本的内容;能根据关键句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等。

  教学目标要体现对思维品质的培养。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思维品质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评价故事中的人物并表达个人观点;通过观察图片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通过分析人物心理,表达对故事的不同看法,逐渐培养其爱思考、敢质疑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教学目标要体现文化意识对价值判断的引导和生成。文化意识影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学生形成判断是非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对学生价值判断的引导和生成。这也就是说,制订的教学目标最终都要指向人的全面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要着眼于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培养。

  当然,由于课堂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实际教学实施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学预计的方向一成不变地推进,教学目标也因此具有即时生成性。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到教育目标的统一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以及学习过程的生成性。这样青年教师才能由“教书”走向“育人”,从“知识传递”走向“生命价值的挖掘与提升”,使英语学科教学真正发挥其育人价值。

 

 

  

责任编辑:陈路

小学英语青年教师教学目标设计习惯改进策略试探
发布时间:2022-06-10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潘小琴

  ■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 潘小琴

  我校英语教师约有半数以上是教龄不足10年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敏感性强,英语语言文化功底较好,但是这当中的部分教师教学经验缺乏,常常容易以过来人的语言状态简单化对待教材和教学。部分教师课程观念比较薄弱,常常存在一些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教学习惯。笔者以所在学校英语青年教师教学目标设计习惯中存在的问题为例,并结合2022版小学英语新课标的内容提出改进策略。

  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习惯存在的问题 

  对教学目标设定不符合新课标有关理念,笼统模糊。为了促进英语青年教师的发展,本学期初我校举行了英语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赛课的内容是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2 Good habits(Story time)。通过对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部分青年教师教学目标设计不规范、表述笼统,简单地围绕语言知识和技能展开,没有关注和体现英语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对课程教材的整体钻研、解读不充分,简单直接。通过赛课,笔者发现,部分教学设计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达成目标局限于语言知识掌握上,未能研读课标,挖掘文本背后所隐含的要旨;二是拓展环节设计中,对学生情感渗透的教育十分生硬,未能逐步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内化文本所传递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是设计方法、程序简略省事,习惯于就课文考虑,局限于单篇教学,不习惯于联系单元编排,准确把握单元主题意义。

  对学生学情了解和分析不够深入,易于臆断。对于新的教学内容,学生是否有相关知识储备,教师要加以了解和分析。如果学生原有相关主题的知识储备很欠缺,教师就需要设计一些针对性和补救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查漏补缺,在其原有知识、技能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搭桥铺路。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不同年级教学内容间是相互关联的,而青年教师往往想当然地依据教材顺序,不少情况下的教学目标设计违背学生实际,陷入主观臆断。

  小学英语改进教学目标设计行为的策略例谈 

  整体单元教材分析。在进行课时目标设计时,教师要先进行单元整体分析,正如崔允漷教授在他的讲座《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中所言:“一个单元就是一种课程,以单元为站位,看到的目标才是学科育人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以Unit 2 Good habits(Story time)为例,基于习惯养成这一主题,单元内各课时的目标从能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和他人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到能用更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和他人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再到能写出自己和他人的好习惯和坏习惯,是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关系,即前一课时是后一课时的基础,后一课时又是对前一课时的巩固。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基础的分析。鲁子问教授在他的著作《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指出:“教学设计必须以学习者为起点。”因此,在教学目标设计前,要分析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能力和态度以及潜在困难,要将之前学习的一些内容关联至本单元,再拓展融入新的单词或句型。这样,教学能够给与学生的就是一幢语言的“大房子”,而不是单独的词汇、短语这样的语言“砖瓦”和“木头”。

  着手教学目标设计与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要体现主题语境和意义探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过程、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这表明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关注语篇主题,围绕主题语境设计目标,课才能有聚焦性,不至于偏离“路线”,教学才能有整体性,不至于支离破碎。

  教学目标要体现对学习策略的渗透。核心素养中的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定合适的学习策略目标。譬如:能根据标题预测文章内容;通过图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预测故事情节;能利用思维导图归纳整理文本的内容;能根据关键句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等。

  教学目标要体现对思维品质的培养。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思维品质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评价故事中的人物并表达个人观点;通过观察图片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通过分析人物心理,表达对故事的不同看法,逐渐培养其爱思考、敢质疑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教学目标要体现文化意识对价值判断的引导和生成。文化意识影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学生形成判断是非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对学生价值判断的引导和生成。这也就是说,制订的教学目标最终都要指向人的全面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要着眼于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培养。

  当然,由于课堂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实际教学实施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学预计的方向一成不变地推进,教学目标也因此具有即时生成性。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到教育目标的统一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以及学习过程的生成性。这样青年教师才能由“教书”走向“育人”,从“知识传递”走向“生命价值的挖掘与提升”,使英语学科教学真正发挥其育人价值。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