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苏派教育

崇美立人:我们的教育追求

作者:吴建英 发布时间:2022-09-23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  吴建英

  新教育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近年来,东洲小学围绕“崇美立人”教育核心理念,以“共建卓越的美丽学校,共筑完整的美好生活,共创幸福的美妙人生”为愿景,以课程美、教学美、师生美、环境美、治理美为基本途径,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美好新生活,实现“立人之美,美人美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追求。

  “崇美立人”教育思考

  1.提出背景

  基于中国传统的教育之美。“美”这个字跟中国传统文化大有关系。周朝时,学校叫“庠”,意思是人们集中在学校中追求美好、和顺的活动。所以,从本源意义上说,学校本来就是美的。

  基于美好生活的时代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美好教育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与组成部分。关注教育之美,正当其时;投身美之教育,时不我待。

  基于教育之美的现实问题。目前,学校教育之美弱化、窄化现象突出,功利主义倾向严重,缺少可行的 实施路径,教育文化生态之美无法落地,课堂教学缺少审美立意……忽视学生美的素质的培养,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

  基于“人之初”的教育必需。柏拉图说:“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造成什么型式,就能塑造成什么型式。”如果教育能在“人之初”就提供真正美好的事物,唤醒儿童的“美之初心”,这种美好就会潜移默化在儿童生命里生根发芽,甚至会伴随他终身。

  基于美之于教育的重要价值。荀子《劝学》篇言,“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教育之美,对儿童的生命成长有着重要价值:美能育德,美能益智,美能健体,美能激美,美能养性……可以说,一个人的审美层次决定了他的人格结构与智能结构,也决定了他的文化品位与人生境界。

  2.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将人的认识对象分为真、善、美三种形态和境界。其中,美内含着真和善,是真和善的和谐统一,是真和善的综合与升华。美是教育的本质,教育之美无处不在。“崇美立人”的“美”不仅指艺术教育,还指一种大美教育,蕴含着全面、全程育人的理念。

  “崇美立人”教育就是要回归儿童本身,回归自然本性,回归艺术本真,回归文化本源,用审美、立美精神架构起“崇美立人”的思想体系和实施战略,以培育美丽生命为核心,以追求美好生活为目标,让学校走向审美境界,让师生各美其美。

  “崇美立人”教育行动

  1.“五育共美”课程群:让儿童成长为“最美的自己”

  课程,应带给学生幸福完整的美好生活,让他们成长为“最美的自己”。“五育共美”是在“崇美立人”文化理念统领下对“五育并举”政策话语的理论提升。共,指的是共融、共生、共创,实现“五育”之间的有机包容、交汇、渗透、补充、融合。通过“五育共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成长”。

  我们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宏观要求,结合学校“崇美立人”办学理念、课程哲学,形成了既有本校独特追求又符合国家要求的“东小学生素养模型”——以培养“幸福完整的人”为价值追求,发展东小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担责任、乐学习、善审美、尚健康、会创意。聚焦此素养模型,围绕“公共生活、智识生活、艺术生活、健康生活、实践生活”五大领域,通过对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整体规划,形成了层次分明、关联融合的“五育共美”课程群的结构谱系。

  “五育共美”课程群谱系的架构以五大模块全面铺开:“公共生活课程群”育美德,培养学生担责任,向上向善;“智识生活课程群”启美智,培养学生乐学习,好学好思;“艺术生活课程群”养美性,培养学生善审美,尚美尚雅;“健康生活课程群”健美体,培养学生尚健康,会动会玩;“实践生活课程群”践美行,培养学生会创意,乐做乐创。这种模块式的整体规划,让学校课程更加立体、丰满,更有选择性、适应性,更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素养发展的需要。

  2.智美课堂:让教学成为“美的历程”

  我们把美学引进课堂,构建智美课堂,顺应儿童内在情感成长与认知成长的规律,用美的形式和规律展开教学,通过知识之美的挖掘、人文之美的营造、艺术之美的感染、智慧之美的激发等,把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发现、美的体验、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的“美的历程”,进而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醉心其中,身心愉悦,实现教学活动最优化。

  “智美课堂”主要特征概括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以综合为策略,以审美为境界。“智美课堂”通过充分挖掘学科内蕴的“美的基因”,并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让学生真正喜欢并享受美的学科学习。同时,以审美精神改造课堂文化,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因素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教学过程转化成为一种审美享受、审美历程。课堂教学的审美化改造,使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成就学生生命幸福的审美空间。

  3.卓美教师:抵达生命的卓然美境

  我们确立“教师立场”,通过塑造美的形象、美的人格、美的专业,成就“卓美教师”,既“各美其美”,又“互成其美”,形成一个具有“教育情怀、开阔视野、专业理性、扎实行动”的卓美教师团队。

  学校推行“卓美教师培塑行动”,除了组建团队、分层培养、卷入科研等行动外,还通过卓美形象设计塑造,搭建“东小形象我代言”平台展现卓美形象;通过开设“卓美讲坛”,开展“美丽生命叙事”,进行“美妙思想风暴”,举行“卓美教师宣誓”,让卓越成为教师共同的朝向;通过创设文化阅读、文化聆听、文化欣赏、文化沙龙等活泼多样的文化活动,开阔教师眼界,满足他们的精神诉求;通过多元评价,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发现、赏识教师,增强教师的成功体验,达到“赋能增值”的效果。

  4.丰美空间:打造诗意栖居的校园

  校园空间是“崇美立人”的重要“教具”,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性格形成和审美品位,对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以“让校园成为美好成长的乐园”为目标,从学习中心、基地场馆、建筑环境、完美教室、廊道文化、生活场景、智慧学校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造,让儿童在校园随时都能与美相遇。

  场馆是美好事物的聚集地、学校品质的生长地。我们建造了展美戏剧馆、蒲公英写绘室、醉美青花馆等多个基地场馆,学校处处是图书馆,处处是艺术馆,处处是探究室,处处是学习的地方、展示的舞台。

  “崇美立人”学校文化,让校园学习、生活美成一首诗,让学生产生审美的愉悦和发自内心的热爱,进而沉淀为他们生命中美丽的文化符号。

责任编辑:陈路

崇美立人:我们的教育追求
发布时间:2022-09-23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吴建英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  吴建英

  新教育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近年来,东洲小学围绕“崇美立人”教育核心理念,以“共建卓越的美丽学校,共筑完整的美好生活,共创幸福的美妙人生”为愿景,以课程美、教学美、师生美、环境美、治理美为基本途径,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美好新生活,实现“立人之美,美人美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追求。

  “崇美立人”教育思考

  1.提出背景

  基于中国传统的教育之美。“美”这个字跟中国传统文化大有关系。周朝时,学校叫“庠”,意思是人们集中在学校中追求美好、和顺的活动。所以,从本源意义上说,学校本来就是美的。

  基于美好生活的时代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美好教育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与组成部分。关注教育之美,正当其时;投身美之教育,时不我待。

  基于教育之美的现实问题。目前,学校教育之美弱化、窄化现象突出,功利主义倾向严重,缺少可行的 实施路径,教育文化生态之美无法落地,课堂教学缺少审美立意……忽视学生美的素质的培养,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

  基于“人之初”的教育必需。柏拉图说:“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造成什么型式,就能塑造成什么型式。”如果教育能在“人之初”就提供真正美好的事物,唤醒儿童的“美之初心”,这种美好就会潜移默化在儿童生命里生根发芽,甚至会伴随他终身。

  基于美之于教育的重要价值。荀子《劝学》篇言,“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教育之美,对儿童的生命成长有着重要价值:美能育德,美能益智,美能健体,美能激美,美能养性……可以说,一个人的审美层次决定了他的人格结构与智能结构,也决定了他的文化品位与人生境界。

  2.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将人的认识对象分为真、善、美三种形态和境界。其中,美内含着真和善,是真和善的和谐统一,是真和善的综合与升华。美是教育的本质,教育之美无处不在。“崇美立人”的“美”不仅指艺术教育,还指一种大美教育,蕴含着全面、全程育人的理念。

  “崇美立人”教育就是要回归儿童本身,回归自然本性,回归艺术本真,回归文化本源,用审美、立美精神架构起“崇美立人”的思想体系和实施战略,以培育美丽生命为核心,以追求美好生活为目标,让学校走向审美境界,让师生各美其美。

  “崇美立人”教育行动

  1.“五育共美”课程群:让儿童成长为“最美的自己”

  课程,应带给学生幸福完整的美好生活,让他们成长为“最美的自己”。“五育共美”是在“崇美立人”文化理念统领下对“五育并举”政策话语的理论提升。共,指的是共融、共生、共创,实现“五育”之间的有机包容、交汇、渗透、补充、融合。通过“五育共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成长”。

  我们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宏观要求,结合学校“崇美立人”办学理念、课程哲学,形成了既有本校独特追求又符合国家要求的“东小学生素养模型”——以培养“幸福完整的人”为价值追求,发展东小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担责任、乐学习、善审美、尚健康、会创意。聚焦此素养模型,围绕“公共生活、智识生活、艺术生活、健康生活、实践生活”五大领域,通过对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整体规划,形成了层次分明、关联融合的“五育共美”课程群的结构谱系。

  “五育共美”课程群谱系的架构以五大模块全面铺开:“公共生活课程群”育美德,培养学生担责任,向上向善;“智识生活课程群”启美智,培养学生乐学习,好学好思;“艺术生活课程群”养美性,培养学生善审美,尚美尚雅;“健康生活课程群”健美体,培养学生尚健康,会动会玩;“实践生活课程群”践美行,培养学生会创意,乐做乐创。这种模块式的整体规划,让学校课程更加立体、丰满,更有选择性、适应性,更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素养发展的需要。

  2.智美课堂:让教学成为“美的历程”

  我们把美学引进课堂,构建智美课堂,顺应儿童内在情感成长与认知成长的规律,用美的形式和规律展开教学,通过知识之美的挖掘、人文之美的营造、艺术之美的感染、智慧之美的激发等,把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发现、美的体验、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的“美的历程”,进而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醉心其中,身心愉悦,实现教学活动最优化。

  “智美课堂”主要特征概括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以综合为策略,以审美为境界。“智美课堂”通过充分挖掘学科内蕴的“美的基因”,并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让学生真正喜欢并享受美的学科学习。同时,以审美精神改造课堂文化,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因素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教学过程转化成为一种审美享受、审美历程。课堂教学的审美化改造,使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成就学生生命幸福的审美空间。

  3.卓美教师:抵达生命的卓然美境

  我们确立“教师立场”,通过塑造美的形象、美的人格、美的专业,成就“卓美教师”,既“各美其美”,又“互成其美”,形成一个具有“教育情怀、开阔视野、专业理性、扎实行动”的卓美教师团队。

  学校推行“卓美教师培塑行动”,除了组建团队、分层培养、卷入科研等行动外,还通过卓美形象设计塑造,搭建“东小形象我代言”平台展现卓美形象;通过开设“卓美讲坛”,开展“美丽生命叙事”,进行“美妙思想风暴”,举行“卓美教师宣誓”,让卓越成为教师共同的朝向;通过创设文化阅读、文化聆听、文化欣赏、文化沙龙等活泼多样的文化活动,开阔教师眼界,满足他们的精神诉求;通过多元评价,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发现、赏识教师,增强教师的成功体验,达到“赋能增值”的效果。

  4.丰美空间:打造诗意栖居的校园

  校园空间是“崇美立人”的重要“教具”,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性格形成和审美品位,对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以“让校园成为美好成长的乐园”为目标,从学习中心、基地场馆、建筑环境、完美教室、廊道文化、生活场景、智慧学校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造,让儿童在校园随时都能与美相遇。

  场馆是美好事物的聚集地、学校品质的生长地。我们建造了展美戏剧馆、蒲公英写绘室、醉美青花馆等多个基地场馆,学校处处是图书馆,处处是艺术馆,处处是探究室,处处是学习的地方、展示的舞台。

  “崇美立人”学校文化,让校园学习、生活美成一首诗,让学生产生审美的愉悦和发自内心的热爱,进而沉淀为他们生命中美丽的文化符号。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