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执教感悟 > 正文

师生平等:教师主导下的主体间的共同发展

作者:黄侃 发布时间:2014-07-0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领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从“双主体”到“主体间性”,尽管在师生关系的理论上仍存在着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成为一种社会的共识,符合和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体现了教育进步和未来方向。

一、民主平等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内涵

在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教育的手段,更是教育活动本身。对于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师生关系是学生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对于人生、社会的了解首先是从与教师的关系中获得的,学校中的学习生活对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从社会学视角审视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受到社会人际主流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人类呼唤价值回归,民主平等的社会人际关系正成为时代主流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成为当今时代的必然选择。

我校从1998年提出并实施“导师制”。“导师制”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平等的师生关系”。她的基本内涵为“师生人格平等,教育活动民主”。笔者认为,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指师生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是权力和责任的统一。教师和学生虽有角色和任务之分、权利和义务的不同,但作为主体的人绝无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师生平等是指人格和精神上的平等,而不是现实的等同,更不是教师的知识修养要与学生持平。

由于教师具有闻道在先,术业有专的先天优势,再加之我们具有“师道尊严”的传统,因而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的会将自己置于学生的支配者的位置上。教师的这一传统定位,客观上限制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主动精神、合作能力以及探索和创新意识的形成。而“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打破这一师生角色的定势,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回归到最原生态的平等关系上,实现“师生人格平等”,并且在师生最常态的联系中显现出来,即“教育活动民主”。我们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人格独立、精神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人与人的合作精神与相融态度的培养,才有利于人的创造性的发挥,也才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知识传播方式变化的需求。

二、师生平等在教学实践中的实现

师生关系是教学环节中教学环境的一种具体体现。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社会学视角的师生平等?还需要我们从教育学的视角对师生关系进行多维度的思考。

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师生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因此,师生平等不应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角色地位的平等。因为教师在知识、能力、社会经验等方面在水平和成熟度上总体超过学生,而且教学认识的方向、途径、结果、质量等都主要取决于教师,在这方面师生不可能、也不应当是平等的,这种不平等本身是教育活动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也决定了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主导作用。

因此,要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师生平等,必须要将社会学视角中的师生平等和教育学视角中的教师主导相统一,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一方面,在日常教学中要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因为它代表了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向”;另一方面,要坚持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主导,因为这是教学活动获得意义和价值的最基本条件。

作为一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努力追求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坚持以一名“平等中的首席”要求自己。为了实现师生平等和教师主导的统一,多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内容活动化,并取得一定成效。“互动式教学”的核心思想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各要素的整合,尤其是抓住了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师”与“生”这两个主体,着重研究如何发挥其相互作用,达到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最佳教学效果,使得教学过程最终走向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间的互动整合。实践证明,这种促进师生平等和教师主导相统一“互动式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最值得强调的是人性尊严与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进而帮助学生发展自我的潜能。

师生关系影响着教育过程、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感。平等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出他们的主动精神、合作能力以及探索、创新的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这一现状,保障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建开放、和谐、积极互动的语言活动气氛,努力产生浸润性效应,让学生愉快地融合在英语的环境之中,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吸取和操练,增强语感,提高交际能力。我曾经在英语课设置了Hot-seat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我不是一名组织者或指挥者,而是一个普通成员,和学生们一起游戏,如果一个问题我回答不上来,照样坐上那张放在讲台前的椅子上。让学生明白,教师也有不懂不会的,这样学生今后就不会迷信权威;而教师这样做也并不会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反而会因为教师平等的姿态而更加尊重教师,进而喜欢所教的学科。这就是“知之者不如多知者,多知者不如乐知者”的道理。

编辑:李月昭

责任编辑:顾伟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