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执教感悟 > 正文

好老师是被“逼”出来的

作者:陈六一 发布时间:2016-10-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习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发表讲话《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倡导大家做“好老师”,并进一步阐释“好老师”的标准: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对照标准,作为一个拥有二十年教龄的老教师,似乎和“好老师”能扯得上一些关系。加之常常有学生与家长,在毕业若干年后一定要找寻到我,感激“栽培之德”的时候,飘飘然,以为自己差不多就是一个“好老师”了。 

    尤其是晚辈老师们前来讨教:“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心中美美的以为自己就是一名好老师了。也罢,在迷彩的虚荣的肥皂泡中,开讲我成为“好老师”的旅程。 

    记得我在安徽乡下教书的第二年,班级里有一个女生叫潘招娣,看其名,就知道家中女生甚多。已经开学一个星期了,还没有来报到,于是校方叫我这个班主任去家访,了解不上学的原因。我只得在一个傍晚,骑着自行车去了潘招娣同学的家,看见她正领着三个妹妹在喂猪。等了一个多小时,她的父亲终于从田地里干活回来了,不过说话到很直接:“老师,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看见了,老二、老三也在你们学校读书,老小明年也到了读书的年龄,老大实在缴不起学费了。”第二天我将家访的情况反馈给校长,校长说:“那你们班辍学一人,期末评优一票否决啊!” 

    窘迫中,我再次家访,和潘招娣同学的爸爸商量:“学费我先垫着,让娃来上学,有钱了再还我吧。”这一垫就一直垫到小学毕业,共四个学期,700多元,对于现在来说真的不多,但可知那时我的工资才300刚出头。

   不过,这事在我已经完全遗忘的时候,潘招娣同学竟在2008年的一天出现在我上海的学校门口,说她好不容易找到了我的联系方式,说她对于学费的事一直耿耿于怀,现在她在上海上班,终于可以偿还学费了,并请我喝咖啡,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感谢我的好。 

  就这样,因为校长的为难,我被逼成了一个所谓的“好老师”。 

  当然,也不会忘记,镇教办主任指示我这个才教了三年书的新人,代表全镇参加全县优质课比赛。得知参加比赛的有县实验小学教导主任,以及其他镇差不多派出的都是教学骨干的时候,我气馁了,找到主任:“我不行的。我会给全镇老师丢脸的。”主任断然拒绝了我派其他老师的请求,还说:“你是科班出身,不上谁上?你不但要上,而且还要拿一等奖回来。” 

  没有办法,在三个月的准备时间里,我夜夜不是苦读黄爱华老师的教学艺术,就是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理论,白天奔波于县城教学高手的课堂,同时不断地推翻自己的教学设计。 

  其实,教学比赛就是输了,我也有理由搪塞啊。但最终,在教办主任一等奖的威逼之下,唯有迎难而上。这样,我不但收获了第一名的比赛结果,接着还以最小的年龄评为了县数学教学能手。更重要的是,通过魔鬼式的阅读与听课、备课,我懂得了怎样解读教材,怎样选择更好的方式组织课堂。 

  不过,记忆最为深刻的,还是2002年我履新上海的一所学校,学生们用跳楼、撞墙、刀刺同学、在老师背上贴漫画、在语文老师的课上溜出踢球、绑架校长等等手段逼迫我放下数学,去直面学生心灵,我的数学教学才深入到了教育的层面。也只有当这些学生在气走了七位班主任,而要坚定地和我一起去追寻智慧、追寻高尚的时候,我才认可,我差不多快要成为一个“好老师”了。 

  读《教学的勇气》,如遇知音:这些痛苦我都有啊,然而怎么做呢?这时,恰好看到最后一句:“具体怎么做不是个可以回答的问题,因为它是教师心领神会操作的;把握对立事物的张力在于存在的本质,而不在于怎么做……这些技巧根本不存在。”臣服于帕尔默,如果成为一个“好老师”真有什么技巧的话,那一定是不断的挑战被学生逼、被家长逼、被领导逼,乃至被自己逼的底线。 

(作者单位:苏州市阳山实验小学校) 

责任编辑:李月昭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