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向着美丽出发

作者:顾维娜 发布时间:2019-03-15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顾维娜

  校园内,孩子们认真地读着书,汲取知识的营养,如同一只只饥饿的小羊闯进嫩绿的芬芳草地,这就是教育美丽的样子。

  课堂教学是美丽的。上好每一堂课,就是让孩子们嗅到斑斓世界所散发出来的芬芳,让课堂变得熠熠生辉。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角色感,何时帮扶,何时质疑,何时激趣,都得张弛有度、把握分寸。如果时刻牵引学生,琐碎提问,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自然就消失殆尽。教学中,教师对知识本身的情,对学生表现的情,体现在对学科发自内心的认同,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和鼓舞。在这样一节又一节课堂的熏陶下,师生便有了同节奏的疑惑、紧张、欢愉和收获;在这样一节又一节课堂的浸润下,学生就会拥有对学习、对知识持续的动力,就会少一些厌学,多一些主动,少一些被迫,多一些自主。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新时代学生。

  班级管理是美丽的。一美,美在环境布置的丰富多彩。班级的不一样,特别是班主任审美观点抑或教育理念的不一样,首先体现在班级环境文化的布置上。男班主任和女班主任不一样,教语文的班主任和教数学的班主任不一样,小学和中学不一样,具体的班级 LOGO 也不一样。每个班都有每个班的样子,每个班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样子。二美,美在班级制度的张弛有度。我们有《中小学生守则》和“八礼四仪”的统一规章,但是具体到各个班级,面对不同的群体,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此班与彼班不一样,低年段与高年段不一样。三美,美在班级风格的生态各异。不一样的班级,不一样的风格。有的班级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频繁,课堂生态呈现出勃勃生机;有的班级课堂沉稳凝练,师生沉潜于自我探究,课堂生态呈现出静谧深远。四美,美在交往文化的谦恭礼让。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微型社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闪烁着人性修养光泽的交往法则,是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共同愿景。班级文化是有张力的,更是有影响力的,会用一种熏染的方式改变身处其中的每一个生命个体,不仅会影响其成长,在不知不觉中为其烙上人生的底色,内化为成长的品格,而且会让他们的言谈举止都有“这个班”的“味道”,以致影响其他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文化创构,甚至于影响家庭及至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在时间长河中,这样的文化会发酵并酿出属于这个社会的“味道”。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教育艺术的朴素之美是宽广而鲜活的。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为孩子们打开视界,引领他们在与万事万物的融通中,冲刷思想的杂质,磨砺思想的锋芒,去感受生命的深邃与美丽,去凸显个体的自由与尊严,让每一粒种子,在校园中自由生根、尽情生长、恣意绽放。如此这般,教育才会“活”起来,学生心田才会多一些“微糖的气息”。也只有这样,向美的价值追求才会油然而生,并指引、鼓励着孩子们以更加柔软、温暖的方式拥抱世界。这,正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陈路

向着美丽出发
发布时间:2019-03-15   
来       源:《江苏教育报》  

  ■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顾维娜

  校园内,孩子们认真地读着书,汲取知识的营养,如同一只只饥饿的小羊闯进嫩绿的芬芳草地,这就是教育美丽的样子。

  课堂教学是美丽的。上好每一堂课,就是让孩子们嗅到斑斓世界所散发出来的芬芳,让课堂变得熠熠生辉。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角色感,何时帮扶,何时质疑,何时激趣,都得张弛有度、把握分寸。如果时刻牵引学生,琐碎提问,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自然就消失殆尽。教学中,教师对知识本身的情,对学生表现的情,体现在对学科发自内心的认同,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和鼓舞。在这样一节又一节课堂的熏陶下,师生便有了同节奏的疑惑、紧张、欢愉和收获;在这样一节又一节课堂的浸润下,学生就会拥有对学习、对知识持续的动力,就会少一些厌学,多一些主动,少一些被迫,多一些自主。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新时代学生。

  班级管理是美丽的。一美,美在环境布置的丰富多彩。班级的不一样,特别是班主任审美观点抑或教育理念的不一样,首先体现在班级环境文化的布置上。男班主任和女班主任不一样,教语文的班主任和教数学的班主任不一样,小学和中学不一样,具体的班级 LOGO 也不一样。每个班都有每个班的样子,每个班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样子。二美,美在班级制度的张弛有度。我们有《中小学生守则》和“八礼四仪”的统一规章,但是具体到各个班级,面对不同的群体,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此班与彼班不一样,低年段与高年段不一样。三美,美在班级风格的生态各异。不一样的班级,不一样的风格。有的班级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频繁,课堂生态呈现出勃勃生机;有的班级课堂沉稳凝练,师生沉潜于自我探究,课堂生态呈现出静谧深远。四美,美在交往文化的谦恭礼让。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微型社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闪烁着人性修养光泽的交往法则,是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共同愿景。班级文化是有张力的,更是有影响力的,会用一种熏染的方式改变身处其中的每一个生命个体,不仅会影响其成长,在不知不觉中为其烙上人生的底色,内化为成长的品格,而且会让他们的言谈举止都有“这个班”的“味道”,以致影响其他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文化创构,甚至于影响家庭及至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在时间长河中,这样的文化会发酵并酿出属于这个社会的“味道”。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教育艺术的朴素之美是宽广而鲜活的。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为孩子们打开视界,引领他们在与万事万物的融通中,冲刷思想的杂质,磨砺思想的锋芒,去感受生命的深邃与美丽,去凸显个体的自由与尊严,让每一粒种子,在校园中自由生根、尽情生长、恣意绽放。如此这般,教育才会“活”起来,学生心田才会多一些“微糖的气息”。也只有这样,向美的价值追求才会油然而生,并指引、鼓励着孩子们以更加柔软、温暖的方式拥抱世界。这,正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