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改变,不一定轰轰烈烈

作者:武 健 发布时间:2021-03-24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南京市中华中学 武健

  2021年1月举行的8省市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让笔者充分领略新高考新题型的同时,也感到安心许多。因为,我们能适应这样的“新”。

  新高考之“新”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是试卷的框架,平稳为主,稍有变化。总体来看,这份试卷延续了2020年新高考山东卷的框架结构,有别于其他试卷中论述类与实用类的新题型信息类文本阅读在山东卷里已经体现,我们有近一年的适应期,可以从容面对。同时,试卷也有相应的变化,比如语用题调整为两个模块,较山东卷更加合理,题型也趋于灵动,在整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作了有意义的尝试。

  二是出现了开放性的试题,更利于考生多纬度的能力展示。语文卷信息类阅读的第5题问:“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这个问题给了考生选择的空间;名篇名句默写第3小题,要求写出用“捣衣”意象和“砧声”来表现家妇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或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的唐人诗句,没有限定诗篇;语用题中的病句修改也是个半开放式的题目,可以有好几种修改的策略。标准化考试发展至当下,在开放性方面作一些探索是有意义的:既防止高考试题考查的固化与模式化,也可以给考生一定范围选择与施展的空间。

  三是选材亲近友善,无居高临下的压迫感。语文卷“人工智能”信息类材料对科技前沿的关注与川端康成《秋雨》小说中对生命个体的关怀扑面而来,正史《汉书·霍光传》中忠心朝廷的大将军与唐诗张说《幽州新岁作》中身居边塞心系长安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甚至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围棋与身高的话题也让人在解题的过程中倍感亲切。整份试卷选材视野开阔,内容上既有科技眼光、生活情趣,也有人文关怀、历史思考。

  另外,以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为作文命题材料,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去猜题押题,而要把重点放在怎么写,回到写作教学的根本上来。

  从考试回望高三的复习过程,从根本上看,不论是过去的江苏卷,还是8省市适应性考试试卷,抑或即将到来的2021年新高考试卷,我们从策略的调整到重难点的确定,从课堂的探究到课后的巩固,已经稳稳地踏上了新高考的轨道。

  我们应该能体会到,从江苏卷到全国卷,不是独立的两种命题思路,也不是两种考查方式。放眼近几年全国卷的试题发展情况,江苏卷的风格与全国卷的方向不是对立矛盾的,而是相映相融的。比如江苏卷10多年积淀下来的写作上的探索与收获,也一定能在全国卷作文考查的框架下,寻找到新的结合点。江苏众多奋战在一线的语文教师与学生,也一定能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新高考中,展示出自身的底蕴与风格。

责任编辑:陈路

改变,不一定轰轰烈烈
发布时间:2021-03-24   
来       源:江苏教育报  

  ■南京市中华中学 武健

  2021年1月举行的8省市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让笔者充分领略新高考新题型的同时,也感到安心许多。因为,我们能适应这样的“新”。

  新高考之“新”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是试卷的框架,平稳为主,稍有变化。总体来看,这份试卷延续了2020年新高考山东卷的框架结构,有别于其他试卷中论述类与实用类的新题型信息类文本阅读在山东卷里已经体现,我们有近一年的适应期,可以从容面对。同时,试卷也有相应的变化,比如语用题调整为两个模块,较山东卷更加合理,题型也趋于灵动,在整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作了有意义的尝试。

  二是出现了开放性的试题,更利于考生多纬度的能力展示。语文卷信息类阅读的第5题问:“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这个问题给了考生选择的空间;名篇名句默写第3小题,要求写出用“捣衣”意象和“砧声”来表现家妇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或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的唐人诗句,没有限定诗篇;语用题中的病句修改也是个半开放式的题目,可以有好几种修改的策略。标准化考试发展至当下,在开放性方面作一些探索是有意义的:既防止高考试题考查的固化与模式化,也可以给考生一定范围选择与施展的空间。

  三是选材亲近友善,无居高临下的压迫感。语文卷“人工智能”信息类材料对科技前沿的关注与川端康成《秋雨》小说中对生命个体的关怀扑面而来,正史《汉书·霍光传》中忠心朝廷的大将军与唐诗张说《幽州新岁作》中身居边塞心系长安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甚至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围棋与身高的话题也让人在解题的过程中倍感亲切。整份试卷选材视野开阔,内容上既有科技眼光、生活情趣,也有人文关怀、历史思考。

  另外,以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为作文命题材料,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去猜题押题,而要把重点放在怎么写,回到写作教学的根本上来。

  从考试回望高三的复习过程,从根本上看,不论是过去的江苏卷,还是8省市适应性考试试卷,抑或即将到来的2021年新高考试卷,我们从策略的调整到重难点的确定,从课堂的探究到课后的巩固,已经稳稳地踏上了新高考的轨道。

  我们应该能体会到,从江苏卷到全国卷,不是独立的两种命题思路,也不是两种考查方式。放眼近几年全国卷的试题发展情况,江苏卷的风格与全国卷的方向不是对立矛盾的,而是相映相融的。比如江苏卷10多年积淀下来的写作上的探索与收获,也一定能在全国卷作文考查的框架下,寻找到新的结合点。江苏众多奋战在一线的语文教师与学生,也一定能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新高考中,展示出自身的底蕴与风格。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