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探索实践育人之路

作者:刘玉平 发布时间:2021-04-02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  刘玉平

  2007年春天,我校成立了“红领巾小导游”志愿服务队,师生志愿者们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走进颐和园、圆明园、玉渊潭、海淀公园、香山公园等公共景区,为中外游客进行志愿讲解,至今已坚持了13年。在多年的探索中,我校以“红领巾小导游”志愿服务为基础,以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实施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为引领,逐步完善学校志愿者活动实践课程,形成了基于学校的志愿服务、家庭的志愿服务、社会的志愿服务三方面内容而构建的志愿者服务课程体系。

  立足校园设立志愿岗位,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目前,我校的志愿服务项目共设置校园讲解员、班级分餐员、体育器材分发员、校园安全检查员、图书借阅管理员等10余个志愿岗位,均由学生自愿认领,经过竞争、考核上岗。

  “校园讲解员”的选拔工作,就经历了“自愿报名、选拔培训、实践服务”的一整套流程。志愿服务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招募,有兴趣参加的学生自主背诵《校园讲解词》,学校组织“竞争上岗”比赛,由师生评委组选拔出讲解员。在“校园讲解员”社团活动中,教师带领讲解员熟悉校园环境,从语言、姿态、手势等方面培训讲解员,提升服务水平。每当学校迎来客人或者新同学,校园讲解员就会提供讲解服务。讲解结束后,学校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从口语表达、交际能力、行为表现、服务效果等方面对小讲解员进行评价,评选出优秀讲解员。

  各班的“班级分餐员”志愿服务岗,则形成“自愿认领、明确职责、轮流上岗”的流程。每天午餐时间,分餐员们戴上厨师帽和口罩,系上小围裙,胳膊上还戴着小套袖,分工协作,有的提桶,有的摆盘,有的分餐,各负其责,各尽其职。

  校园志愿岗将志愿服务与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服务学校的过程中,激发责任意识,实现自我成长。校园志愿岗的设立,在学生之间营造了“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良好氛围。

  亲子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提升自我价值

  新教育倡导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为此,西苑小学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

  学校提供多种适合家庭参与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每个家庭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有意向开展的志愿服务,如故宫志愿讲解、平安地铁志愿服务、爱心捐助、慰问孤寡老人、照顾自闭症儿童等。通过和父母一起实践,学生得到了丰富的成长。时习之同学以家庭形式参与故宫志愿讲解,时习之负责为游客们讲解故宫历史和文化,父母则负责解答游客们的疑问,为游客规划游览路线,每年累计服务30多小时。

  一次志愿活动结束后,时习之全家写下了这样的志愿服务感受:“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和父母一起,利用周末、假期时间到故宫博物馆为游客们志愿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故宫文化和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但收获了游客们的称赞,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作为父母,我们在与孩子一起参加志愿服务中感受到:每一名志愿者都是一位特殊的‘故宫人’,我们既代表故宫为游客提供服务,也代表游客向故宫积极建言。参与故宫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件令我们全家自豪的事情。我们会坚持陪伴孩子参与志愿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我们‘小家’的微薄之力。”

  家庭志愿服务推进了学校志愿服务教育,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家庭成员共同提升了自我价值。

  校外“公园讲解”志愿课程,培养学生奉献精神

  学校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形成以颐和园、香山公园、圆明园、动物园、海淀公园、海淀公共安全馆为核心的“五园一馆”立体化志愿服务课程,利用综合实践课、周末、节假日组织学生进入“五园一馆”开展志愿讲解。

  为了更好地推进志愿服务教育,学校编写了《我是小导游》《毛泽东在双清——西苑小学学生读本》《海淀公园——我的第二课堂》《走进皇家园林》《西苑小学志愿服务评价手册》等志愿服务实践教材。在组织学生开展香山公园双清别墅志愿讲解服务时,学校将课程分为追寻足迹、争当讲解员、走进实践基地三个部分,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讲解词、学习志愿服务技巧与礼仪、参与校内展厅服务体验、参观校外实践基地、在双清别墅实地讲解等,形成完整的志愿服务体系。

  13年来,“红领巾小导游”志愿服务总时数达6000多小时,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被评为海淀区“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项目,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推出专题报道,《北京晨报》《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在不断发展与探索中,我校以“志愿服务”为载体,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育人之路。

责任编辑:陈路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探索实践育人之路
发布时间:2021-04-02   
来       源:江苏教育报  

  ■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  刘玉平

  2007年春天,我校成立了“红领巾小导游”志愿服务队,师生志愿者们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走进颐和园、圆明园、玉渊潭、海淀公园、香山公园等公共景区,为中外游客进行志愿讲解,至今已坚持了13年。在多年的探索中,我校以“红领巾小导游”志愿服务为基础,以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实施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为引领,逐步完善学校志愿者活动实践课程,形成了基于学校的志愿服务、家庭的志愿服务、社会的志愿服务三方面内容而构建的志愿者服务课程体系。

  立足校园设立志愿岗位,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目前,我校的志愿服务项目共设置校园讲解员、班级分餐员、体育器材分发员、校园安全检查员、图书借阅管理员等10余个志愿岗位,均由学生自愿认领,经过竞争、考核上岗。

  “校园讲解员”的选拔工作,就经历了“自愿报名、选拔培训、实践服务”的一整套流程。志愿服务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招募,有兴趣参加的学生自主背诵《校园讲解词》,学校组织“竞争上岗”比赛,由师生评委组选拔出讲解员。在“校园讲解员”社团活动中,教师带领讲解员熟悉校园环境,从语言、姿态、手势等方面培训讲解员,提升服务水平。每当学校迎来客人或者新同学,校园讲解员就会提供讲解服务。讲解结束后,学校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从口语表达、交际能力、行为表现、服务效果等方面对小讲解员进行评价,评选出优秀讲解员。

  各班的“班级分餐员”志愿服务岗,则形成“自愿认领、明确职责、轮流上岗”的流程。每天午餐时间,分餐员们戴上厨师帽和口罩,系上小围裙,胳膊上还戴着小套袖,分工协作,有的提桶,有的摆盘,有的分餐,各负其责,各尽其职。

  校园志愿岗将志愿服务与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服务学校的过程中,激发责任意识,实现自我成长。校园志愿岗的设立,在学生之间营造了“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良好氛围。

  亲子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提升自我价值

  新教育倡导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为此,西苑小学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

  学校提供多种适合家庭参与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每个家庭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有意向开展的志愿服务,如故宫志愿讲解、平安地铁志愿服务、爱心捐助、慰问孤寡老人、照顾自闭症儿童等。通过和父母一起实践,学生得到了丰富的成长。时习之同学以家庭形式参与故宫志愿讲解,时习之负责为游客们讲解故宫历史和文化,父母则负责解答游客们的疑问,为游客规划游览路线,每年累计服务30多小时。

  一次志愿活动结束后,时习之全家写下了这样的志愿服务感受:“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和父母一起,利用周末、假期时间到故宫博物馆为游客们志愿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故宫文化和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但收获了游客们的称赞,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作为父母,我们在与孩子一起参加志愿服务中感受到:每一名志愿者都是一位特殊的‘故宫人’,我们既代表故宫为游客提供服务,也代表游客向故宫积极建言。参与故宫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件令我们全家自豪的事情。我们会坚持陪伴孩子参与志愿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我们‘小家’的微薄之力。”

  家庭志愿服务推进了学校志愿服务教育,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家庭成员共同提升了自我价值。

  校外“公园讲解”志愿课程,培养学生奉献精神

  学校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形成以颐和园、香山公园、圆明园、动物园、海淀公园、海淀公共安全馆为核心的“五园一馆”立体化志愿服务课程,利用综合实践课、周末、节假日组织学生进入“五园一馆”开展志愿讲解。

  为了更好地推进志愿服务教育,学校编写了《我是小导游》《毛泽东在双清——西苑小学学生读本》《海淀公园——我的第二课堂》《走进皇家园林》《西苑小学志愿服务评价手册》等志愿服务实践教材。在组织学生开展香山公园双清别墅志愿讲解服务时,学校将课程分为追寻足迹、争当讲解员、走进实践基地三个部分,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讲解词、学习志愿服务技巧与礼仪、参与校内展厅服务体验、参观校外实践基地、在双清别墅实地讲解等,形成完整的志愿服务体系。

  13年来,“红领巾小导游”志愿服务总时数达6000多小时,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被评为海淀区“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项目,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推出专题报道,《北京晨报》《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在不断发展与探索中,我校以“志愿服务”为载体,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育人之路。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