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我亲历的一次中学语文课程改革

作者:袁金华 发布时间:2021-09-10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袁金华

  一直以来,从未有一门科目,像语文这样备受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一个问题上——这门中小学的核心课程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我想从一次参与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亲身经历,说一说中学语文教学曾经的一段辉煌岁月。

  1956年夏季,我走上教师岗位,被分配到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做语文教师。正巧这是教育部实施中学语文学科改革的第一年,把原来的《语文》课程分设为《文学》和《汉语》两门学科,这两门学科都有自身独立的目标体系、独立的课时设计和独立的考核要求。

  初中的《文学》课文仍以现代语体文为主体,每册安排约占1/3的文言文和古诗词。所有选文强调文质兼美,既具示范价值,又有教育意义。每册选文在30篇左右,每篇课文后面都有“阅读提示”和训练要求。每册课本的相关单元后配有编者撰写的“文学常识”4-5篇,提示学生由点及面掌握有关知识。重要课文中,还配有当代美术名家绘制的精美插图,充分显示出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

  高中的《文学》课本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从高一开始便以中国文学史为主轴,选择每个历史阶段的代表作品,从《诗经》到《论语》,由《孟子》《楚辞》到《战国策》,然后由《左传》《史记》再到南北朝的辞赋。

  进入唐宋单元之后,课本选文更突显了唐诗宋词和唐宋八大家的典范散文,接着选取的是部分明清小说,几乎把一部中国文学发展史和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均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我们国家的每个历史阶段,都配有编者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撰写的文学常识,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脉络。

  《汉语》是一套崭新的教科书,立足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需要而编写。这套教材以“可爱的祖国语言文字”为导引,安排学生学习“语音”,为识字读音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系统。接下来学习“文字”,从汉字的构造到字体的演变,再到汉字的结构和书写,实际上是给学生上了“文字学”的启蒙课。由字再进入“词汇”,从词和词性的特点,讲到词类运用和演变,为今后进行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达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套《汉语》教材的重点在“语法”和“修辞”,安排在高中阶段学习。“语法”除了讲解主语、谓语、宾语、单句、复句等各种语言表达的概念之外,重在启示训练,帮助学生了解语言学习的规范要求。“修辞”的学习更是为学生提高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鉴赏祖国语言文字之美打好基础。

  这是一次在教育部直接领导下完成的中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全新构建,主持人是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叶圣陶先生,叶老也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最早为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的先驱,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参与这次《文学》《汉语》编写工程的还有吕叔湘、周振甫、吴伯箫、张志公、张中行等语言文学界的大师级人物。

  这场中学语文改革,激发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前所未有的教学热情。在1956年前,江苏成立了省、市、县三级教师培训网络,省一级主要负责编写《教学参考资料》,做到任课教师人手一册,市、县的教师进修学校,则利用暑假和周末聘请专家名师给任课教师上辅导课、示范课,一时间各地的进修学校白天人头攒动,晚上灯火通明,甚至走廊里都挤满了听课的教师。

  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更是持续高涨,开学伊始,学生拿到新出版的《文学》《汉语》课本就爱不释手。每天清晨,琅琅的读书声响彻校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帮助学习汉语拼音的场景令人感动,因为之前教师只学过“注音字母”,即新的英文字母式的汉语拼音文字。老师也是刚接触,所以师生互帮互学,力求精准掌握。

  这两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由于学习目标明确,教师乐教,学生爱学,师生都沉浸在民族文化熏陶的喜悦之中。《汉语》课程的设置,更让学生懂得了规范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的必要,为建立学习汉语的体系,正确理解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隔65年之后,再回忆这段短暂的《文学》《汉语》分科教学的经历,我的心里仍然激动不已。虽然它只存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但以实践探索的方式回答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系列问题。

  一是中小学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这门课程,并将其列为首要学科?经过《文学》《汉语》的课程改革实验,我们深切体会到语文这门学科的功能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文化是民族历史留下的记忆,所有的记忆都凝聚在文字里,我们让学生学好语文,就是让他们感受和传承我们这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以增强民族的自信,达到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他们深知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于是在过去编写中小学“国语”教材经验的基础上,又编写了一套完整的《文学》《汉语》课本,充分显示了他们对教育学生弘扬中华文化,学好祖国语言文字的殷切期待。

  二是语文学科究竟应该让学生学习什么?老一辈教育家的回答应该是语文的基本知识,语言的表达规律,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说《文学》教材是引领学生对我们国家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体作品的理解、赏析和积累,并从中提高学习语言的能力,那么《汉语》则是训练学生从语音到字、词、句、章全面准确掌握汉语的应用能力,这是作为中国人必备的能力。而这种知识和能力必须在中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语言要下苦功夫才能真正学好。

  三是为构建一个新的中学语文教材体系提供经验。长期以来,语文课本都选择我们国家不同时期的精美文章和诗词作为教学的蓝本,以现代语体文为主,选配一定比例的文言文和古今诗词,组合成各个单元,配以各种类型的练习题,以利于教和学。这次高中阶段的《文学》课本,突破了以往的模式,在高一及高二上学期一年半的时间里,《文学》课本按照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做了安排,高一开学第一篇就是《诗经》中的名篇“关睢”,这是被孔子称为“思无邪”的民间心声,也是中华文脉的源头,然后选《论语》《左传》《孟子》等各时期的名篇佳作,直到新文化运动后的现代佳作,这让《文学》课本彰显出一条发展变化的文脉,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传承的经历,感受到祖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责任编辑:陈路

我亲历的一次中学语文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21-09-10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袁金华

  ■袁金华

  一直以来,从未有一门科目,像语文这样备受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一个问题上——这门中小学的核心课程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我想从一次参与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亲身经历,说一说中学语文教学曾经的一段辉煌岁月。

  1956年夏季,我走上教师岗位,被分配到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做语文教师。正巧这是教育部实施中学语文学科改革的第一年,把原来的《语文》课程分设为《文学》和《汉语》两门学科,这两门学科都有自身独立的目标体系、独立的课时设计和独立的考核要求。

  初中的《文学》课文仍以现代语体文为主体,每册安排约占1/3的文言文和古诗词。所有选文强调文质兼美,既具示范价值,又有教育意义。每册选文在30篇左右,每篇课文后面都有“阅读提示”和训练要求。每册课本的相关单元后配有编者撰写的“文学常识”4-5篇,提示学生由点及面掌握有关知识。重要课文中,还配有当代美术名家绘制的精美插图,充分显示出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

  高中的《文学》课本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从高一开始便以中国文学史为主轴,选择每个历史阶段的代表作品,从《诗经》到《论语》,由《孟子》《楚辞》到《战国策》,然后由《左传》《史记》再到南北朝的辞赋。

  进入唐宋单元之后,课本选文更突显了唐诗宋词和唐宋八大家的典范散文,接着选取的是部分明清小说,几乎把一部中国文学发展史和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均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我们国家的每个历史阶段,都配有编者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撰写的文学常识,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脉络。

  《汉语》是一套崭新的教科书,立足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需要而编写。这套教材以“可爱的祖国语言文字”为导引,安排学生学习“语音”,为识字读音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系统。接下来学习“文字”,从汉字的构造到字体的演变,再到汉字的结构和书写,实际上是给学生上了“文字学”的启蒙课。由字再进入“词汇”,从词和词性的特点,讲到词类运用和演变,为今后进行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达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套《汉语》教材的重点在“语法”和“修辞”,安排在高中阶段学习。“语法”除了讲解主语、谓语、宾语、单句、复句等各种语言表达的概念之外,重在启示训练,帮助学生了解语言学习的规范要求。“修辞”的学习更是为学生提高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鉴赏祖国语言文字之美打好基础。

  这是一次在教育部直接领导下完成的中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全新构建,主持人是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叶圣陶先生,叶老也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最早为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的先驱,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参与这次《文学》《汉语》编写工程的还有吕叔湘、周振甫、吴伯箫、张志公、张中行等语言文学界的大师级人物。

  这场中学语文改革,激发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前所未有的教学热情。在1956年前,江苏成立了省、市、县三级教师培训网络,省一级主要负责编写《教学参考资料》,做到任课教师人手一册,市、县的教师进修学校,则利用暑假和周末聘请专家名师给任课教师上辅导课、示范课,一时间各地的进修学校白天人头攒动,晚上灯火通明,甚至走廊里都挤满了听课的教师。

  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更是持续高涨,开学伊始,学生拿到新出版的《文学》《汉语》课本就爱不释手。每天清晨,琅琅的读书声响彻校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帮助学习汉语拼音的场景令人感动,因为之前教师只学过“注音字母”,即新的英文字母式的汉语拼音文字。老师也是刚接触,所以师生互帮互学,力求精准掌握。

  这两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由于学习目标明确,教师乐教,学生爱学,师生都沉浸在民族文化熏陶的喜悦之中。《汉语》课程的设置,更让学生懂得了规范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的必要,为建立学习汉语的体系,正确理解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隔65年之后,再回忆这段短暂的《文学》《汉语》分科教学的经历,我的心里仍然激动不已。虽然它只存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但以实践探索的方式回答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系列问题。

  一是中小学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这门课程,并将其列为首要学科?经过《文学》《汉语》的课程改革实验,我们深切体会到语文这门学科的功能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文化是民族历史留下的记忆,所有的记忆都凝聚在文字里,我们让学生学好语文,就是让他们感受和传承我们这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以增强民族的自信,达到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他们深知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于是在过去编写中小学“国语”教材经验的基础上,又编写了一套完整的《文学》《汉语》课本,充分显示了他们对教育学生弘扬中华文化,学好祖国语言文字的殷切期待。

  二是语文学科究竟应该让学生学习什么?老一辈教育家的回答应该是语文的基本知识,语言的表达规律,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说《文学》教材是引领学生对我们国家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体作品的理解、赏析和积累,并从中提高学习语言的能力,那么《汉语》则是训练学生从语音到字、词、句、章全面准确掌握汉语的应用能力,这是作为中国人必备的能力。而这种知识和能力必须在中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语言要下苦功夫才能真正学好。

  三是为构建一个新的中学语文教材体系提供经验。长期以来,语文课本都选择我们国家不同时期的精美文章和诗词作为教学的蓝本,以现代语体文为主,选配一定比例的文言文和古今诗词,组合成各个单元,配以各种类型的练习题,以利于教和学。这次高中阶段的《文学》课本,突破了以往的模式,在高一及高二上学期一年半的时间里,《文学》课本按照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做了安排,高一开学第一篇就是《诗经》中的名篇“关睢”,这是被孔子称为“思无邪”的民间心声,也是中华文脉的源头,然后选《论语》《左传》《孟子》等各时期的名篇佳作,直到新文化运动后的现代佳作,这让《文学》课本彰显出一条发展变化的文脉,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传承的经历,感受到祖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