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东渡语文”公众号诞生记

作者:孙 敏 发布时间:2021-09-17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孙敏

  朋友闲聊问及何时起床,我总是笑着回答,请关注“东渡语文”公众号每天发布的时间。

  2018年开学初,学校决定在微信上开设“东渡语文”公众号。我和如今学科中心团队的成员聚集在一起,讨论落实每一天推送的具体内容。讨论异常激烈,想法新奇多样。从立足学生成长、激发学生积极性、符合学校实际等方面考虑,我们最终确定周一栏目为“扬帆新星”,旨在推荐各班有写作潜能的学生;周二栏目为“为你读文”,让每一位有朗读才华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作品;周三栏目为“我写我秀”,展示学生的佳作;周四栏目为“名师教写作”,推送名师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文章;周五栏目为“亲子阅读”,让更多家庭都沉浸在书香之中。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每人负责一个具体栏目的组稿与审稿。

  栏目确定后,我开始摸索如何建立公众号,如何编辑公众号。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一次次地学习与尝试,2018年3月1日,“东渡语文”公众号终于上线了。从此,我成了一个自媒体人,每个工作日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微。这一坚持就是3年半。学校初中语文学科发展示范中心成立后,我作为学科中心团队的一员,推微的劲头更足了。

  每天,我反复刷着公众号内容,再把内容转发给亲朋好友,请他们点击,请他们关注。坚持推送完一个学期,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也愿意写作文了,还有家长为了鼓励孩子阅读,主动给公众号“亲子阅读”栏目投稿。看到这些变化,我觉得很自豪,觉得我们学科中心团队特别棒。某一天,我竟然在后台发现了家长给我们点赞的留言,这让我这个新媒体人有点“受宠若惊”。

  2020年突发的疫情,让线上学习成为新的学习方式。我们开始思考:“东渡语文”公众号除了现在的栏目外,能否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源库?建成网上“东渡语文”助学系统,成了我们的新目标。我们为学生提供部编教材的微课,提供由我们团队老师亲自编写的6个学期的绿色评价自评自测资源,提供更多的读写资源,并将团队编写的学生作品集《东渡物语》上传至平台。

  我们的理想是构建“东渡语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语文自主学习、多元互动的新生态系统,打造属于“东渡语文”的自媒体。

  (作者系江苏省初中语文学科发展示范中心成员,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东渡实验学校德育处主任)

责任编辑:陈路

“东渡语文”公众号诞生记
发布时间:2021-09-17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孙 敏

  ■孙敏

  朋友闲聊问及何时起床,我总是笑着回答,请关注“东渡语文”公众号每天发布的时间。

  2018年开学初,学校决定在微信上开设“东渡语文”公众号。我和如今学科中心团队的成员聚集在一起,讨论落实每一天推送的具体内容。讨论异常激烈,想法新奇多样。从立足学生成长、激发学生积极性、符合学校实际等方面考虑,我们最终确定周一栏目为“扬帆新星”,旨在推荐各班有写作潜能的学生;周二栏目为“为你读文”,让每一位有朗读才华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作品;周三栏目为“我写我秀”,展示学生的佳作;周四栏目为“名师教写作”,推送名师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文章;周五栏目为“亲子阅读”,让更多家庭都沉浸在书香之中。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每人负责一个具体栏目的组稿与审稿。

  栏目确定后,我开始摸索如何建立公众号,如何编辑公众号。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一次次地学习与尝试,2018年3月1日,“东渡语文”公众号终于上线了。从此,我成了一个自媒体人,每个工作日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微。这一坚持就是3年半。学校初中语文学科发展示范中心成立后,我作为学科中心团队的一员,推微的劲头更足了。

  每天,我反复刷着公众号内容,再把内容转发给亲朋好友,请他们点击,请他们关注。坚持推送完一个学期,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也愿意写作文了,还有家长为了鼓励孩子阅读,主动给公众号“亲子阅读”栏目投稿。看到这些变化,我觉得很自豪,觉得我们学科中心团队特别棒。某一天,我竟然在后台发现了家长给我们点赞的留言,这让我这个新媒体人有点“受宠若惊”。

  2020年突发的疫情,让线上学习成为新的学习方式。我们开始思考:“东渡语文”公众号除了现在的栏目外,能否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源库?建成网上“东渡语文”助学系统,成了我们的新目标。我们为学生提供部编教材的微课,提供由我们团队老师亲自编写的6个学期的绿色评价自评自测资源,提供更多的读写资源,并将团队编写的学生作品集《东渡物语》上传至平台。

  我们的理想是构建“东渡语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语文自主学习、多元互动的新生态系统,打造属于“东渡语文”的自媒体。

  (作者系江苏省初中语文学科发展示范中心成员,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东渡实验学校德育处主任)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