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大家论道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作者:戴 荣 发布时间:2019-09-04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泰州市第二中学 戴荣

  为了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在建设省级、设区市级和县级名师工作室的同时,许多学校都建起了校级名师工作室,我校也于2017年底建设了7个校级名师工作室。如何更好地发挥校级名师工作室“出人才、出成果”的作用,促进校级名师工作室在教学改革、课题研究、队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我认为,应该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校”“名”“师”“工作”“室”这五个关键词的丰富内涵和工作要求。

  所谓“校”,就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应该基于本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和本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应该服务于学校的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着眼于提升学校的教育力、教学力和教师发展力,应该依托本校骨干教师。校名师工作室有别于市、县(区)名师工作室。比如2017年底,泰州市人才办、泰州市教育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名师工作室建设及管理的意见》中就明确,市、县(区)名师工作室为科研型工作室,校级名师工作室则为教研型工作室,要立足教育教学实践,侧重于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策略的研究,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所谓“名”,就是要名在教学,名在教研,名在格局,名在胸襟,名在情怀。无论是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还是工作室成员,首先应该是教学的一把好手。如果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不能令人信服,或者就是质量尚可,而学生苦不堪言,这样的教师就不配留在名师工作室内。教而不研,则为教书匠。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应该提升自己的感召力、思考力和学术力,要站在本学科教科研的最前沿;名师工作室成员应该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和科研力,视学习为工作,视工作为课题。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应该有大格局、大胸襟,秉持开放、协同、创新发展的理念,永葆对教育工作的热情与激情。

  所谓“师”,一是“为人师表”之“师”,所有名师工作室成员应该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二是“学高为师”之“师”,所有名师工作室成员应该牢记学习是第一要务,做终身学习者;三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之“人师”,所有名师工作室成员应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所谓“工作”,含有学习、教学、教研、辐射之意。校名师工作室应该发挥目标导向功能、同伴互助功能和示范辐射功能,名师工作室团队应该成为全校学习、教学、教研、辐射的突击队,是全校学习、教学、教研、辐射的第一方阵,始终走在全校教师的最前列。

  所谓“室”,即团队、场域。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以某种方式进行感知、感觉、行动和思考的惯习,这种惯习通常以无意识的方式内在化并纳入人自身的日常思想行为。在名师工作室这样一个场域,每个人都应得到熏陶,只管前行,唯恐落后,正如梅贻琦先生所描述的那样:“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校名师工作室成员聚在一起时,就要似一团热情的火焰,是学习的共同体、工作的突击队、研究的孵化器;回到所在班级、年级、备课组、教研组时,就如一颗种子,与所在班级、年级、备课组、教研组的教师打成一片,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陈路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关于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9-04   
来       源:《江苏教育报》  

  ■泰州市第二中学 戴荣

  为了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在建设省级、设区市级和县级名师工作室的同时,许多学校都建起了校级名师工作室,我校也于2017年底建设了7个校级名师工作室。如何更好地发挥校级名师工作室“出人才、出成果”的作用,促进校级名师工作室在教学改革、课题研究、队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我认为,应该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校”“名”“师”“工作”“室”这五个关键词的丰富内涵和工作要求。

  所谓“校”,就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应该基于本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和本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应该服务于学校的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着眼于提升学校的教育力、教学力和教师发展力,应该依托本校骨干教师。校名师工作室有别于市、县(区)名师工作室。比如2017年底,泰州市人才办、泰州市教育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名师工作室建设及管理的意见》中就明确,市、县(区)名师工作室为科研型工作室,校级名师工作室则为教研型工作室,要立足教育教学实践,侧重于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策略的研究,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所谓“名”,就是要名在教学,名在教研,名在格局,名在胸襟,名在情怀。无论是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还是工作室成员,首先应该是教学的一把好手。如果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不能令人信服,或者就是质量尚可,而学生苦不堪言,这样的教师就不配留在名师工作室内。教而不研,则为教书匠。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应该提升自己的感召力、思考力和学术力,要站在本学科教科研的最前沿;名师工作室成员应该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和科研力,视学习为工作,视工作为课题。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应该有大格局、大胸襟,秉持开放、协同、创新发展的理念,永葆对教育工作的热情与激情。

  所谓“师”,一是“为人师表”之“师”,所有名师工作室成员应该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二是“学高为师”之“师”,所有名师工作室成员应该牢记学习是第一要务,做终身学习者;三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之“人师”,所有名师工作室成员应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所谓“工作”,含有学习、教学、教研、辐射之意。校名师工作室应该发挥目标导向功能、同伴互助功能和示范辐射功能,名师工作室团队应该成为全校学习、教学、教研、辐射的突击队,是全校学习、教学、教研、辐射的第一方阵,始终走在全校教师的最前列。

  所谓“室”,即团队、场域。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以某种方式进行感知、感觉、行动和思考的惯习,这种惯习通常以无意识的方式内在化并纳入人自身的日常思想行为。在名师工作室这样一个场域,每个人都应得到熏陶,只管前行,唯恐落后,正如梅贻琦先生所描述的那样:“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校名师工作室成员聚在一起时,就要似一团热情的火焰,是学习的共同体、工作的突击队、研究的孵化器;回到所在班级、年级、备课组、教研组时,就如一颗种子,与所在班级、年级、备课组、教研组的教师打成一片,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