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大家论道

教师要有“培”的能力

作者:王栋生 发布时间:2020-04-10 来源: 《江苏教育报》

  “习惯”的培养不一定非得和学科学习挂钩,对社会规则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贯穿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最终形成“教养”。比如,深思熟虑,言行得体,并非一个学科的教学就能培养起来。不能指望所有的教师都有能力贯彻同一标准,但每个教师都应当有这样的责任意识。

教师要有“培”的能力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王栋生

  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在展示个人价值取向和思维特点,学生在一个优秀的教学群体中,他能发现老师的“不同”,他从那些不同中,受到“影响”,开始了个人的尝试体验,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学生在学,教师在教,教必得法。教师会在“教”中有所发现。我是在一轮教学结束后才发现:不宜轻易表扬初中学生“果断”。——他不过是个少年,面对一项工作任务,他也许看出老师希望他接受,便“一口答应”,可是这未必是好习惯:为什么不经思考就急于表态呢?这件事会不会超出他的实际能力呢?观察那些轻诺寡信的学生,会发现不是他们不守信用,而是他们没有实力,却经常在公开的环境中被教师逼着表态。那种从小被“表决心”、被诱惑写“保证书”的学生,一旦发现这不过是和成人的一场游戏,他就有可能放弃判断,他在今后的生活中有可能会学得不负责任。所以,我后来会对学生说“你可以先考虑一下,明天再告诉我”。

  培育学生的好习惯,教师要有“培”的能力,也要有反思意识。如,“今日事今日毕”,固然是好习惯,但如果教师给学生的作业负担太重,超出他的接受能力,他就得付出巨大代价,挤占睡眠时间,放弃个人爱好。教师教导学生“量力而行”,那为什么不“因材施教”,而是逼使学生做过量的作业?又如,考虑到学生的未来,我们没有必要鼓励“拼命”“拼搏”“敢硬碰硬”,而要启发学生有节奏地工作,智慧地生存。教师要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孔子的“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也就是这个意思。

  “培”的方法很多,鼓励,暗示,表扬,规训……更重要的,是师长的以身作则。更有效的学校教育也许在于学生的耳濡目染。学生到办公室玩,得到允许,翻看我的笔记本,问:“老师抄这些书有什么用?”我说:“不知道。也许这本书以后再也见不着了,能记多少是多少。”“可是,有些不是书上的内容呀?”“那是我在读书时突然想到的事,顺手记下来的。”我查词典,学生问:“老师也要查词典么?”我说:“经常查,因为没把握,也有些字不认识。”学生问:“这一题,老师先扣光五分的,怎么又改成扣一分了?”我说:“虽然不符合答案,但你的表达有些道理。”

  学生离开学校后,能记起的往往是这些事。

责任编辑:陈路

教师要有“培”的能力
发布时间:2020-04-10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习惯”的培养不一定非得和学科学习挂钩,对社会规则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贯穿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最终形成“教养”。比如,深思熟虑,言行得体,并非一个学科的教学就能培养起来。不能指望所有的教师都有能力贯彻同一标准,但每个教师都应当有这样的责任意识。

教师要有“培”的能力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王栋生

  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在展示个人价值取向和思维特点,学生在一个优秀的教学群体中,他能发现老师的“不同”,他从那些不同中,受到“影响”,开始了个人的尝试体验,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学生在学,教师在教,教必得法。教师会在“教”中有所发现。我是在一轮教学结束后才发现:不宜轻易表扬初中学生“果断”。——他不过是个少年,面对一项工作任务,他也许看出老师希望他接受,便“一口答应”,可是这未必是好习惯:为什么不经思考就急于表态呢?这件事会不会超出他的实际能力呢?观察那些轻诺寡信的学生,会发现不是他们不守信用,而是他们没有实力,却经常在公开的环境中被教师逼着表态。那种从小被“表决心”、被诱惑写“保证书”的学生,一旦发现这不过是和成人的一场游戏,他就有可能放弃判断,他在今后的生活中有可能会学得不负责任。所以,我后来会对学生说“你可以先考虑一下,明天再告诉我”。

  培育学生的好习惯,教师要有“培”的能力,也要有反思意识。如,“今日事今日毕”,固然是好习惯,但如果教师给学生的作业负担太重,超出他的接受能力,他就得付出巨大代价,挤占睡眠时间,放弃个人爱好。教师教导学生“量力而行”,那为什么不“因材施教”,而是逼使学生做过量的作业?又如,考虑到学生的未来,我们没有必要鼓励“拼命”“拼搏”“敢硬碰硬”,而要启发学生有节奏地工作,智慧地生存。教师要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孔子的“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也就是这个意思。

  “培”的方法很多,鼓励,暗示,表扬,规训……更重要的,是师长的以身作则。更有效的学校教育也许在于学生的耳濡目染。学生到办公室玩,得到允许,翻看我的笔记本,问:“老师抄这些书有什么用?”我说:“不知道。也许这本书以后再也见不着了,能记多少是多少。”“可是,有些不是书上的内容呀?”“那是我在读书时突然想到的事,顺手记下来的。”我查词典,学生问:“老师也要查词典么?”我说:“经常查,因为没把握,也有些字不认识。”学生问:“这一题,老师先扣光五分的,怎么又改成扣一分了?”我说:“虽然不符合答案,但你的表达有些道理。”

  学生离开学校后,能记起的往往是这些事。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