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大家论道

宿迁市实验小学: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作者:王东平 发布时间:2021-12-22 来源: 江苏教育报

  ■王东平

  近年来,宿迁市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宿迁实小”)坚持“德育铸人格、师资成梯队、课程成体系、艺体成精神、特色成品牌、学生显特质”建设目标,紧密围绕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培养三个核心,通盘把握各项校园文化内容,并灵活延伸、合理融合、有效嫁接,走出了一条崭新的校园文化发展之路。

  建构“复式与融合”的课程文化

  “适合的教育”是促进孩子知识、能力、素质与社会角色相适应的教育,是一种适合在各个学段进行的教育形态,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方法。根据该理论,2018年3月,宿迁实小的“小学‘融合性’教学资源建设与实施”课题成功申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学校在该项目的实施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科学、完整的课程思想和发展战略。

  学校课程的建构核心是“复式与融合”,复式是一种形式,融合是过程和结果。学校通过多维的空间、多方的力量、多样的课程、多元的活动,将学生和教师更好地融入文化、集体、社会。宿迁实小基于新概念推出了“复式与融合”六大课程:润泽德性的仪式课程、创新思维的智慧课程、强健体魄的阳光课程、涵养审美的情趣课程、拓展技能的生活课程和锤炼人格的励志课程。六大课程相互融合、合理渗透,把“德智体美劳情”有机地融为一体。

  此外,为形成“家校融合、携手培贤”的良好氛围,学校除了传统形式上的家校课堂,还依托六大课程中的生活课程和励志课程,创新创优“家长进课堂”培养模式,积极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走进学校、走进班级,结合自身职业为孩子们拓宽眼界、拓展生活技能、拓印人生理想。

  在内涵建设中继承和嵌入中国传统文化

  2019年,学校以“‘小筷子’绘出文明同心圆”为主题,启动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特色文化项目,以该项目作为创新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餐饮之礼为切入点,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线,以习惯养成为内容的德育框架,并将学生基本核心素养培育融入其中。项目立足课程化架构,确立了“六融”文化理念,即:融合物型文化,境以塑礼;融合传统美习,净以润心;融合习惯养成,静以养德;融合情景体验,敬以力行;融合活动评比,竞以培优;融合交流提升,镜以正人。学校积极筹措、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创设科学的餐饮之礼物型环境,将餐饮之礼的特色与相关课程融合,建构餐饮之礼的校本课程体系,建立餐饮之礼社团活动平台,充分挖掘多方教育资源,开辟餐饮之礼校外实践基地。

  2020年10月,学校餐饮之礼专题片《培贤少年的“筷”乐“食”光》被学习强国平台推送。学校还获评宿迁市“餐饮之礼”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基地,在宿迁市文明城市创建和复检活动中,以餐饮之礼为切入点,落实“八礼四仪”习惯养成教育的做法,得到了国家、省、市、区检查组成员高度认可,也为学校获评全国第二届“文明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造育人无声的物型文化样态

  陶行知说:“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孩子们长期在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里生活和学习,必然会收获一种“美即万物”“美德成习”的内心体验和氛围熏陶。为此,宿迁实小着力构造为学而建的情境文化,使校园成像、成型、成景,还原课程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物型文化中体悟成长。校园里,“景物”与“感知”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相互支撑。

  2018年,学校确定了“微山水、小田园、大视界”的创设思路,有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地域特征文化、校园特色文化等多项内容,逐步打造出“儒家长廊”“项羽长廊”“运河长廊”“联墨长廊”“楹联文化长廊”等文化长廊,以及“跳绳”“踢毽”特色实景、“乐群1898”“培贤1925”瀑布实景……同时,学校以“翰墨飘香、学教相长”为主题,打造书法教学特色项目,创建书法教育特色学校。

  我们将继续从学校自身的目标定位和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创生点、对准增长点、瞄准发力点,把理论行动化,把内涵多元化,把创新常态化,把资源协调化,把成果可视化,一步一个脚印,一次成长一点,让教育有灵魂,让灵魂有分量。

(作者系江苏省宿迁实验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陈路

宿迁市实验小学: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发布时间:2021-12-22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王东平

  ■王东平

  近年来,宿迁市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宿迁实小”)坚持“德育铸人格、师资成梯队、课程成体系、艺体成精神、特色成品牌、学生显特质”建设目标,紧密围绕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培养三个核心,通盘把握各项校园文化内容,并灵活延伸、合理融合、有效嫁接,走出了一条崭新的校园文化发展之路。

  建构“复式与融合”的课程文化

  “适合的教育”是促进孩子知识、能力、素质与社会角色相适应的教育,是一种适合在各个学段进行的教育形态,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方法。根据该理论,2018年3月,宿迁实小的“小学‘融合性’教学资源建设与实施”课题成功申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学校在该项目的实施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科学、完整的课程思想和发展战略。

  学校课程的建构核心是“复式与融合”,复式是一种形式,融合是过程和结果。学校通过多维的空间、多方的力量、多样的课程、多元的活动,将学生和教师更好地融入文化、集体、社会。宿迁实小基于新概念推出了“复式与融合”六大课程:润泽德性的仪式课程、创新思维的智慧课程、强健体魄的阳光课程、涵养审美的情趣课程、拓展技能的生活课程和锤炼人格的励志课程。六大课程相互融合、合理渗透,把“德智体美劳情”有机地融为一体。

  此外,为形成“家校融合、携手培贤”的良好氛围,学校除了传统形式上的家校课堂,还依托六大课程中的生活课程和励志课程,创新创优“家长进课堂”培养模式,积极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走进学校、走进班级,结合自身职业为孩子们拓宽眼界、拓展生活技能、拓印人生理想。

  在内涵建设中继承和嵌入中国传统文化

  2019年,学校以“‘小筷子’绘出文明同心圆”为主题,启动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特色文化项目,以该项目作为创新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餐饮之礼为切入点,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线,以习惯养成为内容的德育框架,并将学生基本核心素养培育融入其中。项目立足课程化架构,确立了“六融”文化理念,即:融合物型文化,境以塑礼;融合传统美习,净以润心;融合习惯养成,静以养德;融合情景体验,敬以力行;融合活动评比,竞以培优;融合交流提升,镜以正人。学校积极筹措、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创设科学的餐饮之礼物型环境,将餐饮之礼的特色与相关课程融合,建构餐饮之礼的校本课程体系,建立餐饮之礼社团活动平台,充分挖掘多方教育资源,开辟餐饮之礼校外实践基地。

  2020年10月,学校餐饮之礼专题片《培贤少年的“筷”乐“食”光》被学习强国平台推送。学校还获评宿迁市“餐饮之礼”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基地,在宿迁市文明城市创建和复检活动中,以餐饮之礼为切入点,落实“八礼四仪”习惯养成教育的做法,得到了国家、省、市、区检查组成员高度认可,也为学校获评全国第二届“文明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造育人无声的物型文化样态

  陶行知说:“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孩子们长期在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里生活和学习,必然会收获一种“美即万物”“美德成习”的内心体验和氛围熏陶。为此,宿迁实小着力构造为学而建的情境文化,使校园成像、成型、成景,还原课程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物型文化中体悟成长。校园里,“景物”与“感知”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相互支撑。

  2018年,学校确定了“微山水、小田园、大视界”的创设思路,有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地域特征文化、校园特色文化等多项内容,逐步打造出“儒家长廊”“项羽长廊”“运河长廊”“联墨长廊”“楹联文化长廊”等文化长廊,以及“跳绳”“踢毽”特色实景、“乐群1898”“培贤1925”瀑布实景……同时,学校以“翰墨飘香、学教相长”为主题,打造书法教学特色项目,创建书法教育特色学校。

  我们将继续从学校自身的目标定位和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创生点、对准增长点、瞄准发力点,把理论行动化,把内涵多元化,把创新常态化,把资源协调化,把成果可视化,一步一个脚印,一次成长一点,让教育有灵魂,让灵魂有分量。

(作者系江苏省宿迁实验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