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杏坛星光 > 正文

徐洁:愿做点亮学生心灯的蜡烛

作者:徐洁 发布时间:2017-04-0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3月20日,从第二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上传来喜讯,无锡技师学院(立信中专)教师徐洁以总分第一的绝对优势,击败了全国28个省市的140名选手,一举夺得大赛冠军。个人全能一等奖第一名、“相关知识测试”第一名、“主题班会方案设计”第一名、“模拟情景答辩”第二名、“教育故事演讲”第三名,一人包揽所有奖项奖状,这在赛事举办以来也尚属首例。

  从省赛仅排第九,一跃成为国赛第一名,徐洁坦言着实不易:“赛前一个月,我们江苏省代表队5位选手平均都瘦了10斤,最多的甚至瘦了20斤。” 大赛分为笔试(主题班会设计、相关知识测试)和面试(教育故事演讲、模拟情景答辩),全面考察了中职学校班主任建班育人能力、解决班级建设疑难问题的能力、运用相关政策方法进行学生教育管理的能力。徐洁表示,将实践经验与理论依据相结合,做到实践积累经验、理论支撑实践,是她取得大赛好成绩的关键,也是她多年来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信条。

  “徐洁是一个很有灵气的老师,她所取得的成绩与她的认真分不开。”技师学院(立信中专)党委副书记梅亚萍对徐洁赞不绝口。自2008年进入工作岗位,徐洁承担班主任工作至今已有9年。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徐洁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职业教育有自己的特色,职业院校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所以班主任也应该更有针对性”,因此在带班时,徐洁往往更重视从社会对从业者提出的要求来向学生提出德育目标,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培养,“我很欣赏我的每一个学生,即使他有问题,那也是他成长过程中需要我们去陪伴和帮助的过程。”

  小吴同学平时爱打游戏,又常常闯祸,这让家里人很是头疼。徐洁却发现了这个帅小伙的闪光点。学校开展活动,她就商量着让他做起了活动礼仪;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她又推荐他走向舞台,成为一名颇受欢迎的校园主持人;她还悄悄拍下他参加活动的照片,录下他主持节目的视频,发给小吴的妈妈。原本对孩子失望的妈妈喜极而泣:“我不知道我儿子原来这么厉害,这么棒。”小吴同学也感受到了老师、家长的肯定与关注,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成长起来。

  这样的例子在徐洁班上还有很多。她还独创了“动态成绩单”。平时,她注意收集每一位学生的信息片段,将他们的生活、学习的照片与视频打包,结合以细节性的赏识化评语,将信心和鼓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与家长。在她看来,简单地将品德量化成一个分数,对于孩子并没有实质性的触动,而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不仅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更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颇有益处。

  作为一名工科专业教师,在徐洁看来,碎碎念的口头化思想工作并不适用于职校学生。“虽然我不是能言善辩的文科大脑,但对于职校学生来说似乎不是一件坏事。” 在徐洁的班主任工作中,更注重结合技能实践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所传递一种“无意识教育”,让班级活动成为学生享受生命的过程,让学生在享受过程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同时,以新媒体为手段创新班主任工作,开通了班级的微信公众号,里面有班级活动的实时报道,也有家长学校的专栏,形成了家校、师生沟通的一方天地。

  “我常跟别人说,我们教师是蜡烛,但不能只知道燃烧自己,更需要去亮学生心中的那颗火种。”徐洁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美好,挖掘他们心中的积极与渴望。她将积极向上的心态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培养目标,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不同的成长路径,同样会有精彩的人生。

  从当初带班的迷茫到后来的逐步规范化,到现在不断总结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的经验,9年中有过艰辛更有快乐,有过困难更有收获。9年来,徐洁从一个经验型的班主任,逐步向一个研究型、智慧型的班主任迈进,走上了一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我认为班主任一定要有清醒的专业自觉性,不能仅凭着经验工作,更要不断深化班主任专业知识和提高班主任专业能力。

  于她而言,大赛所获的成绩,既是对她过去的肯定,又是未来一个新的起点。她在赛后心得日记中写道:“(比赛中)有的班主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常规管理有机的融合,让班主任工作更加‘走心’;有的班主任讲的教育故事让我不禁潸然泪下,让我感受到这些优秀的班主任用倾注真情的爱和充满智慧的方法教育感化着自己的学生。这次比赛的收获会让我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更加注重自身专业化的成长。”徐洁怀着对学生的关爱,揣着对工作的热爱,带着善于发现的眼睛,继续前行。

责任编辑:李月昭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