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杏坛星光

“传奇”老王的三十年(图)

作者:董金洋 陈路 发布时间:2018-05-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董金洋 记者 陈路)他叫王立奇,今年51岁,盱眙县河桥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校园保安,他说自己也许是和孩子们呆在一起久了,人也显得很年轻。确实,当记者看到他时,完全看不出他已是不惑之年。但在这片宁静的山区小镇里,他却是每一个人心里的“传奇”老王。

  牢记使命

  近年来,王立奇独自带着女儿守护着大山里五位学生的感人事迹,被媒体多次报道,作为一名工资微薄的代课教师,从1989年到2004年的15年间,工资从36元变成240元,却大部分被他偷偷补贴给了山上村小里的贫困孩子,即使妻子的出走,也没有动摇过他坚定的信念,执着地和山里的孩子们在一起,为他们遮风挡雨。5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山路,他一年雷打不动要磨坏三、四双鞋。与女儿坐在山坡观赏日落,是他青春记忆中最美的片段。

  15年来,120多名学生在他的呵护下,走出大山,告别贫困,他最得意的一位学生还考上了名牌大学。孩子们毕业后无论走了多远总是牵挂着他,书信和电话一直没有断过,返乡时总忘不了来看看他,陪他聊聊天。

  1993年起,山上原有的几位教师有的退休,有的辞职,有点能力的也都想办法调走了,最后只剩下他一位代课教师了,山里许多人家也外出打工,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少,到2001年山上的村小剩下了5个学生,他依然没有放弃,依然独自守望着这一片山头上的孩子,他说:“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我就不会下山!”

  不忘初心

  2004年,山上的村小没有了学生,学校也被撤并到河桥镇中心小学,由于不符合转正条件,王立奇转岗干起了校园保安,即使离开了三尺讲台,但他也从未忘记过帮助贫困的孩子们。山区留守儿童众多,不少孩子吃住在学校,每天陪伴孩子们跑步、做游戏、吃晚饭、写作业、练字……已成了他现在生活中最关心的事。

  记得那是一个六月的暴雨夜,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他担心住校的留守山娃们惧怕雷电,无法安然入睡,便急匆匆地赶到学生宿舍。一进门,他便发现墙角边微弱的灯光,他发现好几个孩子都挤在一个床上,蜷缩着身体。

  “小家伙们,不用怕……不怕啊!”他气喘吁吁地安慰道,“小俊伟,你要把被子盖好,不然会着凉的。”一边说着,一边朝学生安俊伟的床铺走去。他轻轻地坐在床沿边,小心翼翼地拉盖上被角,只听见安俊伟有气无力地呻吟着,不断地抽泣。他摸了摸着孩子额头,滚烫的,原来孩子发高烧了。

  王立奇知道孩子的爷爷、奶奶年老体弱,深更半夜,不敢惊扰他们,于是立刻用自己雨衣包裹的孩子,撑起雨伞,与宿舍管理员一同奔赴卫生院。空中的暴雨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道道闪电在黑夜里衬着三人的身影,他们艰难地踱步向前。

  到了卫生院后,小俊伟依偎在王立奇温暖的怀抱里输液,时间随着药水一点一滴流失,孩子渐渐地进入了梦乡。为了回宿舍看看其余的孩子们是否一切安好,他嘱咐一同而来的宿舍管理员照顾安俊伟,便独自一人又钻进了滂沱大雨。就这样那天夜里,他来来回回了好几趟。

    砥砺前行

  在当保安的这些年里,王立奇用无私的奉献为孩子们遮风挡雨,筑起了安全的堡垒。他在工作中依然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安全护导、夜间巡视、排查隐患……他和同事们通过辛勤的工作,为孩子们筑起的一道道安全屏障,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认可和赞许。

  今年1月3日夜里,寒风凛冽,预报中的暴雪如约而至,小镇一夜之间银装素裹,校园里的各个角落都被积雪覆盖得严严实实,恶劣的冰雪天气不仅会妨碍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为师生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造成较大的校园安全隐患。老王天不亮就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拿起除雪工具,不顾严寒,一早来到学校将主干道积雪冰冻铲除后,后又将通往教学楼、宿舍楼、餐厅、校门口的积雪一一铲除,开设出安全通道,并铺上防滑垫,迎接师生们的到来。操场边的树干被厚厚的积雪压得几近折断,食堂外的茶棚顶也快坍塌了,为了避免校园资产损失,他第一个搬来梯子,爬上棚顶,一锨一锨地铲除积雪,积雪簌簌地落下,打在他的脸上,钻进他的脖颈,可他全然不顾,那股子拼劲儿丝毫不输给年轻教师。学校的资产保住了,但他自己却被积雪浸湿了衣裳,扭伤了脚踝。当师生们看到校园里他有一瘸一拐地身影时,心底里感到的是无比温暖,涌出的是无尽的感激之情,师生们纷纷向老王竖起大拇指。

  记者走在校园里,随处都能听到孩子们亲切地喊着:“王爷爷好!”老师和家长们也都亲切的叫他“王校长”。青葱岁月,伫立山尖,梦中的三尺讲台,已成了王立奇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年逾半百,但他依然以一颗不悔之心,奋斗在基层教育的第一线。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乡村教育的天空中洒下了一抹阳光,诠释了新时代的奋斗者对“幸福”二字的诠释。寒来暑往三十年,“老王”已然成为河桥镇中心小学的一张名片。他,是真正的“传奇”老王。

盱眙县河桥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陈路

“传奇”老王的三十年(图)
发布时间:2018-05-09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董金洋 记者 陈路)他叫王立奇,今年51岁,盱眙县河桥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校园保安,他说自己也许是和孩子们呆在一起久了,人也显得很年轻。确实,当记者看到他时,完全看不出他已是不惑之年。但在这片宁静的山区小镇里,他却是每一个人心里的“传奇”老王。

  牢记使命

  近年来,王立奇独自带着女儿守护着大山里五位学生的感人事迹,被媒体多次报道,作为一名工资微薄的代课教师,从1989年到2004年的15年间,工资从36元变成240元,却大部分被他偷偷补贴给了山上村小里的贫困孩子,即使妻子的出走,也没有动摇过他坚定的信念,执着地和山里的孩子们在一起,为他们遮风挡雨。5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山路,他一年雷打不动要磨坏三、四双鞋。与女儿坐在山坡观赏日落,是他青春记忆中最美的片段。

  15年来,120多名学生在他的呵护下,走出大山,告别贫困,他最得意的一位学生还考上了名牌大学。孩子们毕业后无论走了多远总是牵挂着他,书信和电话一直没有断过,返乡时总忘不了来看看他,陪他聊聊天。

  1993年起,山上原有的几位教师有的退休,有的辞职,有点能力的也都想办法调走了,最后只剩下他一位代课教师了,山里许多人家也外出打工,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少,到2001年山上的村小剩下了5个学生,他依然没有放弃,依然独自守望着这一片山头上的孩子,他说:“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我就不会下山!”

  不忘初心

  2004年,山上的村小没有了学生,学校也被撤并到河桥镇中心小学,由于不符合转正条件,王立奇转岗干起了校园保安,即使离开了三尺讲台,但他也从未忘记过帮助贫困的孩子们。山区留守儿童众多,不少孩子吃住在学校,每天陪伴孩子们跑步、做游戏、吃晚饭、写作业、练字……已成了他现在生活中最关心的事。

  记得那是一个六月的暴雨夜,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他担心住校的留守山娃们惧怕雷电,无法安然入睡,便急匆匆地赶到学生宿舍。一进门,他便发现墙角边微弱的灯光,他发现好几个孩子都挤在一个床上,蜷缩着身体。

  “小家伙们,不用怕……不怕啊!”他气喘吁吁地安慰道,“小俊伟,你要把被子盖好,不然会着凉的。”一边说着,一边朝学生安俊伟的床铺走去。他轻轻地坐在床沿边,小心翼翼地拉盖上被角,只听见安俊伟有气无力地呻吟着,不断地抽泣。他摸了摸着孩子额头,滚烫的,原来孩子发高烧了。

  王立奇知道孩子的爷爷、奶奶年老体弱,深更半夜,不敢惊扰他们,于是立刻用自己雨衣包裹的孩子,撑起雨伞,与宿舍管理员一同奔赴卫生院。空中的暴雨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道道闪电在黑夜里衬着三人的身影,他们艰难地踱步向前。

  到了卫生院后,小俊伟依偎在王立奇温暖的怀抱里输液,时间随着药水一点一滴流失,孩子渐渐地进入了梦乡。为了回宿舍看看其余的孩子们是否一切安好,他嘱咐一同而来的宿舍管理员照顾安俊伟,便独自一人又钻进了滂沱大雨。就这样那天夜里,他来来回回了好几趟。

    砥砺前行

  在当保安的这些年里,王立奇用无私的奉献为孩子们遮风挡雨,筑起了安全的堡垒。他在工作中依然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安全护导、夜间巡视、排查隐患……他和同事们通过辛勤的工作,为孩子们筑起的一道道安全屏障,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认可和赞许。

  今年1月3日夜里,寒风凛冽,预报中的暴雪如约而至,小镇一夜之间银装素裹,校园里的各个角落都被积雪覆盖得严严实实,恶劣的冰雪天气不仅会妨碍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为师生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造成较大的校园安全隐患。老王天不亮就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拿起除雪工具,不顾严寒,一早来到学校将主干道积雪冰冻铲除后,后又将通往教学楼、宿舍楼、餐厅、校门口的积雪一一铲除,开设出安全通道,并铺上防滑垫,迎接师生们的到来。操场边的树干被厚厚的积雪压得几近折断,食堂外的茶棚顶也快坍塌了,为了避免校园资产损失,他第一个搬来梯子,爬上棚顶,一锨一锨地铲除积雪,积雪簌簌地落下,打在他的脸上,钻进他的脖颈,可他全然不顾,那股子拼劲儿丝毫不输给年轻教师。学校的资产保住了,但他自己却被积雪浸湿了衣裳,扭伤了脚踝。当师生们看到校园里他有一瘸一拐地身影时,心底里感到的是无比温暖,涌出的是无尽的感激之情,师生们纷纷向老王竖起大拇指。

  记者走在校园里,随处都能听到孩子们亲切地喊着:“王爷爷好!”老师和家长们也都亲切的叫他“王校长”。青葱岁月,伫立山尖,梦中的三尺讲台,已成了王立奇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年逾半百,但他依然以一颗不悔之心,奋斗在基层教育的第一线。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乡村教育的天空中洒下了一抹阳光,诠释了新时代的奋斗者对“幸福”二字的诠释。寒来暑往三十年,“老王”已然成为河桥镇中心小学的一张名片。他,是真正的“传奇”老王。

盱眙县河桥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