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风采

做一个阅读守望者

作者:冯美娟 发布时间:2021-08-25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银星小学  冯美娟

  我以前是一个不爱读书的教师,2020年春季开始啃读教育经典后,在学校“营造书香校园”行动的感召下,我决心组建读书共同体,做一名阅读的点灯人。

  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2020年寒假,县教研室推荐四年级学生阅读《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一书。这本书科学术语多,涉及历史长,这些成了农村孩子独立阅读的障碍。我借鉴李镇西和薛瑞萍两位老师给学生写信的做法,迈出了寒假共读的第一步——发出《致四(4)班家长和孩子们的一封信》,邀请家长们参与亲子共读。

  家长的信任是共读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同样的问题家长反复问,我就耐心解答;当有家长表述问题不清时,我就通过不断反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增加信任感;未及时进群的家长就单独一一解释。经过3天的努力,48个孩子终于全部进入打卡群。

  在班级群里发通知也有要注意之处。一次发完通知后,我发现自己在通知里遗漏了“日阅读量”这一重要要求,但又不能“朝令夕改”,反复发通知。一天晚上,一位学生在群里提问,我借机把问题抛出来:“你帮老师看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如果用一个月读完,每天需要读多少页?”我又追问:“如果悄悄给自己放两天假呢?如果外出走亲访友呢?如果被动画片和游戏迷住了呢……”后来,家长和孩子们在我的启发下,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完成了亲子共读。打那以后我深刻认识到,管理班级群,对待众多的家长和学生,太需要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了,教师应处处展现精心呵护家长、呵护学生的“小心思”。同时,我也深刻反思:作为教师应谨慎再谨慎。

  维护共同体良性发展

  如何让每日打卡不流于形式呢?我发现家长也是我们的同盟军。一位担任“点评员”的妈妈非常负责,她不仅听完孩子的所有录音,给每个孩子写下温馨的鼓励语,还逐个纠正错误读音,并建议大家打卡时标注朗读内容的页码,录音前先练习一下。我建议她以文字的形式总结一下分享到班级群里,为后面的“点评员”(家长或学生都可担任)示范引路。这一示范有效把寒假共读活动推向了一个高度。

  如何让点评员的“劳动”更具有创造性呢?一位学生由于听课习惯不好成绩总上不去,我一直很想帮助他,“擦亮”他这颗小星星。在他值班这一天,我悄悄提醒他统计出阅读量超过20页的学生。

  后来,这位学生在点评记录中写道:“1 月 28 日,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天。因为今天我当了一次点评员。原以为很难,但评了几个人发现一点也不难。我评完的时候,发现冯老师把我阅读打卡给置顶了,当时我开心极了!冯老师写的是:‘今天你是我们班的小小点评员,你还是阅读大王,阅读了 40 多页,你是最棒的!’我今天统计了阅读量超过 20 页的同学,我太佩服他们了,我也要向他们学习。今天,我在这里呼吁:四(4)班的所有同学,我们一起努力,坚持完成 30 天的打卡目标,加油!”

  读书共同体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呢?我每天早上提醒点评员并随时给予帮助,每晚对点评员做出高度肯定和个性化评价,读书共同体暂时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可我深深明白:共同体得以良好运转,要靠规则和“共同的决心”,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仅靠热情肯定会沦落为形式共同体,成员流失也是必然的。后来,我又想到了几个“小点子”:设计问题请学生留言,将阅读引向思考,并评选出“智慧之星”;组内讨论阅读困惑,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老师发给其他组二次讨论,让问题漂流起来,并评选出“智慧之星小组”;每周写一封信给孩子们,一是呈现我自己的假期学习状态,二是传递出老师的殷切期待。

  让每一个孩子被看见

  班里有个小男孩,不能坚持阅读还总挂我电话。在与他奶奶的交流中,我听出了老人的无奈:他经常反锁房门,吃饭也叫不出来,说两句孩子就跟她大吵大闹,为此老人血压都升高了。我安慰老人家别着急,有我在!我又与孩子及他爸爸分别沟通,并答应他,以后由我亲自为他点评。每日的点评成为我和孩子心灵沟通的桥梁。整个假期,我与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都有过这样的单独对话,这样的坚持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长。

  寒假开学后,学校举行了“相约好书,牵手美文”阅读分享会。首先由各班评选出“阅读小达人”,然后选一名学生代表班级参加年级赛、学部赛。经过综合评比,班上5位同学获得班级“阅读小达人”称号,我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为了使这次共读活动“刻”进孩子的生命,我特意制作了一份《四(4)班寒假共读小报》。这份小报是孩子们的作品第一次公开展示,是四(4)班48个孩子和家长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印记。

  曹文轩说:“我们的孩子需要文学,因为文学能够培养审美能力、丰富情感世界,还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当的道义观。”无论多么艰难,我们都要打通孩子们走进更广阔的精神世界的通道。因为,热爱可迎万难!

责任编辑:李月昭

做一个阅读守望者
发布时间:2021-08-25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冯美娟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银星小学  冯美娟

  我以前是一个不爱读书的教师,2020年春季开始啃读教育经典后,在学校“营造书香校园”行动的感召下,我决心组建读书共同体,做一名阅读的点灯人。

  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2020年寒假,县教研室推荐四年级学生阅读《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一书。这本书科学术语多,涉及历史长,这些成了农村孩子独立阅读的障碍。我借鉴李镇西和薛瑞萍两位老师给学生写信的做法,迈出了寒假共读的第一步——发出《致四(4)班家长和孩子们的一封信》,邀请家长们参与亲子共读。

  家长的信任是共读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同样的问题家长反复问,我就耐心解答;当有家长表述问题不清时,我就通过不断反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增加信任感;未及时进群的家长就单独一一解释。经过3天的努力,48个孩子终于全部进入打卡群。

  在班级群里发通知也有要注意之处。一次发完通知后,我发现自己在通知里遗漏了“日阅读量”这一重要要求,但又不能“朝令夕改”,反复发通知。一天晚上,一位学生在群里提问,我借机把问题抛出来:“你帮老师看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如果用一个月读完,每天需要读多少页?”我又追问:“如果悄悄给自己放两天假呢?如果外出走亲访友呢?如果被动画片和游戏迷住了呢……”后来,家长和孩子们在我的启发下,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完成了亲子共读。打那以后我深刻认识到,管理班级群,对待众多的家长和学生,太需要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了,教师应处处展现精心呵护家长、呵护学生的“小心思”。同时,我也深刻反思:作为教师应谨慎再谨慎。

  维护共同体良性发展

  如何让每日打卡不流于形式呢?我发现家长也是我们的同盟军。一位担任“点评员”的妈妈非常负责,她不仅听完孩子的所有录音,给每个孩子写下温馨的鼓励语,还逐个纠正错误读音,并建议大家打卡时标注朗读内容的页码,录音前先练习一下。我建议她以文字的形式总结一下分享到班级群里,为后面的“点评员”(家长或学生都可担任)示范引路。这一示范有效把寒假共读活动推向了一个高度。

  如何让点评员的“劳动”更具有创造性呢?一位学生由于听课习惯不好成绩总上不去,我一直很想帮助他,“擦亮”他这颗小星星。在他值班这一天,我悄悄提醒他统计出阅读量超过20页的学生。

  后来,这位学生在点评记录中写道:“1 月 28 日,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天。因为今天我当了一次点评员。原以为很难,但评了几个人发现一点也不难。我评完的时候,发现冯老师把我阅读打卡给置顶了,当时我开心极了!冯老师写的是:‘今天你是我们班的小小点评员,你还是阅读大王,阅读了 40 多页,你是最棒的!’我今天统计了阅读量超过 20 页的同学,我太佩服他们了,我也要向他们学习。今天,我在这里呼吁:四(4)班的所有同学,我们一起努力,坚持完成 30 天的打卡目标,加油!”

  读书共同体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呢?我每天早上提醒点评员并随时给予帮助,每晚对点评员做出高度肯定和个性化评价,读书共同体暂时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可我深深明白:共同体得以良好运转,要靠规则和“共同的决心”,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仅靠热情肯定会沦落为形式共同体,成员流失也是必然的。后来,我又想到了几个“小点子”:设计问题请学生留言,将阅读引向思考,并评选出“智慧之星”;组内讨论阅读困惑,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老师发给其他组二次讨论,让问题漂流起来,并评选出“智慧之星小组”;每周写一封信给孩子们,一是呈现我自己的假期学习状态,二是传递出老师的殷切期待。

  让每一个孩子被看见

  班里有个小男孩,不能坚持阅读还总挂我电话。在与他奶奶的交流中,我听出了老人的无奈:他经常反锁房门,吃饭也叫不出来,说两句孩子就跟她大吵大闹,为此老人血压都升高了。我安慰老人家别着急,有我在!我又与孩子及他爸爸分别沟通,并答应他,以后由我亲自为他点评。每日的点评成为我和孩子心灵沟通的桥梁。整个假期,我与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都有过这样的单独对话,这样的坚持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长。

  寒假开学后,学校举行了“相约好书,牵手美文”阅读分享会。首先由各班评选出“阅读小达人”,然后选一名学生代表班级参加年级赛、学部赛。经过综合评比,班上5位同学获得班级“阅读小达人”称号,我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为了使这次共读活动“刻”进孩子的生命,我特意制作了一份《四(4)班寒假共读小报》。这份小报是孩子们的作品第一次公开展示,是四(4)班48个孩子和家长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印记。

  曹文轩说:“我们的孩子需要文学,因为文学能够培养审美能力、丰富情感世界,还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当的道义观。”无论多么艰难,我们都要打通孩子们走进更广阔的精神世界的通道。因为,热爱可迎万难!

责任编辑:李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