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扬大:“蒲公英”飞进革命老区 播种关怀与希望(图)

作者:房思羽 姜雪 发布时间:2015-07-3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房思羽 姜雪)濒临渤海,背依沂蒙,苏鲁边陲的抗日山凝重而沧桑。70年来,抗日山苏鲁军民同仇敌忾,热血杀敌的故事始终被人们传唱。如今7个满怀热忱的苏北姑娘结成“蒲公英支教团”踏入了这片红色的土壤,想用自己微弱的光与热为山村里的孩子们播种多一点关怀与希望。

支教团团长梁笑,是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一名大二的学生,这个夏天,身为90后的她集结了6个志同道合的姑娘组成“蒲公英支教团”,并主动挑起大梁担任了团长,带领团队一同奔赴抗日山小学开展为期半个月的志愿支教活动。“之所以以‘蒲公英’为名,是因为我们共同的愿望就是要像随风飘散的蒲公英花籽一样,把爱心播散到更多的土地里,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深知“知识改变命运”,姑娘们建起小书屋

抗日山小学坐落在连云港市赣榆县西部的一个小镇,当地经济水平较为落后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学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够完善。在来之前队员们就了解到当地学校课外读物短缺的现状,因此团队在大学校园内举行了募捐活动,为孩子们征集到了两大箱图书与练习册。每天午饭后队员们就会组织学生们挑选各自喜爱的书籍进行阅读,遇到不懂的地方队员们还会耐心为孩子们讲解。“看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要这本书那本书时,我心里既是开心又有一丝酸楚。开心的是自己辛苦筹集到的图书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而酸楚在于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没有再次翻阅的价值的书籍在农村孩子们眼中却成了来之不易的宝贝,心中总是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儿。”性格温和的徐丽身边经常跟着一群孩子问这问那,她也总是耐心地解答孩子们些许幼稚的问题。“同样从农村里走出来的我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看着孩子们拿到书籍时脸上满意的笑容时,我真的觉得我们能做的可能真的还有很多很多。在陪着孩子们阅读书籍、探索书本中内容时,我们好像也瞬间变成了小学生,完全的沉浸其中,心中充满了欣慰与满足。”

为打开孩子们心门,“知心姐姐”们各施所长

像当今大多数的农村一样,抗日山小学里一大半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思维闭塞成为了通病。为了能尽快和学生们互相熟悉,并打开许多孩子紧闭的心门,7个女孩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会画画的教绘画,写字好的教书法,不久便融入了孩子们的世界里。“这次支教我们不仅开设了基础的语言课和算术课,还有绘画课、书法课和电影课,让孩子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队员仲伟雨凭借一手好字负责教孩子们练习书法,手把手的教学让她很快与孩子们打成一片,“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抗日山小学有一块儿地方,就在我们的教室旁边,有专门练书法的石桌石凳。每张桌子上都放着毛笔和砚台,只不过砚台里装的是水,可以重复使用,节约又环保。孩子们坐在蓝天白云下,伴着青青芳草,手执毛笔,端正认真的写着字——不勤于始,将悔于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边写边念出声来。我时不时的纠正他们握笔的姿势,同时给他们解释这些汉字背后的含义。中华书法博大精深,字里行间激荡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我们希望每个孩子们都能写好中国字,修身养性,成长为人格健全,有崇高志向的人。”

和平年代勿忘国耻,讲解团开展“红色教育”

据了解,抗日战争青口战役后,八路军115师和滨海军民冒着枪林弹雨在抗日山为自己的战友修建起烈士陵园,安葬了800余具忠骨,铭刻上3576位烈士英名。抗日山小学依托特殊的地理位置,创建起抗日山少年军校,多年来开展了多次红色教育活动。“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抗日山作为我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早已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座丰碑。为了让孩子们知道抗日英雄为了战争的胜利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我们不仅开设了历史课,给孩子们讲解了抗日历史,红色革命,还组织学生们到抗日山烈士陵园,举行‘勿忘国耻、从我做起’的祭扫活动,带领他们参观了抗日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团长梁笑表示,“我们并不是要孩子们记住仇恨,而是要让他们铭记历史,在生活逐渐富裕,日子逐渐安逸起来的今天能够知恩图报、饮水思源,切不可忘记先烈们艰苦抗战的峥嵘岁月。”

抗日山支教之行只是7个姑娘播种希望之旅的开始,队员们都彼此约定,暑期支教结束后,会通过写信的方式继续和孩子们保持联系,关心他们,引导他们。并通过暑期发传单、做家教等兼职工作来筹集资金,作为助学金发放给抗日山的孩子们。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顾伟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