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国际无人机竞技赛落幕 南理工荣获二等奖

作者:卜一 代成 发布时间:2015-09-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9月25日,“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在北京落下帷幕。南京理工大学“海星五号”无人机在竞技大奖赛中位列第6名,荣获二等奖、江苏地区高等院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获奖金十万元。比赛结束后,南理工还作为参加竞技大奖赛的唯一队伍用竞赛机进行了飞行表演。

“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是为纪念我国航空工业创建六十周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共同指导,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学会联合主办,中航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航空博物馆承办的重大国际性航空航天赛事。据主办方介绍,截止到5月报名截止日,曾有来自国内外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密西根大学在内的众多国内外知名学府、研究所、知名航空企业等150余支参赛队热情参与。因为竞技难度较大,备赛准备期有限,有很多参赛队在试制试飞过程中遭遇各种困难而没能来参赛,也有一些因为试飞失败而最后退赛,最终能够参赛的飞行器仅剩122架。

南理工作为拥有优良军工传统的全国重点大学,近几年始终紧跟国家战略需求,结合该校航空航天相关学科的科研优势,积极开展探索研究,在无人飞行器研发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此次竞赛作为南理工参加的首次重大国际性航空航天赛事,学校在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并由学校团委牵头,能动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光学院、机械学院等相关学院紧密配合,仅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就攻克了该校无人机的设计、研制以及试飞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期间,该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参赛工作,多次关心、了解学校无人机研制情况并赴现场观看无人机试飞。由于学校出色的备赛参赛工作,该校王晓锋校长还应邀接受了赛事组委会的专访。

竞赛当天,在北京中国航空博物馆内,“海星五号”无人机正式亮相,“海星五号”机翼后部镂空,螺旋桨置于机身后部,机身采用海军灰色,机翼两侧分别标明“南京理工大学”和“海星五号”字样,体现了美观与实用的完美融合。在随后的竞技飞行环节中,“海星五号”按照竞赛要求,以较短的滑跑距离平稳起飞,以良好姿态在空中完成了各种规定动作后,平稳着陆并成功钩索,圆满模拟了未来我国航母舰载机起飞、飞行、降落的全过程,与其他参赛队一同为我国未来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提升提供了重要参考。

最终,南京理工大学“海星五号”无人机的优异表现,在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载誉而归。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