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南航学子创意电机攻克技术难关获“挑战杯”特等奖

作者:陈琴 王宇宁 发布时间:2015-09-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一说起磁悬浮,你可能会想到飞奔在铁轨上的列车,“快速、低耗、环保、安全”是它的代名词,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几名学生将磁悬浮技术与电机相结合,成功研制出高速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他们凭借这个作品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

新型电机低耗又环保评委寄予厚望

南航自动化学院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研三学生汪波是这个电机项目的负责人,“简单地说,我们研制出来的电机相对于传统电机而言,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机械磨损,这样就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省去了轴承润滑、冷却装置,消除了因轴承润滑剂带来的污染。”

据了解,传统的电机采用的都是机械轴承,与电机转子(电机中的旋转部件)的接触面大,因此磨损极大,而磁悬浮电机就解决了这个烦恼,它采用的是磁悬浮轴承,电机的定子(电动机静止不动的部分,产生旋转磁场)和转子没有直接接触,不存在机械磨损,降低了转子运转过程中的摩擦损耗。

汪波告诉记者,如果这种电机用在飞机上,在飞机启动时带动发动机进入工作状态,在飞机飞行过中又可以发电,为飞机各个部门提供电能,而在之前,这些功能是需要两台电机来完成的。同时,如果运用在电动汽车上,可以增加电池的续航能力,让汽车跑得更远。

在此次比赛中,汪波所在的团队面对的来自全国300多所高校的1000国件参赛作品, 最终通过层层选拔,一路过关斩将,摘得挑战杯特等奖,汪波回忆一位评委对他们的寄语:小伙子,好好干,争取早日投入使用,你们很有前途的!

七百多个日夜的坚守

“最开始只有我一个人,做了大概一年的时间。”汪波说,“起初控制板没有,功率板没有,传感器怎么安装,电路怎么调试……所有的问题都是困难,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摸索。”回想起自己那段经历,汪波无奈地笑了笑。

“幸好后面有了许培林和华春,他们都是出于兴趣,主动加入我的研究。我们在邓智泉老师的指导下,继续在实验室敲敲打打的日子,我们很团结,即使分工明确,但是不管谁做完了自己的分内事,都会留下来帮助其他成员。”

有一次,他们的转子在送去加工厂加工过程的中受到了损坏,完全不能使用,那个时候,距离挑战杯正式比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重新制作一个转子大概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而那个时候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没有完成,时间很紧迫。”于是,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加工厂内里,经常熬夜到凌晨。

“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没有想过要放弃,因为有老师的鼓励,有同学的支持,还有队员的共同奋斗。”汪波坦言,“终于,我们七百多个日夜的努力获得了肯定。”

用学习的态度去对待挑战杯

汪波告诉记者,他最开始接触挑战杯是在本科阶段,“看到有校长给在挑战杯上获奖的同学颁发的通令嘉奖令,当时心里就很羡慕那些同学,特别是在座谈会上听到那些获奖人的历程,就特别是想参加一次挑战杯锻炼一下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汪波坦言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学习的心态,“不管结果怎么样,努力了就有收获。挑战自我的精神不会因为挑战杯的结束而终止,它会在我们以后的道路上一直延续下去。”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