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工现场,经常能看到挖掘机由于铲斗不能装满,或在运送过程中因为角度转换,致使部分运送物散落满地的现象。近日,由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羊玢老师指导、王玉等同学设计的“多功能挖掘机”,利用全数字化模型,解决了挖掘机笨拙低效的问题。目前该项设计已获第四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江苏赛区特等奖。
该设计模型通过智能化确定挖掘机最大挖掘半径、最大挖掘深度和最大挖掘高度等最大工作尺寸,对挖掘机工作装置进行研究,提高挖掘机的性能和运载能力,解决了挖掘机运载能力不足和运载效率不高的问题,真正把挖掘机改进成“高效能”大力士。
“多功能挖掘机”把3D数字化效果应用于大型机械行业,通过软件测出挖掘机的工作半径、工作时间等,精确分析并跟踪其工作情况。设计者王玉告诉记者“‘高效能’是通过智能化调整挖掘机铲斗的角度,使运送过程中铲斗时刻保持水平,从而避免运送物散落”。
为提高其实用性,下一步设计者将在挖掘机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如针对挖掘机经常会把下水管道、燃气管道等挖断等问题,通过智能化和数字化模型,根据管道所在方位,通过输入相应的参数,实现挖掘机的优化设计,有效避开管道,避免施工中的管道破坏。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