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南医大副教授秦志红:用生命书写师德华章(图)

作者:陈昊 陈亚新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用生命书写师德华章

—— 追记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秦志红副教授

秦志红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妈妈!你为什么不告诉我,求你从相框里走下来陪我说说话吧!”女儿许忙的哭声刺痛着在场每个人的心。

“秦老师,如果有天堂,您一定要在那里好好吃饭,按时休息!”外国语学院200多名师生手捧菊花肃立,啜泣声此起彼伏。

黑色挽幛上书写着“无憾而行留桃李芬芳,贤慈大爱念音容犹在”,3月13日遗体告别仪式现场,年仅44岁的秦志红静静躺在鲜花丛中,与胃癌顽强抗争的她面容异常消瘦。从教23年,她一直匆忙劳碌,惟有此刻才得以安歇。

敬业奉献 呕尽心血始罢休

“我印象中的秦老师永远都是那么忙。”学生毛双花说。上课、改作业、帮学生义务开小灶,这是认识的人见到她的最多状态。

身为系主任,秦志红带领12人的教学团队承担着本系28门专业课程教学。在教学助理李婷出示的一份教学工作量表上,从2007到2011年上半年,秦志红平均每年上678节课,几乎是一般老师年教学量的两倍。她讲授基础英语、高级阅读、语法、研究生口语精读等多门课程,为这个设立于2003年的年轻专业以及150余名学生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

“秦老师上课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毕业生郁玲、黄媛说:“她对一段话、一个句子乃至一个单词都要详细讲解,学生提的问题都一一解答,常常讲到下课铃声响仍没察觉。”逢新校区上下午连续上课,她总是自己带着热水瓶和茶杯待在教室,出去倒水的时间都舍不得用,做事一路带小跑。中午还忙着给学生义务辅导,批改作业,往往来不及吃饭,或是一碗泡面草草对付。

有多少次,下班准备离开的同事路过她的办公室,发现灯还亮着。“你先走,我还要处理点事儿。”这是同事们最常听到秦志红撂下的话。

“写毕业论文时每次查收老师给我发的指导邮件,发件时间都是凌晨一两点。”学生王璐说。虽然睡得晚,但秦志红每次上课至少提前一刻钟到,有时第一个同学到时就发现她已在教室了。与秦老师相逢在校车上的学生们说:“常看见老师一脸疲惫,刚上车就倚着窗户睡着了,令人很是不忍。”

秦志红随身携带的茶杯里,四分之三容量都装着厚厚的茶叶,杯内壁都是一圈一圈的茶渍,学生们说:“每次看到她用这样的浓茶来提神,敬佩之余又心疼又心酸。”

2011年9月新学期第一次全院会上同事们知道了秦志红查出胃癌住院化疗的消息,全场一片沉默,半晌一位老师重重地叹了口气:“她是累出来的啊!”

治学严谨 一丝一毫不懈怠

“秦老师做什么事都很认真,印象中没见她松懈过。”毕业生郁玲回忆自己上学时不是很爱学习,可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偏偏遇到了秦志红,“那年3月实习后上班很累,下了班只想睡觉,论文的事早被扔到九霄云外。突然有一天秦老师打电话让我把论文初稿发给她。当时我就蒙了,我找了些事先准备的参考材料,抄抄改改熬了两个通宵,敷衍地交了稿。过了一天老师就回复了我。打开老师的修改稿,真是触目惊心!到处都是红色的修订批注,密密麻麻。有段落修改,有语法句型修改,有单词替换,有拼写标点修改……老师批点写着‘开头还不错。论证数据不是很充分,再加些例子’,在我抄来的一大段文字旁,老师标注‘可以直接删去’。当时我觉得脸上好烫,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我坐在电脑前认真修改了一夜,一点困意都没有,越是推敲,越真切体会到秦老师的认真严谨。”郁玲说:“秦老师还在电话里用委婉温柔的语气告我应当如何修改,生怕打击到我。”

“秦志红老师学识渊博,令人折服!”同事和学生们一致评价。她上课旁征博引,文史典故涉猎广泛,从没被学生问倒。学生吴巧珍在学习《英语泛读教程2》时读到一篇文章“ Red Envelopes:It's the thought that counts”(红包:礼轻情意重),讲中国民俗传统,说国人喜欢红色用来驱赶恐惧,文中“I hate the way purple spoils vermilion”怎么翻译?困惑的吴巧珍四处求教找不到答案。秦志红认真思考后说:“中国古人对颜色有正统和非正统之分,朱是大红色,属正色;紫色由其他颜色混合而来,非正统,清朝有人写诗咏紫牡丹‘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暗讽满族统治,犯了文字狱。所以这句应翻译作‘恶紫之夺朱也’。一段话就解开了我所有的疑惑,很难想象她的知识面有多广!”吴巧珍赞叹说。

秦老师的学识渊博并非一日成就,而是几十年来点滴汇聚,可谓其来有自。到过秦老师家的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房间书架上堆满的书和整箱的方便面。同事们眼中的秦志红,总是惜时如金,孜孜不倦,“等校车时还在看自己买来的《中国日报》,边看报纸边点评说‘这个单词用得好!’。”秦志红随身必带一本《牛津高级大词典》,十几年已被翻得发黄,她说:“我必须带着。不然,学生问我问题回答不上来怎么办?”

教学有方 点石成金出神奇

在医科大学兴办英语专业,一切从头开始,师资力量也相对较薄弱。语音、泛读、精读、医学英语编辑与写作、医学英语文献阅读、医学国际会议英语交流等都是以往没有开过的课,备课难度高。青年教师李婷介绍,“其他院系老师可能一年就教一两门课,我们系每位老师一年要同时上三四门,甚至五六门,平均一学期起码上三种不同类型的课。”作为系主任秦志红更是哪里需要哪里去,什么课难上她先试,常常同时上大一的基础英语,大二的语法,大三的高级阅读。“英语专业的课一向难排、难上。虽然工作量很大,但秦志红没有一堂课是马马虎虎上的。她是全能型老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施荣根如是评价。

语法课是教师们公认难上的课,因为理论讲起来既无聊枯燥,又难以掌握,学生们感到索然无味,坐在台下昏昏欲睡。一位学生回忆,“大二时我们开始接触这门课。虽然从小学习英语,但从未把语法当作一门独立课程进行系统学习。记得第一节课老师在幻灯片上打出很多年份日期和数字,让我们用英语讨论并猜猜这些数字与她的人生经历有什么关系。我后来领悟到这是给我们一个用英语表达的机会,让这门原本枯燥的课程有些趣味,同时也让我们有机会对老师多些了解。这个别具匠心的开头让我们对这门课有了很大的好感。”

体重百来斤的秦志红走到哪里都背着一个二十多斤的大布包,这是她的“百宝囊”,里面揣着厚厚一沓学生们的课前汇报作业,那是她宁愿误了饭点也要仔细阅读的“宝贝”——每位英语系学生称之为Presentation(个人展示)。在秦老师的课堂上,她对这个仅10分钟的课前口语表达充分渗透了自己的设计。她不设定主题,让大家天马行空随意发挥,其他同学打分评判。这个小小的课前汇报成了同学们摩拳擦掌、一比高下的擂台,大家比谁的PPT做得更精良,比谁的汇报内容更有趣,比谁的英语表达更流畅。锻炼口语之余,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演讲技巧。秦志红把每位学生课前演讲的表现,具体细化到语音、语法、词汇的各项表现指标逐一打分,记在一张表格上。

在秦老师所带团队的努力下,2008年以来各年级学生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通过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30个百分点,每年都有毕业生进入南大、东大、南师大等名校及国外高校攻读硕士。

心系学生 殷殷关爱慈母情

秦志红是一位慈爱的老师,她性格温和,笑容亲切,没有架子,不会因学生的表现不佳就生气,也从不把教学以外的情绪带到课堂中。她把这些在外求学的学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呵护,不管孩子们遇到什么麻烦,总是给予帮助和温暖,不计回报。朱艳君说:“老师就像一朵向日葵,领着我们朝向阳光的滋润。”

秦志红是学院老师中最晚买手机的人,直到2003年英语系建立。有了手机后,不时尚的她却成了不折不扣的“拇指一族”,时不时就掏出来看看有没有学生短信或电话,生怕耽误,一定及时回复,有问必答。朱艳君说:“生活学习上的事我们都喜欢找她帮忙,她从来不会嫌麻烦,总是尽量帮着解决。”

秦志红的电子邮箱里各种来信不断,有学生请她修改论文,有找学习资料咨询,还有找她帮忙。不管她认不认识发件人,甚至在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她都会认真修改作业论文,给人回复,乐此不疲。

2009年冬天,为排查宿舍安全隐患,系主任秦志红亲自走进新校区学生宿舍,一共二十来间,从下午四点一直查到晚上10点,没吃晚饭。她在每个宿舍都要呆上10-20分钟,和同学们唠家常。除了消防用电检查,“她还掀开床铺摸摸大家的被褥垫了多少层。问同学们穿秋裤了吗?多添衣服了吗?一直聊到墙上学生们贴的画片,书架上摆的书。”见证这一幕的院办主任汪传胜回忆。

高年级学生更能深切体会老师一片苦心。面临实习就业,找工作、写论文杂事很多,学生们都爱找秦老师聊天听听她意见,她也乐于指导帮助。“老师的建议就像一个个锦囊妙计,关键时刻总能帮我们度过难关!”秦志红处处留心,一看到报纸或其他媒体上有适合英专学生的就业招聘信息马上第一时间转发通知大家。

毕业生徐柱讲述:大一时,刚学会发电子邮件的他给秦老师发了他生平以来第一封邮件,聊了自己喜欢的一部电视剧如何好看,还把主题曲推荐给老师。第二天打开邮箱就看到了回信,“当时的心情除了开心还是开心。”从那以后,在徐柱心里,秦老师已不仅是位老师,更是知心朋友。2008年4月徐柱离开学校去上海实习,秦志红一直和他保持着联系。徐柱一边忙实习一边写毕业论文,单位网络下载参考资料不方便,秦老师就帮他下载好用邮件传给他,并告诉他需要参考哪些资料。“当我工作累时,翻一下您鼓励我的邮件总是能立刻振奋起来。”在秦志红的鼓励和指导下,工作两年后的徐柱如愿考上研究生。

“既然人只有一辈子,工作占了半辈子,那么就像谈恋爱一样,找个自己深爱的吧!”——这是秦志红生前最喜欢的话。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