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西交利物浦:去掉围墙 才有开放现代的大学

作者:缪志聪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旁边就是独墅湖,谐音“读书”。湖边既可以听到地道的苏州评弹,也口耳相传着现代的读书故事。如今这所带着“试点”意味的大学,更像是一所小镇,没有围墙,没有保安把守的大门。体育馆、图书馆旁,生活在周边的老人安静地散步,就像苏州市的生活广场,恬静而充满人情味。你很难在实地弄清楚哪些建筑属于学校,哪些属于社区。

西交利物浦的执行校长席酉民也有些与众不同,他是个“微博控”,自2010年9月1日开通微博以来,到现在已经发了2200多条,有粉丝近4万人。学生大小事都可以通过微博找他,无论是咨询或是责问。“我们的愿景是成为一所研究导向、独具特色、世界认可的中国大学和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席酉民说,“这所大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去行政化,它将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探索一条适应时代发展的道路。”

“去掉围墙,而后才有开放、现代的大学。”席酉民告诉记者,这里的教学体系也正如它的布局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没有大规模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学生完全自治;教授除了上课以外,只告诉学生他的教学任务,学生完全自学,学校只是引导和服务。该校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大四学生于天霖如今已经收到了英国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虽然教授不会管着你,但看着别的同学申请到那么多的国外名牌学校,自己如果不努力,会有一种危机感。”于天霖说,在学校没有过多约束,学生有自主性,但压力一直存在,并内化成动力。

与学生有同感的是该校的行政人员。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学校的制度设定里,他们要利用权力和资源为学术活动创建和提供高效的支撑和服务,既不是领导者也不是管理者。相反,教授们则要繁忙得多。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们100%来自全球招聘,并完全按照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引进和配备教师队伍。大学教师来自10多个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毕业于世界各大名校,因此学术思想在这里不断碰撞、交汇。赵策洲副教授告诉记者,学校的中层干部中没有一个是教学的教授,包括聘用教师在内的很多事情都由教授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做主,“在大多数的评审表格上,也没有行政人员签字的地方”。

这一整套去行政化的制度让学生成为最终的受益者。西交利物浦首届136名毕业生中的绝大部分已奔赴全球各知名大学继续进修,而今年毕业的第三届毕业生中也有超过10人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录取。

“从学生入学那天起,西交利物浦大学就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是成人,应该有独立的意识、独立的决策。但他们可能因为长期被呵护,茫然无措,所以需要一定的帮助、指导或服务,学校会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指导与服务,但仅此而已。”席酉民说。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