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南工大协同创新打造“圆梦乐土”

作者:缪志聪 陶然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营造创新环境 集聚国际人才 激活创业潜能

南京工业大学协同创新打造“圆梦乐土”

3月22日,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生物甲烷系统中若干过程高效转化的基础研究”在南京启动。“本项目以热力学为主线,将从生物活性、新型反应器以及系统优化等多角度开展协同研究。”首席科学家、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陆小华说,研究生物甲烷的过程是多学科协同创新的过程,成果也致力于实现能源、环境和资源的协同发展,将有效改变目前国内外生物甲烷产气速率慢、过程能耗高、无法实现自身造血发展的窘迫现状。

近两年,协同创新的思想火花已在南工大化为全体师生的自我实践。2012年,由南京工业大学牵头的3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二等奖。对一所地方普通高校来说,这是一次重大突破。校长黄维说,作为学者,科教报国的信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坚定,南工大就是要在协同创新上有所突破。

优化政策:“沉睡”的专利走出故纸堆

“如果没有‘科技十九条’,我恐怕还待在书斋里。”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主任王冀宁教授说。一年前,48岁的他下海成为南京明毅致远创作出版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谈及一年多的创业生涯,王冀宁感慨地说,走出书斋天地宽,学科知识需要协同创新,人生也需要协同创新。

2004年,南京工业大学就曾出台规定,技术入股的70%股权归成果完成人所有,这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转化成果的热情。2012年,学校出台“科技十九条”,规定技术入股的90%股权归成果完成人所有;把学校股份收益的30%奖励给推进成果转化的管理者;学校股份在创业企业培育阶段持股,企业发展起来后退出;成果完成人回购学校股份可奖励10%。

这一系列政策突破,使“沉睡”的专利走出故纸堆,打破了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僵局,激活了科技工作者创业潜能,先后创立南京凯润生化、南京汇科等10余家学科型公司,在培育市场、培育技术、培育人才等方面持续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其中,南京同凯兆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国家级生物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重要实训基地。

全球视野:打造国际化创新平台

“所谓协同创新,其实是希望能够实现创新创业核心要素的集聚,像斯坦福大学的所在地硅谷,已成为全球科研人才集聚的地方。”黄维说,“南工大走斯坦福—硅谷之路,也不会关门独干,会以全国、全球视野,将人才、科研力量集聚到南工大,集聚到南京。”

黄维校长常对师生们说,要以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不能把协同创新的目光局限在校园内,要把国际化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与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要大幅度提高开放与合作水平,巩固发展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关系。

从去年7月至今,黄维和南京工业大学骨干人才先后出访莫斯科国立大学、意大利技术研究院纳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法国雷恩商学院、巴黎第十二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和机构,积极与世界一流科研单位洽谈合作,全力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平台。

这两年,南工大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签署了长期合作关系,成立江苏—新加坡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联合实验室,还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一起牵头成立了澳中绿色材料与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联合14所澳大利亚和中国的高校及研究院所协同创新,共同推动建筑材料绿色变革。如今,该中心的研究成果已影响到南工大的学科设置、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等多个领域。

尊重人才:协同创新集聚正能量

创新创业双轮驱动,以人才高端化带动产业高端化——这是南京工业大学推动协同创新的理念。早在2007年,学校就开始拓展政产学研用的广度和深度,引进39名来自哈佛、普林斯顿等国际名校或发达国家实验室的人才,学校为其配备团队、提供100万元人才专项经费、实验室和一套人才公寓,并与南京市高新区商定,由高新区提供200万元专项资金,引进人才享受国家创业中心和国家高新区政策。

作为地方普通高校,南工大出台政策,招贤纳士,打造高端人才培育工程,聚集全球化人才。这些人才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也不负众望,给南工大带来丰厚回报,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其中,徐炎华等8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7人入选省双创人才,创办了29家学科型公司。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2012年,南工大投入500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海外人才缓冲带”,建立面向海外高端人才的聘用、薪酬、考核体系,提供与国际化接轨的软硬件环境,促进原始性知识创新和高端产业落地。

校党委书记王德明介绍,近年来,南工大尤其注重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构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体系,同时鼓励人才多向流动,实现人才优化配置,让优秀人才支配资源,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和创新创业乐土。

学校积极打造的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优势资源整合和集聚,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人才创新创业。其中,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陶瓷膜生产基地建成陶瓷微滤膜产品、陶瓷超滤膜产品生产线以及陶瓷纳滤膜产品的研发线,生产出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等3种材料十几种规格的陶瓷膜产品,生产规模居全国之首,在化工、医药等行业推广应用于上千个工程,涉及全国30个省份,占中国市场的60%以上。公司产品还出口到德国、美国、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