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淮阴师院关爱留守儿童:书送希望 共享蓝天

作者:贾夏 徐梦娇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淮阴师院辅导员老师与留守儿童们交流

邵哲 摄

本网讯 (通讯员 贾夏 徐梦娇)近日,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同学们开展了“小小习惯绳 编织中国梦”的自制手绳义卖活动,并募得了500元的善款。如何让这笔钱发挥最大的效用呢?淮阴师院的师生们经过调查得知,远在百公里以外的江苏省涟水县现有5.4万的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所在的学校教学资源匮乏,尤其缺乏课外读物。于是,教科院师生决定,书送希望,让留守儿童也能拥有五彩斑斓的童年。

当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此次书籍的用途时,他们表示愿意半折出售全新的少儿图书:“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读上书,你们买多少,我们送多少!”500元手绳义卖善款加上热心人士捐的200元,总共700元的善款买到了1400元、近100本的全新儿童读物。

在涟水县妇联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辗转路途,淮阴师院的师生代表来到了涟水县岔庙路口小学。这是一所留守儿童聚集的村属小学,涟水县妇联的同志介绍道:“村里条件稍好的家庭都会尽量把孩子送到县小学和镇小学去读书,留在村小的基本上已经是非常贫困的了。”年久的教学楼,狭小的教室,破旧的课桌,斑驳的黑板,都触动着志愿者:“跟这里的孩子相比,我们的童年真是太幸福了!我们真的应该为他们做些才对!”一位来自苏南的大学生志愿者这样说道。

此时已经接近放学时间,但孩子们却整齐地端坐在教室里,清澈的眼神里满是期待。在志愿者们亲手给孩子带上七彩的编织手绳,并将一本本崭新的书籍递到他们手上时,一声声甜甜的“谢谢”和大大的笑容暖到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里。

艰苦的环境、不完整的家庭、资源的匮乏,也许都是留守儿童筑梦、逐梦的阻碍。但是书籍却为他们的生活送去了希望,创造了无限可能。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关注他们,为他们献上一份爱心。那么,他们的未来,必将被刻画得更加精彩。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