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扬大“村官助理”给农民制定“职业坐标”

作者:高晓琪 崔欣桐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村官助理”给农民制定“职业坐标”

扬州大学691个团队三下乡,为新农村打造新型“职业农民”

本网讯 (通讯员 高晓琪 崔欣桐)“有了这群‘村官助理’的技术指导,暴雨造成的养殖损失可以降到最小,养殖也要职业化啊,今后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扬州市施桥镇横东村的水产养殖大户王建华拉着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村官助理”房正路的手乐呵呵地说道。

前一段时间,江苏地区连日暴雨使得当地水质恶化,鱼虾难以适应,如不及时处理,大半年的努力就得泡汤了。就在老王一愁莫解的时候,村里住进了一群“村官助理”,他们主动来到老王的鱼塘,了解情况,取样分析,根据当地水质的特点,制定了一套水质改善方案。在死亡高峰再发生前,遏制住损失。

“他们教我最新的养殖技术,比如控制池水PH值,提高水体溶氧量……”提起最近所学,老王如数家珍,在接受职业化培训之后,他对未来的养殖之路充满信心。

在扬州,像老王这样得到职业化帮助和培训的农民不在少数。今年暑假,扬州大学三万余名师生组成了681个团队三下乡。这群志愿者中既有博士教授、也有普通学生,大家都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叫“村官助理”,他们深入田间沟头,利用专业所学,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传授技术知识,培养了一个又一个职业农民。

5名博士生党员与宝应县畜禽养殖户结成了技术互助,里下河地区有了首个可移动的水稻土壤检测台,大学生帮助汤汪乡农民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村官助理”们送技术、寻销路,一条条新颖而又实用的点子脱颖而出,不仅让农民们得到了眼前的实惠,更着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职业农民”的综合素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该校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左红梅说,村里最需要提高农民的职业教育,农民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农村产业才能发展得起来。为此,扬大今年三下乡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农民制定“职业坐标”。 教授他们用科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能力,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 “职业农民”。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