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扬大农学院青年教师用流行元素装点课堂教学

作者:贺静澜 王颖宣 发布时间:2015-09-1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贺静澜 王颖宣)“如果你们拿出平时刷微博和朋友圈的时间,去多看一道高数题,到期末时,考试的分数一定会给你们点个赞。”这是扬州大学农学院13级学生的第一节高数课,独特的开场白让他们会心地笑了。讲台上的老师很年轻,他今年只有28岁。他叫张文斌,今年是他在农院教学的第一年。他以诙谐幽默的教学风格,激活了原本枯燥无味的高数课堂。他的学生们都说:“小张老师上的课,我们都爱听。”

“刁难人”的作业

“今天高数作业要做哪几题啊?”

“不知道呢,我们来算一算吧。”

对于农学院的13级学生来说,每天的高数作业都是一种挑战。倒不是说题目有多难,只是老师的出题方式实在是有些“刁难人”:下课前,老师会在黑板上出一道题,这道题需要用本节课所讲的知识点来解,而解出的答案就是作业的题号。如此另类的出题方式让不少同学大呼:“上了大学,才发现留作业也可以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

“其实这些题目都不难,我们也觉得这种方式挺有趣的,大家都愿意自己做一做。”农区2班同学夏晴说。自从这种“刁难人”的作业出现以后,同学们上课听得认真多了。“因为不好好听的话连作业是什么都不知道啊。”夏晴笑道,“我觉得我们的老师真厉害,一招就把大家制得服服帖帖。”

数学也浪漫

“爱就像(1+1/x)=e (x趋向于∞),两个人如X般相隔甚远,却又如1/X般始终存在。所以,我们的爱‘e’直都在。”

“我幻想着,死生契阔,我可以与子成说。多年之后,我们正交变换划二次型为标准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我们的交集与并集是同一个集合,彼此都是对方的子集。”

课堂上,张文斌老师时常“语出惊人”,不时分享一些与高数相关的“潮语”,引得掌声阵阵。“张老师口中的高数真浪漫,枯燥的公式都变得生动起来了。”农区3班的范亚红说,每节高数课下课,大家的人人和微信都会被“张老师语录”刷屏。

此外,张文斌还会在课堂上讲最近走红的游戏、电视剧,当然最后都能与高数挂钩。这些“小插曲”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集中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也迅速拉近了师生距离。他教学严谨却不失风趣,让老师与学生像朋友一般,携手探索高数的奥秘。

“高数,好玩”

高等数学,是由微积分学,较深入的代数学、几何学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内容所形成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级数、常微分方程。作为一门各大高校的必修课,高数因其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成为了不少学生的心腹大患。学生嫌高数枯燥乏味晦涩难懂,老师嫌同学上课不听考试不过,如此一来形成了恶性循环。然而,年轻的张文斌老师偏要这样告诉他的学生:高数,好玩。

“要让学生喜欢上高数,先得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张老师说道。因此,就有了以题目代题目的出题方式,让同学们真正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逐渐摆脱畏难情绪。

然后,就是要让高数“潮”起来,走进生活。“我比学生大不了多少,他们爱刷微博、人人,我也爱;他们玩的游戏,看的电影,也都是我喜欢的。所以我很了解他们的喜好。”张老师笑道。所以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他会有意识地加入这些流行元素。加深印象的同时,又瓦解了有些同学对高数的抵触心理。

如今,这位年轻的高数老师已经“收获”了不少粉丝。他的年轻并没有影响他的教学质量,而他的热情与创新却证明了他的实力,证据便是优异的考试成绩,以及学生们的喜爱与肯定。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