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扬大:文盲母亲16字短信 儿子流泪写千字感恩书

作者:印 莹 发布时间:2015-09-1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身边感动成大学鲜活教材

扬州大学:文盲母亲16字短信,儿子流泪写千字感恩书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印莹)“儿子,在干什么?天去冷了(方言,意为天转冷了),要多加点衣服。”近日,一条仅有16字的短信,让扬州大学大一学生朱猛飞反复读了好几遍,读着读着,眼泪就流下来了,这是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水平的母亲给他发的第一条短信。

朱猛飞说,外公家子女多,作为家中年龄最大的女儿,才念到小学五年级的母亲不得不辍学照顾弟妹,扛起家庭担子,等生活条件逐渐好转,母亲却被时代潮流甩出,就连简单的打电话都学了好久,更别提发短信了。

“握着老式按键手机,一个笔画一个笔画地找出来,不知道这16个字的短信花了她多长时间。”朱猛飞动情地说,估计母亲突然想我,打电话又怕我在上课,就只能学着发短信。

深受感动,朱猛飞写下千字“感恩书”,回忆母亲一路来照顾自己的点点滴滴,打动了很多师生,被大家称做字字珠玑。

“路上注意安全,到学校先给我打个电话…”感恩书中,朱猛飞回忆起母亲送自己踏上求学之路的情景。

“初中时我曾阑尾炎开刀,因治疗不及时导致昏迷不醒,坐在病床前的母亲落泪不止。”……

2月25日,《扬州大学报》登载了小朱的感恩书。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郑力读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个电话回家,“四年来,母亲打电话都是让我照顾好自己,但我每次都是随口答应,从来没有关心过父母的身体状况。”

“近些年来,媒体不时报道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新闻,如有的大学生嫌父母是农民,父母来校时,在同学面前竟然推说不认识。”感恩书中朱猛飞对母亲的愧疚和感恩也让大家陷入深深的思考,该校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爱凤表示,“社会需要的是热血青年,而不是冷血动物。一条短信而引发的故事,其实是一个鲜活的感恩教材,值得所有大学生去学习,也值得所有的父母深思。”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