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常熟理工:深入调研,关注“摊二代”生存状态(图)

作者:李香香 发布时间:2015-09-1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香香)近几年来,“官二代”“富二代”等新鲜词汇悄然出现在大众视野,而同样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摊二代”却很少被人们提及。所谓“摊二代”,是指依靠在城市摆摊维持生计的摊贩的子女。这些摊贩长期生活在城市里却很少体验城市的繁华,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地为所在的城市提供劳动力,促进市场经济的运转,当然,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就是在不停地赚钱,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和成长,而社会又经常忽略了这个群体,因此,“摊二代”与同龄人相比,经常表现出一种自卑、孤僻和叛逆的特征。7月3日,冒着瓢泼大雨,常熟理工学院学子前往常熟招商城深入调研“摊二代”的生存状况。

常熟虽是一个县级城市,但因衣服闻名吸引了众多商贩长期驻于此地,常熟招商城更是随处可见摊贩和“摊二代”。调研团按照事先安排的计划,采取以调查问卷与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向摊贩们展开调研。

采访中,一位卖衣服的大叔向调研团的队员讲述:“我把我家小孩留在了老家生活,要是跟着我来常熟,首先上学是个问题,现在没有熟人是很难把小孩教育问题安置好的。其次,我和妻子天天忙着摆摊,哪有空照顾孩子,留在老家毕竟还有爷爷奶奶照应着他,我们出来也放心点。”当调研团尝试与一个13岁的“摊二代”交谈时,孩子害羞地躲到了父母背后。之后,调研团从一些活泼的“摊二代”那儿得知,他们很少与城市的孩子玩耍,班上同学也大部分是外地人。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生意种类差异,摊贩们的收入情况不一,甚至有两极分化的趋势,但大部分摊贩对于自己子女的现存生活状况表示不满。

“摊二代”的身份加上外地户口,很难想像这群孩子该如何在城市这个舞台上尽情绽放。据调查,大部分摊贩的文化水平不高,难以辅导孩子作业和学习,又支付不起额外的补习费用,“摊二代”的学习水平难以赶上一般孩子水平。此外,由于长期跟随父母在城市生活,不仅难以得到城市的认同,又缺少了与农村的血脉联系,“摊二代”正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遇。这群年龄集中在7至16岁间的孩子,由于文化、制度的差异处于学校与社会的边缘,若不及时调整,其性格、情感和品德的发展也将受到影响。

调研结束了,但实践意义还未实现。最后,调研团又一次走近摊贩,鼓励他们在为子女提供物质保障时大胆表现精神上的关怀,让“摊二代”们感受亲情,温暖生活。调研团也将向相关部门反映调研结果,争取为“摊二代”带来更多福音,使他们与城市消除隔阂,健康成长。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