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为水利学子搭建“筑梦空间”

——河海大学创新实验室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侧记

作者:吴富伟 李婉婷 发布时间:2016-10-2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本报通讯员 吴富伟 李婉婷

  日前,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落下帷幕,河海大学17名学生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学子同台竞技,最终获得企业命题类全国二等奖2项。据了解,这17名学生来自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他们取得的喜人赛绩与该院建立的创新实验室平台密不可分。河海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许峰教授是该实验室的创办者。他告诉笔者,短短5年时间,创新实验室已从最初的单个学院单学科实验室,发展到如今每年600人次学生、70多名教师参与的跨学科创新实验室平台。

  点燃创新创业的激情火焰

  “大学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一支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教师队伍。”许峰说。经过5年的发展,创新实验室有了相对稳定的教师指导团队和专家评审团队,学生团队也不断壮大。

  2010年,河海大学创新实验室3名本科生创作的作品,获得“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2014年,该实验室9名学生组成的研发团队,凭借最新的“阅后即焚”软件技术拿下“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5年来,创新实验室组织学生参与竞赛和实训作品达234项,创新竞赛获奖716人次,其中国家级314人次、省级402人次,获奖数量和等级逐年上升。此外,该实验室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优秀结题22项,依托实践作品申请专利53项,依托创新申报教改课题2项,发表论文和著作12篇。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3项,创新学生中80%继续深造,15%进入大型知名IT企业。

  “‘英特尔杯’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邀请的都是全球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顶尖院校,我们学校在这一块起步较晚,面临的挑战比较大。在汇报的最后阶段,由于时间紧,许峰教授经常一边吃着饭一边听汇报,提修改意见。”创新实验室教师张雪洁至今仍感触良多。

  激活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

  “创新实验室的定位是提高学生能力,促进教学发展,辅助科学研究。”据许峰介绍,创新实验室突出实验教学的开放性、应用实践性和创新性,通过实施案例驱动、专题讲座、项目分析等教学方式,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化发展进行多途径培养。实验项目和课题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设计,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实现从验证实验到设计实验的跨越,进而进行创新实验。

  笔者了解到,创新实验室不仅制定了学生选拔和滚动机制,师生激励制度等也保证和促进了实验室的良好运行。“创新实验室的选拔采取滚动机制,学生在参与竞赛项目选拔前期被依次排序,实行淘汰制。”张雪洁介绍说,“对参与指导学生竞赛或实训作品的教师,学院给予一定的课时费。同样,对于在高级别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保研、评定奖学金等也有相应的加分制度。”

  据介绍,创新实验室目前已吸引了学校70%院系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服务范围还扩大到市内其他高校,包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及学生。

  厚植人才培养的文化土壤

  “我们一直都鼓励有参赛经验的高年级学生和新进创新实验室的大一、大二新生多交流。”张雪洁告诉笔者,实验室历来有“帮扶”传统,这为创新人才的成长营造了良好氛围。

  针对颇有难度的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创新实验室每周都安排高年级老队员对新生进行竞赛培训或开设专题讲座。“这项比赛要求学生团队在5个小时内使用一种编写程序解决7至13个问题,这对我们新生来说较有难度。”实验室大一学生郑涌说,“不仅是对代码、编程等内功的训练,高年级队员还会带着低年级学生进行诸如Web开发和设计等工程项目的实践,这对我们提升能力素质有很大帮助。”

  如今,河海大学不仅为创新实验室提供了部分竞赛和实训的专项资金,还通过校友资助、企业合作等方式,确保各项创新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此外,学院还有配套资金,在场地、设备、环境等软硬件方面提供支持,努力为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我们实验室一直在不断探索践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四元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水利学子们搭建‘筑梦空间’,以努力实现‘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群体、传承创新发展’的初衷。”许峰说,“创新实验室深入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途径新方式,让一系列创新行为得以传承和发扬,展示了新时代河海学子创新创业的成果和风采。”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