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南师大党委书记:高校要开《大学历史》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3-09 来源: 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党和国家领导人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火如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重道远。这也需要我们大学生、更多的年轻人认真学习历史,从历史长河中总结反思世界大国的崛起和衰落,特别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多次从辉煌到衰败、再到重新发展的经验教训,年轻人历史素养高,国家有希望。

  世界大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科技与经济的竞争,人才和人的素质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内容,而历史素养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将历史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历史观教育,有利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侵蚀,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认知,强化民族认同感,增强世界眼光,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人文关怀精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相反,缺少科学的历史教育,难以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在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道德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不利于大学生深入理解人类历史进程,不利于系统地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全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

  目前,我国的历史教学在各个学段面临窘境。在初中阶段,学生忙于中考,历史课由于分值比重的原因,在各校普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高中阶段,历史被看做是小科目,分科后理科类学生不再学习历史,文科类学生的课时也有压缩。同时,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穷于应付众多科目,对于历史的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无暇进行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的熏陶。大学阶段,尽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必修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帮助当代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它仅局限于一段历史,不能满足学生对我国历史进程的全面深入了解。

  去年年末,一名大学生给校长写信称:“最近上映的电影《中国远征军》,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个‘史盲’。我高中埋头高考,大学读外文系,很少看课外书。在历史课堂上,我从未听说,为保卫中国唯一的对外联系通道——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与日寇浴血奋战,这么大的事,我竟然一无所知……认识过去有助于理解现在,我这个‘史盲’该多多补课了!”

  综上所述,在高校开设《大学历史》公共必修课非常必要。具体建议如下:将《大学历史》设置为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确保《大学历史》在高校公共课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次,强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大学历史》教材资源的建设工作,加强对《大学历史》公共课建设的投入,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