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学士+技师”培育卓越工匠

——江苏理工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侧记

作者:缪志聪 王一宁 发布时间:2017-11-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韩世玉是江苏理工学院的一名普通学生,因为一场实践活动,他遇到了常州白氏留青竹刻传人于常青,从此对这项被称为“常州三宝”之一的传统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今年,得益于学校组织的“千人百企”大学生进企业实习实践活动,和小韩一样有类似经历的学生多达数千人。为了让本科生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行业发展,近年来,江苏理工学院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深度融合,“学士+技师”成为该校人才培养的特色。

  调整专业

  培养适应新兴产业的人才

  今年9月,刚入学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意外发现,专业课程多了“新能源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网络技术”“报废汽车拆解与材料回收”等一系列新课程。

  “新能源汽车是当下的热门领域,人才缺口大,我们瞄准最新的产业动向,积极调整专业,希望能培养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该校副校长周全法介绍说。为培养一流的新兴产业人才,周全法和团队多方努力,为学生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带领师生围绕源头设计、过程污染控制、环境末端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不断地学习、交流和研究。目前,已初步在学校打造了“资源循环利用”优势学科。

  近5年来,江苏理工学院相关学科和专业在节能环保和绿色制造领域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100项(包括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等),横向项目2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10余项。其中,“电子废弃物全组分高值化绿色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并获推参评国家科技进步奖。

  “这些荣誉的获得,为我校培养具有新兴产业特征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周全法告诉记者。据统计,学校“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及其深加工”团队自主设计建设了资源循环利用国家级大型示范生产线20多条,校企共建了工程技术中心20个,培育了上市公司3家,其中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已实现年产值10亿元的建设目标。

  搭建平台

  为科研转化提供舞台

  近日,在江苏理工学院一间不大的会议室内,5家创投企业负责人正在全神贯注地听取学校双聘院士钱逸泰教授关于“钠水电池部分取代铅酸电池产业化研究”“粉煤灰和塑料复合板材及其家具产业”两个项目的路演报告,多位创投企业负责人现场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

  作为一所老牌应用型高校,江苏理工学院在“科研转化”方面有着坚定的信念。学校积极鼓励不同专业教师在不同行业开展应用型研究,深化校企合作,打通科研转化路径。“科研的转化,会给我们带来一大批应用型的教师,也会不断拓展人才培养实训实习空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长曹雨平说。

  借助于科研转化的强大力度,江苏理工学院与科研院所、行业机构和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地市级以上)签订了200多个合作协议,建立了100多个各类产学研基地,构建了与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的专业体系和科研转化体系。

  这些平台的建立,也让学校有足够的师资实施“科研导师制”。在江苏理工学院,几乎所有的大型仪器和实验室都面向学生开放,全校学生科技创新氛围浓厚。不少学生在挑战杯全国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等全国顶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化学化工学院韦连梅团队还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是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上唯一获此殊荣的非985、211高校团队。

  校企合作

  依托需求确立人才规格

  2012年起,学校成为首批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学校,且承担项目数量居全省本科高校之最。在曹雨平看来,新工科的建设不能坐而论道,人才培养要与时代、社会发展相结合,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人才规格,将职业发展需求和专业实践创新能力有机结合。

  作为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理工学院与所在的常州市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紧密接轨。近几年,学校利用这一独特优势,相继与行业或企业共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再生金属学院、常州市电梯产业学院等多个行业学院,并依托行业学院设计了“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校内实训—校外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学校把学院“建到”企业,有效促进师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与学校共同成立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全国有40多家企业参与,仅在如东县化工产业园区,就有11家企业为学生提供100余个实习岗位。

  “我们现在的做法是以行业需求确定教学内容、方式,依托企业资源和条件培养人才。”曹雨平告诉记者,现在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大四实习基本都在合作企业开展,往往每年学生还没毕业就被早早抢订一空,如计算机科学技术类专业与印度NIIT教育集团、东软集团等公司合作,采取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共建校企合作人才定制班,大受企业欢迎,学校人才培养取得有益成效。

本报记者 缪志聪 通讯员 王一宁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