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扬州大学:彰显抗疫保安全的青春力量

作者:吴锡平 张运 发布时间:2021-09-01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深处疫情中心的扬州大学有7000余名师生留在学校。疫情虽然让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但他们却成为最美逆行者,发挥专业特长——

彰显抗疫保安全的青春力量

  ■本报通讯员 吴锡平 张运

  “张开嘴,说一声,啊——”对于已经工作了5个小时的扬州大学医学院志愿者苏欣纯来说,每天数千人次的核酸检测,让她从一名“00后”孩子转变为医护“老兵”。疫情中,扬大师生们和苏欣纯一道,用青春和汗水构筑出一道抗疫保安全的“青春长城”。

  星夜集结:逆行而上力扛“医者”担当

  7月下旬,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骤然紧张。为了尽快控制疫情,南京迅速启动了全员核酸检测。7月24日,凌晨4点多,为支援南京核酸检测,扬州大学积极响应号召,组织了600余名师生志愿者奔赴南京支援核酸采样。

  就在志愿者们安全返回扬州,本以为可以休息的时候,扬州的疫情形势急转直下。8月5日晚11点多,不少已在睡梦中的师生,突然接到紧急通知,扬州全城招募医学相关背景志愿者开展核酸检测。

  师生们第一时间再次行动起来,到了凌晨4点多,已经集结了800余名师生志愿者,他们迎着黎明出征,分批奔赴扬州各个街道、社区、居民点等支援扬州市全员核酸检测。

  “当我看到学校的通知后,第一反应就是‘我要报名’!”护理学院00后大学生刁海清回忆说,“维护这个城市的安全,我有一份责任,城市安全了,学校才能安全,我们才能安全。”当天,班级的聊天群里突然跳出一则消息——招募前往疫情防控一线做核酸采样的志愿者。短短5分钟内,几乎所有学生都申请报名。“氛围高涨,现在想来,都热血沸腾!”

  烈日炎炎,热浪滚滚!8月中旬,扬州市区最高温度达到了35度,防护服内更是达到50多度。很多学生裹在厚厚的防护服里,衣服被汗水浸透,但即便有些人工作了接近10个小时,也没有一个人选择退出。他们中大部分都是“95后”,不少人还是“00后”。

  “为了节省时间,大家都争取少喝水、少上厕所,口罩勒得耳朵疼,呼吸产生的气雾不断弄花护目镜……”谈到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场景,医学院指导教师许金鑫至今心疼不已,不少学生的双手,因长期泡在汗水里脱水蜕皮,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坚持战斗到最后。

  从7月底援助南京核酸检测至今,已经过去一个月,扬州大学累计派出1000余名医学专业师生。先后在南京、扬州等地完成核酸检测200余万份。

  漫天星辰:构筑防疫“铜墙铁壁”

  “我是曹轩媛,现在非遗广场志愿服务。”“陈颖姝收到,已在社区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我是樊颖,已在三里桥社区报名。”……扬州大学后勤保障处30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自发集结,组建“扬大幼教冲锋队”,兵分六路奔赴防疫一线,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响应全民防疫的“号令”。

  除了在核酸检测现场,扬州大学的志愿者们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上。从校内到校外,一名名志愿者,如同一面面旗帜,屹立不倒、迎风飞扬;一支支团队,就是一个个“突击队”,保护城市安全的“铜墙铁壁”。

  乐强是扬州大学化工学院的研究生,因为右腿先天性发育不良,他一直戴着假肢学习生活。疫情发生后,乐强主动申请,协助教师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注意一米线,1801班,我报一个进去一个,直接去里面排队吧……”每一轮核酸采样现场都能看到乐强一瘸一跛的身影。

  在抗疫一线,像乐强一样的扬大志愿者还有很多。在扬州市崇文苑小区,由于风险管控,社区管理工作人员紧缺,基层服务人手严重紧缺,该校师生第一时间自发组成“冲锋队”,接管了整个小区的核酸检测组织及物业管理服务工作。

  面对肆虐的疫情,扬州大学党委在疫情最吃紧、最关键的时刻,向全体党员和党组织发出号召,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在保护安全的前提下,就地转化为志愿者,协助所在地区抗击疫情。截至目前,累计有1万余名志愿者奋战在此次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扬州大学党委书记姚冠新评价说,“学校在防疫工作中坚持‘两在两同’建新功,以担当诠释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努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扬大力量。”

  星光闪闪:青春活跃在心理防疫战线

  “你好,这里是扬州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对抗疫情焦虑,掌握三个稳定小妙招”“居家运动小课堂,助你适应宅生活”……这是扬州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对外推送的防疫心理健康专刊的部分内容。疫情发生以来,长期的居家隔离造成的心理压力陡增。帮助居家隔离的家长、学生纾解心理压力成为这期间城市治理的重要防线。

  “我们以4个小时为1个班次,每个班次安排1至2名志愿者,全天候提供心理援助,用专业知识和奉献担当守护健康扬州。”中心主任侯燕说,志愿者上岗前,还接受了包括热线咨询的伦理规范、热线中的支持性技术、热线中的危机评估工作等内容的专业培训,热线开通以来已累计接听50余次,多次化解危机案例。

  疫情发生以来,除了在防控一线挥洒汗水外,更多的是志愿者在知识宣讲、心理诊疗等疫情防控“后防线”上,贡献着青春力量。此外,不少师生更是发挥专业特长,助力解决疫情期间的痛点问题。

  从服务生活,到服务健康,扬州大学的师生们活跃在各条战线。青年志愿者们,一次次的爱心接力,让爱与被爱水乳交融,也汇聚成了战疫抗疫的磅礴力量。在疫霾的笼罩下,如同闪闪星光,温暖着城市,凝结着希望。

责任编辑:陈路

扬州大学:彰显抗疫保安全的青春力量
发布时间:2021-09-01   
来       源:江苏教育报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深处疫情中心的扬州大学有7000余名师生留在学校。疫情虽然让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但他们却成为最美逆行者,发挥专业特长——

彰显抗疫保安全的青春力量

  ■本报通讯员 吴锡平 张运

  “张开嘴,说一声,啊——”对于已经工作了5个小时的扬州大学医学院志愿者苏欣纯来说,每天数千人次的核酸检测,让她从一名“00后”孩子转变为医护“老兵”。疫情中,扬大师生们和苏欣纯一道,用青春和汗水构筑出一道抗疫保安全的“青春长城”。

  星夜集结:逆行而上力扛“医者”担当

  7月下旬,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骤然紧张。为了尽快控制疫情,南京迅速启动了全员核酸检测。7月24日,凌晨4点多,为支援南京核酸检测,扬州大学积极响应号召,组织了600余名师生志愿者奔赴南京支援核酸采样。

  就在志愿者们安全返回扬州,本以为可以休息的时候,扬州的疫情形势急转直下。8月5日晚11点多,不少已在睡梦中的师生,突然接到紧急通知,扬州全城招募医学相关背景志愿者开展核酸检测。

  师生们第一时间再次行动起来,到了凌晨4点多,已经集结了800余名师生志愿者,他们迎着黎明出征,分批奔赴扬州各个街道、社区、居民点等支援扬州市全员核酸检测。

  “当我看到学校的通知后,第一反应就是‘我要报名’!”护理学院00后大学生刁海清回忆说,“维护这个城市的安全,我有一份责任,城市安全了,学校才能安全,我们才能安全。”当天,班级的聊天群里突然跳出一则消息——招募前往疫情防控一线做核酸采样的志愿者。短短5分钟内,几乎所有学生都申请报名。“氛围高涨,现在想来,都热血沸腾!”

  烈日炎炎,热浪滚滚!8月中旬,扬州市区最高温度达到了35度,防护服内更是达到50多度。很多学生裹在厚厚的防护服里,衣服被汗水浸透,但即便有些人工作了接近10个小时,也没有一个人选择退出。他们中大部分都是“95后”,不少人还是“00后”。

  “为了节省时间,大家都争取少喝水、少上厕所,口罩勒得耳朵疼,呼吸产生的气雾不断弄花护目镜……”谈到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场景,医学院指导教师许金鑫至今心疼不已,不少学生的双手,因长期泡在汗水里脱水蜕皮,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坚持战斗到最后。

  从7月底援助南京核酸检测至今,已经过去一个月,扬州大学累计派出1000余名医学专业师生。先后在南京、扬州等地完成核酸检测200余万份。

  漫天星辰:构筑防疫“铜墙铁壁”

  “我是曹轩媛,现在非遗广场志愿服务。”“陈颖姝收到,已在社区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我是樊颖,已在三里桥社区报名。”……扬州大学后勤保障处30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自发集结,组建“扬大幼教冲锋队”,兵分六路奔赴防疫一线,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响应全民防疫的“号令”。

  除了在核酸检测现场,扬州大学的志愿者们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上。从校内到校外,一名名志愿者,如同一面面旗帜,屹立不倒、迎风飞扬;一支支团队,就是一个个“突击队”,保护城市安全的“铜墙铁壁”。

  乐强是扬州大学化工学院的研究生,因为右腿先天性发育不良,他一直戴着假肢学习生活。疫情发生后,乐强主动申请,协助教师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注意一米线,1801班,我报一个进去一个,直接去里面排队吧……”每一轮核酸采样现场都能看到乐强一瘸一跛的身影。

  在抗疫一线,像乐强一样的扬大志愿者还有很多。在扬州市崇文苑小区,由于风险管控,社区管理工作人员紧缺,基层服务人手严重紧缺,该校师生第一时间自发组成“冲锋队”,接管了整个小区的核酸检测组织及物业管理服务工作。

  面对肆虐的疫情,扬州大学党委在疫情最吃紧、最关键的时刻,向全体党员和党组织发出号召,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在保护安全的前提下,就地转化为志愿者,协助所在地区抗击疫情。截至目前,累计有1万余名志愿者奋战在此次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扬州大学党委书记姚冠新评价说,“学校在防疫工作中坚持‘两在两同’建新功,以担当诠释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努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扬大力量。”

  星光闪闪:青春活跃在心理防疫战线

  “你好,这里是扬州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对抗疫情焦虑,掌握三个稳定小妙招”“居家运动小课堂,助你适应宅生活”……这是扬州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对外推送的防疫心理健康专刊的部分内容。疫情发生以来,长期的居家隔离造成的心理压力陡增。帮助居家隔离的家长、学生纾解心理压力成为这期间城市治理的重要防线。

  “我们以4个小时为1个班次,每个班次安排1至2名志愿者,全天候提供心理援助,用专业知识和奉献担当守护健康扬州。”中心主任侯燕说,志愿者上岗前,还接受了包括热线咨询的伦理规范、热线中的支持性技术、热线中的危机评估工作等内容的专业培训,热线开通以来已累计接听50余次,多次化解危机案例。

  疫情发生以来,除了在防控一线挥洒汗水外,更多的是志愿者在知识宣讲、心理诊疗等疫情防控“后防线”上,贡献着青春力量。此外,不少师生更是发挥专业特长,助力解决疫情期间的痛点问题。

  从服务生活,到服务健康,扬州大学的师生们活跃在各条战线。青年志愿者们,一次次的爱心接力,让爱与被爱水乳交融,也汇聚成了战疫抗疫的磅礴力量。在疫霾的笼罩下,如同闪闪星光,温暖着城市,凝结着希望。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