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关注 > 正文

没有圣诞,只有节(图)

作者:李经纬 综合整理 发布时间:2015-01-2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编者按: 12月25日又是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和往年一样,该不该过圣诞节,怎么过圣诞再次成为舆论焦点。12月24日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的做法,不仅引起了校内学生的争议,也在网上引起了激烈争论……请看本期关注《没有圣诞,只有节》。

【圣诞由来你知道吗?】

圣诞节的由来及历史起源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在每年12月25日。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则在每年的1月7日。

圣诞节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亚洲的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圣经实际上并无记载耶稣诞生日期,圣诞节是后人公定的。》》详细

(来源:车讯网)

圣诞节是不是我们的节日

这两天是西方的平安夜和圣诞节,我所在的班级特意买了苹果,在平安夜的时候发给大家。不否认这种做法是体现组织对大家的关爱,但圣诞节和平安夜毕竟是国外的节日呀!我很早就在想,咱们中国能不能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安夜”?过着外国的节日来祝自己身边的人平安,显得很尴尬,也助推了很多年轻人崇洋媚外的心理。

王岳勇

冬至那天早晨,我特意去了一趟超市,打算买一只老母鸡和一些水饺,筹划晚上合家团圆过冬节。刚进超市,我就看到门口货架上摆满了圣诞树和巧克力;采买结束去收银台付账,又发现收银员的头上都戴着圣诞老人的帽子。也许,这天像我一样在超市买鸡和水饺的顾客也挺多,但感觉商家似乎更注重营造圣诞气氛,完全冷落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我们的祖先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福气,自古就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至这天不仅要祭祖祭奠故人,亲朋之间也有以美食相赠的民俗;“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诸如此类的民谣,如今的孩子们可能多不知晓,但老人们大都耳熟能详。》》详细

(来源:大江晚报)

市民忙着过“洋节” 多数市民不知圣诞节由来

12月24日是平安夜。虽然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这个日子已经被各种商业活动搞的红红火火,商场、餐厅、KTV、影院人头攒动。虽然有很多市民说不清圣诞节的来历,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过节的心情。

商家抓住商机赚钱

和往年一样,进入12月份,各式各样的圣诞树、圣诞老人就出现在商场内,各种打折信息也会接踵而至。今年平安夜,为了能让沈阳市民玩得愉快买得痛快,有人在微信圈里撰写《沈阳平安夜活动大汇总》供市民参考。

晚上18时,正是吃饭的时间,记者走访了沈阳市内几家比较受年轻人喜欢的餐厅,几乎每家餐厅都是人满的状态,晚到的食客需要等上十几甚至三十多分钟才能有位置就餐。市民蒋先生告诉记者,为了能在平安夜订到位置,他提前几天就预定了。“大概3天前吧,我打的订位电话,当时服务员很痛快地就帮我订了。今天下班之前,我打电话确认的时候,可能由于过节人多,服务员说话有点含糊。我告诉他肯定会准时到,这才把位置留住。”

市民施女士也是众多在外就餐的市民之一,和别人不同的是,她和老同学们选在平安夜办聚会宴会。她表示,选择平安夜聚会就是为了借洋节日这个气氛热闹一番。为了订到位置,施女士提前了半个月就开始忙乎此事。“要是在平时,我提前一天打电话就行。但是我担心平安夜饭店太火,所以我就提前半个月订,刚才服务员告诉我说,要是晚几天,或许还真订不到我要的包房了。”施女士说。

晚饭之后,购物、K歌、看电影等娱乐活动迎来了高峰。记者在太原街看到,这里的客流量比平时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某企业举办的冬季比基尼走秀活动更是吸引了大量市民围观。沈阳另一条商业街——中街也是人潮涌动,有网友笑称,圣诞大片《攻陷中街》已经上映!》》详细

(来源:东北新闻网)

多数人不知圣诞节来历 问题来了:你为嘛过这个节

近年来,圣诞节在中国有声有色,离12月25日还有半个多月,网络上关于“圣诞节”的讨论热火朝天,商场门口也早已摆放好了高大的圣诞树,男男女女们早已把平安夜的娱乐活动定了下来。昨日平安夜真的来了,地铁延时,公交加开,武警荷枪执勤……各方都严阵以待迎接昨晚如海水般汹涌而出的人群。

为何圣诞节在中国如此混得开?平安夜兴高采烈的亲们,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吗?昨日,记者分别对10个35至50岁的中年人和10个18至30岁的青年进行了调查,发现10个中年人完全不过圣诞节,也不知道圣诞节来历。与之相反,7个青年表示会出去过节,8个青年不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只知道要送苹果保平安!其实过圣诞节就是凑个热闹,大家在一起吃个饭,看个电影,逛逛街。”

青年:凑个热闹吃个饭

昨日,记者随机对10个18至30岁的青年做了调查,其中7个人表示会在晚上跟朋友出去过平安夜,3个人表示不会。10个人中,只有两个人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

“马上要考试了,还是呆在宿舍复习比较好。”师范大学一名同学说,另外两个表示不会过节的人则称:“外面肯定很挤,不去受那个罪。”7个表示会过“圣诞节”的青年,安排的“节目”基本一样—吃饭、逛街、看电影。而问到过圣诞节的原因,大家不约而同地表示:“都出来玩,凑个热闹呗。”

今年26岁在银行做白领的蒋女士说:“外面装饰得那么漂亮,商店也都在打折,出去逛逛跟朋友吃个饭也不错。”今年28岁,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男青年则表示:“其他女孩的男朋友在这一天都会为女朋友准备惊喜,我要是不准备,就惨了。”》》详细

(来源:网易新闻)

【教育局、学校纷纷抵制圣诞】

多地高校抵制过圣诞:穿汉服呼吁回归传统节日

大学生穿汉服抵制圣诞节

大学生穿汉服抵制圣诞节

圣诞节来临,记者梳理发现,不少高校都集体抵制过圣诞节。

12月24日,湖南一高校学生身着汉服来到长沙太平街的圣诞活动现场,手举“抵制圣诞节”等标语,呼吁市民回归中国传统节日,理性过节。

还有网友爆料称,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在平安夜,组织学生观看孔子等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并称谁过圣诞就给谁处分。

另有媒体报道,网曝温州市教育局发文要求“不在校园里举行任何与圣诞主题有关的活动和庆典”。记者联系温州多所中小学,校方负责人均称,今年接到教育部门通知,有关圣诞节活动一律停办。教育局称此举是“希望学校能重视传统节日。”

对于多所高校抵制圣诞节,你怎么看?

(来源:新浪网)

温州教育局发文禁止校园内庆祝圣诞节

随着圣诞节来临,温州的商场、街上,甚至是微博、微信圈里都充斥着节日的欢乐气氛。这几天,温州的校长们均收到了一条来自温州市教育局通知,通知要求“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

有网友还在其微博上晒出了这样一条微信,“通知:请各县(市、区)教育局通知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不在校园里举行任何与圣诞主题有关的活动和庆祝,并负责督查、落实到位;市直属中小学由市教育局直管处负责通知落实。”文字后紧跟着教育局的电话和联系人。

微博在网上引来无数网友转发评论:“这是真的吗?圣诞节要被赶出学校了”、“一味追求洋节日,也是该给孩子们刹车了”、“支持!在校园里,就不应该过洋节日,应该多些中国传统节目”……并且,点赞的网友不少。

昨天,记者致电多所中、小学校长,校长们表示微博的内容属实。一位陈姓校长说:“我们几天前的确收到了这条短信,这还是教育局第一次为圣诞节特意发通知。”市区一所重点中学的英语周老师说,近年来我市的一些学校也有庆祝圣诞的活动,不过很多时候圣诞节还和学校的“英语节”捆绑在一起,比较“隆重”,有时还要提早准备。

那么,为何发出校园内不举办圣诞有关活动的通知?昨天,市教育局基教处相关工作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以往我们就已经在对圣诞节这类的洋节日进行引导,今年是第一次发出更明确的通知”。

该负责人直言,发送这个通知的最根本目的还是希望学校能对传统节日引起重视,而非如现在这般只是一味推崇西方节日,“我们也不是一味打压,而是希望学校能进行平衡,西方节日我们可以了解,但不宜太热衷。另外,我们中华民族自己就有很好的传统节日,像是刚过去的冬至,不少学校举行动手制作汤圆的活动,告诉孩子这有成长寓意,这些节日首先具备千年传统,其次通过引导还能使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孩子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来源:温州网)

西北大学规定学生平安夜看宣传片:谁过圣诞节处分谁

“别的学校学生都出去过平安夜,我们为啥要待在学校看宣传片?”昨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有学生发微博称,学校在平安夜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并且在校园内挂出了“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坚决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宣传标语。该校认证微博称“应发扬祖国传统节日”。但有的学生认为,是否过西方节日,学生应有自主选择权。

网友: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 谁过圣诞就处分谁

昨日下午6时左右,有网友在微博发布消息称,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在校园内挂出标语,内容包括“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争做华夏优秀儿女,反对媚俗西方洋节”、“抵御西方文化扩张”等,其中有宣传标语落款为共青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委员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学生会。

有网友透露,学校在平安夜,将全体学生组织到教室,集体观看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片。“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谁过圣诞就处分谁。”

昨晚10时左右,华商报记者来到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门前。一名保安介绍,学校平时实行封闭式管理,周一至周四限制学生出入,只有凭请假条才能进出校门。周五早晨10时至周日,学生才可以外出。“今天晚上7点钟开始就封校了,有请假条也不行。”这名保安说,“就是为了不让学生出去过圣诞节么。”》》详细

(来源:新浪网)

学校让学生在圣诞节狂欢一把,天塌不下来

24日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有学生发微博称,学校在平安夜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谁过圣诞就处分谁,并且在校园内挂出了“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坚决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宣传标语。该校认证微博称“应发扬祖国传统节日”。(12月25日华商报)

无独有偶,禁止学生过圣诞节的,除了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浙江温州市教育局也发文要求各学校“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其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希望学校能对传统节日引起重视,而非现在这般只是一味推崇西方节日。

每年的圣诞节都会引起两方的争论。一方说:圣诞节能带来很多快乐和新奇的东西,同时还能促进消费,应该过;另一方说:不能一味地崇洋媚外,淡漠自己的传统节日,圣诞节不该过。其实,作为洋节日的圣诞节并非洪水猛兽,它不是蚕食中国传统节日的元凶,没必要紧张兮兮的加以提防甚至封杀。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涌入,传统文化有弱化的趋势。但必须看到,现在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碰撞中可以交融和相伴,故而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况且,传统文化也只有在开放交流中才能焕发生命力,才能得到延续和发展。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机构,负有正确引导学生之责,但在对待“是否让学生过圣诞节”这个问题上,不能一味实行大棒政策,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在平安夜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谁过圣诞就处分谁,这一做法显然有些过分。要知道,强迫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学生自然会产生对立情绪,反而会对中华传统文化心生抵触,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是否过洋节日,学生应有自主选择权。学校让学生在圣诞节狂欢一把,天塌不下来。学校只要管理有序,谁能断然否定圣诞节就不能“洋为中用”呢?

(来源:大河网)

学校禁过圣诞有何不可

昨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分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这不仅引起了学生的争议,也在网上引起激烈争论……别的学校学生都出去过平安夜,我们为啥要待在学校看宣传片?”但有的学生认为,是否过西方节日,学生应有自主选择权。(华商报12月25日)

过不过圣诞,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绝大部分国人并不知道圣诞的来历和内涵,更多是图个热闹,贪个好玩,所以,所谓过圣诞节的绝大部分只是贪玩的孩子,他们就是找一个玩的借口、理由,特别是恋爱中或者企图恋爱的男女,前者又多了一个浪漫的节日,两人可以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后者又多了一个男生向心中女神表达爱恋的机会。

激烈反对的声音多来自恋爱中的男女,学校的禁令让他们失去了一个你侬我侬,浪漫的机会,仅此而已。而网络的舆情却再次爆发,把学校禁过圣诞上升到文化自卑上,甚至侵犯学生权利的高度,一瞬间,这不再是个过不过圣诞的问题,而是尊不尊重学生,尊不尊重东西方文化上来了,其实问题远没有如此复杂,学校仅是从管理的角度,维护学校秩序的角度,保护学生安全的角度为出发点,远没有什么自信与自卑,尊重与不尊重,很多是大家想多了,过于敏感了,反而显然有些自卑了。

过不过圣诞,怎么过其实都是私人的问题,这是个人的权利,但问题是你是学生,这里是学校,你就应该遵守学校的规定,学校通过组织集体观看传统文化影片也未尝不可,从来没有规定圣诞节这天学校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那么学校安排集体观看传统文化影片,不准出校门都是正常的,学校毫无过错可言,何来被批判,更谈不上文化的高度。

圣诞节的氛围本就是商家炒作的结果,为大家寻找一个借口,带动刺激下消费,文化内涵于国人来说只是云里雾里罢了,过不过也就无足轻重了。

学校禁过圣诞有何不可,这只是学校管理的一个小插曲而已,没有有的人想得那么深远。最后,想问下,你过圣诞节了吗?

(中国江西网-大江时评)

教授回应“大学生穿汉服抵制圣诞节”:要理性对待

12月24日,湖南一高校学生身着汉服来到长沙太平街的圣诞活动现场,手举“抵制圣诞节”等标语,呼吁市民回归中国传统节日,理性过节。但此举也引来各方关注。

此次大学生活动的发起人万昌盛就表示,这个活动主要是来自湖南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参与的,活动的初衷是由于当前中国人把西方节日过得比中国节日还热闹,有点不太理性,因此,当时学生们想反其道而行,用中国的方式倡导理性过节观念,因此,想出了借穿汉服来抵制圣诞活动。

对此,湖南很多汉服社团表示了质疑。湖南潇湘汉服社团的管理成员贺伟就对此表示质疑,他表示,该活动是一个赤裸裸的商业炒作,学生穿的并非正规的汉服,而是影楼服,并且,这些学生一味的宣传传统文化,抨击西方等其他文化,可能会流于一种极端情绪,不利于和谐。

面对质疑,万昌盛表示,学生们的初衷很单纯,并非是各方质疑的商业宣传,他们只是想让节日过得纯粹些简单些,希望中国人不要在西方节日面前太丧失理智,而把中国节日过得冷冷清清,忘了传统。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书记刘再华教授表示,现在处在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处在同一个平台,处在化合阶段.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自然,世界的文化也会走入民族,一味地追逐西方文化,不可取,一味地固守本土文化,也不利于文化,该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抵制,活动的出现反映当前的一种心理,针对的是现在年轻人热衷过洋节。但有意识抵制并不需要,要理性对待。当前,我们还是需要把我们自己的节日过得更有文化些,如今,我们把我们的节日过得像假日,节日成了度假日,现在看来,我们需要更重视我们的节日及其背后的传统文化。

(来源:中国日报)

【变了味儿的圣诞,国人当警醒】

圣诞热情蔓延内地 折射变味“洋节”

12月25日的兰州街头弥漫着浓浓的“圣诞”节日气息,鳞次栉比的圣诞树和花卉展板挤满了大小街道。事实上,类似眼前“洋气”十足的“狂欢活动”早在24日午后就蔓延内地各大城市。然而,年轻人一味追捧“洋节”的背后,亦引来社会不少争议。

24日夜晚,兰州基督教山字石教堂门前车水马龙,来往的都是聚会过后赶来感受“圣诞”气氛的年轻人。兰州大学学生王昕同样怀着凑热闹的心态参与其中,不过面对“晦涩难懂”的西方唱诗却听得一头雾水,最终提前悻悻离去。

“以往只知道西方圣诞节类似于中国春节,如今在内地都成了年轻人聚会狂欢的理由。”对此经历略感失望的王昕说,现在过“洋节”的人多数都不了解这个节日的真正意义,圣诞节甚至成为了“血拼”购物、朋友聚会、示爱求婚等行为的“精致包装”。她称平安夜里就在兰州不长的街道上目睹了两场用“苹果”作为信物的公开求婚。》》详细

(来源:中国新闻网)

“平安果”身价大涨 是什么让节日变了味?

圣诞节的前一天,被称为平安夜,在西方,平安夜传统上是摆设圣诞树的日子,随着西方文化在国内不断传播,平安夜也逐渐成为许多国人心目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日子,但是,近些年来,国内的平安夜,多少有些变了味。

不知从何时起,平安夜送平安果成为国内非常流行的一种时尚,尤其是在校园内,平安夜这天不收上几个包装精美的苹果,很多人都觉得脸上无光。

“平安果”算得上是中国的原创,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利用谐音图吉利的做法,例如结婚时要在新房放一些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取的就是“早生贵子”的寓意,同样的,平安夜这一天送苹果,也是以“苹”寓意平平安安。

说法是好的,但随着这种行为日渐流行,商家也嗅到了商机,在平安夜这一天,原本一块两块就能买到的苹果,往往价钱会翻上数倍,若是再加上一些精美的包装,价钱翻上十几倍也很常见。

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苹果,是什么赋予了它远超实际价值的价格?归根结底,不过是买家的跟风和卖家的投机相结合所催生的产物。

不光是平安夜,近些年来,“西方节日,东方过法”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无论是什么节日,吃大餐、送礼物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至于那些节日本身的意义,倒很少有人去关注。

“洋节热”已经是一种无法避免的趋势,我们很难说这种趋势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但可以肯定的是,用攀比和浪费的态度过节,本身就让节日“变了味”。

过节图的就是一个气氛,无论是家人团聚的温馨,还是朋友重逢的热情,亦或恋人携手的浪漫,都可以借着节日的气氛得以实现,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理性过节,切不可跟风攀比,保留节日本身的味道,比什么都重要。

(来源:搜狐网)

圣诞成剩淡,冬至更冷清 洋节土节,都需要还原本色

12月24日是基督教国家的平安夜。尽管“Merry Christmas”的音乐仍飘荡街头,尽管城市道路仍遭遇拥堵,今年的圣诞味道却比往年淡了许多。

冬至“大如年”,节庆回归难

围着圣诞节大做文章的商家,比比皆是。而与圣诞相隔仅两天的中国传统节日“冬至”,则被冷落一边。记者随机调查了10个六年级小学生,人人都知道“圣诞节”,而知道“冬至节”的仅一人。就在12月22日冬至当天,商场的促销由头也还是圣诞而非冬至;卖场里张贴着圣诞老人宣传画,销售着圣诞商品,而与冬至相关的商品鲜见。

“在传统文化中,冬至是‘亚岁’,老话说‘冬至大如年’。”省民间工艺家协会主席、东南大学教授陶思炎告诉记者,冬至节庆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在汉朝,冬至是法定假日,朝野上下都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传统节日应该复兴,慢慢回归我们的生活。”陶思炎认为,中国社会已发展到了呼唤传统回归的阶段——物质生活富足了,人们就会追求精神享受,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农耕文明产物,与自然紧密相连;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以家庭、家族为单位,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家庭的关爱、亲情的温暖越发重要,而传统节日契合了这种内心需求。

洋节土节各显本色,才是应有图景

要回归的,不仅是传统节日;即使洋节,也需回归它的本来。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就提出一个问题:中国人过的圣诞,真的是圣诞节吗?他表示,在西方国家,平安夜是团聚的节日、安静的节日,孩子们等着圣诞老人坐着驯鹿拉的雪橇从烟囱里钻进来送礼物。而在当下中国,“圣诞节”完全变了味,人们挤满了街、挤丢了鞋,吃垃圾食品、买打折商品,“说白了,洋节是商家炒热的,是商业化改造过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借机吃喝、聚会、狂欢、采购,这些节日打上了浓浓的消费烙印。”他认为,今年的圣诞商业销售遇冷,倒值得我们反思:少一些商业气息,多一些宁静氛围,节日的文化因子也许更能潜入人们的心灵。》》详细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李经纬

责任编辑:顾伟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