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3年“最难就业季”刚过,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烽火再起”:12月6日,教育部在京召开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人,这意味着“更难就业季”即将到来。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学子们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迈好人生关键一步?本期关注栏目直击“2014更难就业季”。
【新闻回放】
教育部:明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再创纪录
12月6日,教育部在京召开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全面部署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要求教育系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今年以来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努力实现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袁贵仁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一年来,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在2013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保持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基本稳定,为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在深入分析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后,袁贵仁强调,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加大改革力度和抓住重点精准发力这两个基本要点。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健全就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推进强化政府积极扩大就业的公共职能。(教育部网站12月6日报道)详细>>
就业状况扫描:六大难点困扰求职者
11月20日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人才大集”的360°全景图
宋峤 摄 转自《扬子晚报》
让699万名2013届毕业生为之拼搏的就业季刚刚落幕,727万名2014届毕业生又迎来了新的就业季。就业难的背后,既有求职者深深的无奈,也体现出就业市场一些长期难除的问题和痼疾。(新华网12月19日报道)详细>>
【现场直击】
江苏省启动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毕业人数再创新高 就业机制日趋完善
11月20日南京国展中心,江苏2014届高校毕业生才市开市
本报讯全面实施“江苏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百校联动就业活动计划”,分层次举办研究生、本科、高职专科3场大型招聘活动,分区域举办苏中、苏北地区3场招聘会,分行业举办理工类、医药类、高职艺术类、传媒类4场招聘会,定期举办毕业生公益招聘会……11月20日,我省正式启动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包括上述行动在内的一系列举措将逐步付诸实施。(《江苏教育报》11月20日报道)详细>>
2014首场招聘会 取向迥异供需亟待磨合
众多学子求职踊跃
新华报业网讯2014届本科毕业生首场大型供需洽谈会昨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1104家用人单位共提供4万多个岗位,来自全省各地的5.1万高校毕业生进场求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不太一样的取向,折射供需双方有待磨合。(《新华日报》11月21日报道)详细>>
研究生就业求稳 屡屡遭遇“憋屈”
新华报业网讯21日,江苏省2014届毕业研究生首场大型供需洽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468家用人单位提供1.8万个岗位,吸引了近1万名博、硕士研究生前来应聘。
记者在招聘现场看到,不少研究生求职都追求一个“稳”字,并将事业单位列为首选,由此遭遇的种种“憋屈”耐人寻味。(《新华日报》11月22日报道)详细>>
“准毕业生”开启“求职模式”
本报讯11月20日一大早,钱虹与同伴们一起,带着提前打印好的入场券和个人简历,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出发,赶往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参加江苏省暨南京市2014届本科毕业生公益供需洽谈会。此次供需洽谈会的开幕,标志着我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系列就业活动全面启动。(《江苏教育报》11月22日报道)详细>>
【就业分析】
全国毕业生收入排行 南京第8苏州11
大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在哪座城市发展,就业收入是重要参考因素之一。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近期公布了2010届本科毕业生在18个城市的收入情况,大连排名13;沈阳以2456元,排名倒数第三。“麦可思”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近日出炉。(“人民网”12月5日报道)详细>>
直击“红牌专业”求职
2013年预警报告中,红牌专业有8个
“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去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今年的情形却似乎更糟。昨天,由省教育厅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南京市人事局共同举办的一年一度的“11·20人才大集”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作为“就业晴雨表”的这场大集共有5.1万毕业生进场,争抢近4万个岗位,比去年同天减少了2000多个岗位,而毕业生总量却比去年多了9000人!此前从校园招聘会上传来的信息也不太妙,用人单位计划明显缩减,签约率同比下滑10个点。扬子晚报记者现场调查发现,毕业生的期望值也的确务实了不少,本科生甚至愿意去做保安了。(《扬子晚报》11月21日报道)详细>>
办学需紧跟产业转型
11月20日南京国展中心应聘者们排起了长队
据了解,2014年江苏高校毕业生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4.1万人。当最多毕业生“撞上”最大留学生归国潮,江苏高校“求职者们”或迎来“史上更难就业季”。记者发现,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挑战,不少毕业生们仍没有转变观念,存在“趋热求稳”的择业理念。此次招聘会用人单位以中小企业为主,这导致不少怀揣大企事业单位梦想的大学生,只是抱着“看一看和碰碰运气”的态度来参会。同时,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化要求也在逐步提升。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模式仍未跟上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中国江苏网”11月21日报道)详细>>
反歧视:清除求职路上第一道障碍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这一“史上”最大的毕业生群体在通往职场的道路上,除了要面对就业市场上“供大于求”的压力外,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也成了他们实现就业的第一道障碍。(《人民日报》6月19日报道)详细>>
国务院:招聘禁止设年龄户籍等限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今天公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大力促进就业公平,规范国有单位招聘行为,完善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详细>>
人社部:坚持创业与就业并重
尹蔚民部长表示,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整个就业工作的首位,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少数民族毕业生,提供重点帮扶,还要坚持创业与就业并重的工作思路,完善相关创业政策,不断优化创业环境。详细>>
【积极应对】
自主创业:南工大大三学生拒绝20万年薪去创业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周伟)大三时,就通过过五关斩六将式的面试、笔试,被国内前十强的龙湖地产录用;入职后业绩优异,在干到年底转正就可以拿到至少10万年薪的情况下,他却毅然选择了离职创业;受到日本大和地产热情相邀、并许以年薪20万,却还是一口回绝,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艰难坎坷且目前看来并不顺利的自主创业之路……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大多数大学生求职面试屡屡碰壁的今天,徐宁生这样的“牛人”的行为着实让人很不理解。详细>>
就业指导:南邮多手段助学子勘定职业方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闫方 诸书培 王莉)在南京邮电大学校党委书记刘陈眼里,高校的人才培养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为学生“圆梦”上。对南邮莘莘学子来说,梦是幸福,是憧憬,是学有所成、安身立命,是鸿鹄展翅、报效祖国。多年以来,南邮在打造系统完备、因材施教的教学体系的同时,大力发展“兴趣社团组织”“社会实习实践”与“就业指导服务”等辅助环节,前者厚重,后者轻灵,两者相辅相成、和谐共生,共同串起学子梦想实现的轨迹。详细>>
校园招聘:江阴职技院毕业生踏上就业快车道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方雪梅)为更好地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12月9日下午,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办联系的100多家企业走进校园,举办了这个最难就业季第五场校园招聘会。100多家企业主要针对电子信息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的应届毕业生提供了近1500个岗位,加上本学期已举办的针对纺织类、化工类和旅游管理类的前4专场招聘会,共为学院2500名毕业生提供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详细>>
订单培养:南京高职校“3+4”订单本科班运行良好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陈育中)2013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又增新“成员”,正式启动“3+4”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初中毕业生进入该项目学习三年,成绩合格,通过转段综合考试,就能就读普通二本院校。昨天,记者在南京高职校首届“3+4”班学生家长会上了解到,69名中考高分考生选择了高职校,三年后他们将直接进入金陵科技学院就读对口专业。该项目的培养计划是7年,由南京高职校与金陵科技学院共同制定,前3年的中职课程完全渗透到后续本科段学习内容,与本科教育无缝对接。详细>>
【求职故事】
自主创业
姓名:张照亮
这个曾辍学烤蛋糕、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学、研究生期间就创业的年轻人,在“湖北省高校服务湖北发展推进大会”上,被评为“湖北省首届大学生创业十佳之星”。详细>>
基层就业
姓名:李志旺
李志旺的岗位,在上海嘉定菊园新区城建办公室以及其隶属的农村公路管理站。但他没有编制,不是正式在岗人员,做的是一份“志愿工作”,在文件里的名称叫“三支一扶”大学生。详细>>
应聘求职
姓名:毛毛(化名)
毛毛准备回家报考农商银行的招聘了,虽然这个倔强的女孩有着新闻的梦想,但她“不想妈妈太担心才回去的。”毛毛说,“妈妈没说她担心,但我能感觉得到。详细>>
出国求职
姓名:佘玉梅
来自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商务工管企业管理专业2010级学员佘玉梅,因身高只有1米55,七次面试失败。但她毫不气馁,在第八次求职中顺利通过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的培训,将于6月远赴意大利工作。详细>>
考研深造
姓名:杨哲
杨哲本科毕业于北京另一“985”高校历史系,当年高考他因10分之差与北大失之交臂。上大学后,杨哲就梦想着考北大研究生。详细>>
考公务员
姓名:李明(化名)
李明当时像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样,一边投简历、面试,“碰碰运气”,一边考公务员。“考城管被录取了,我就过来了。详细>>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