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关注 > 正文

放假了,社会实践动起来!

作者:陈路 综合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编者按 暑假到了,高校学子们又纷纷开始了自己的社会实践之旅。他们走进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在这炎炎夏日里,让我们注目高校学子们开展的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进他们多彩的暑假生活。

【寻抗战足迹 重温历史的记忆】

扬大学子制作3D红色地图 纪念抗战胜利70载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琳娅 朱苗 王师月 祝艳琴 刘漫时)今年的9月3日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历史的长河奔流着前进,昨日的屈辱已然飘远,一个个鲜活的身影伴着新中国的孕育离我们而去,但留下的那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抗战故事、一篇篇传唱不止的红色战歌早已根植在我们的记忆中。7月14日,扬州大学商学院的学子独辟蹊径,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

3D地图创意竟来源于此

“一般的地图都是平面的,我们的实践团队的同学们想做成立体的地图,这样更能清晰地展现扬州红色圣迹的面貌,立体的小建筑也更加生动。”队长刘漫时对记者这样说。记者在现场看到,包括扬州烈士陵园等一系列的红色景区被囊括在地图上,除了红色景点之外,扬州著名的旅游景区如瘦西湖也在地图上被标识出来。“扬州有2500年的建城历史了,外来的游客知道瘦西湖、和园个园等很多景区,但是对于扬州红色的历史遗迹了解胜少,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去参观在扬州的红色旅游景点,在感受扬州悠久历史的同时能体会到抗战时期历史的艰难。立体的小建筑也更加直观和清晰。”正在地图上绘制路线的周文雯头也不抬地对记者这样说。>>详细

九旬老兵与南航90后学子共忆抗战岁月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钰)“你们要努力学习,让国家富强起来,不要被别人欺辱啊!”7月4日,在“七七事变”78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四名抗战老兵受邀参观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馆,并向在场的学生们讲诉了那段抗战岁月。

四名抗战老兵均已年过九旬,其中,年龄最大的孙恒之已经98岁了。70年前,他作为远征军机枪连连长率部强渡怒江,攻打腾冲。97岁的周玉云是目前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寻访到的唯一一位在世的黄埔女兵。她从小就是孤儿,由姐姐抚养长大,1938年,在国家遭受劫难之际,19岁的周玉云从一名高中生成了黄埔军校的女兵。同为92岁的王陪之和徐沅甫都是在战场上奋勇抗日的英雄战士。在现场与老人们交流的是一群南航90后的学生,他们计划在这个暑假远赴滇西,寻访远征兵,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脚踏实地去了解70多年前的那段难忘的历史,并通过纪录片的方式向更多的人讲述那段历史。>>详细

重温民族记忆,弘扬抗战精神

——南京晓庄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寻访抗战老将士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温民族记忆,传承抗战精神,7月13日,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弘扬抗战精神实践团” 一行13人来到苜蓿园干休所寻访抗战老将军,倾听他们讲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实践团成员们给滕希文、展学义和张攻三位老将军带来了鲜花和水果,除此之外,还有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套晓庄学院手绘风景明信片,并且团队的每位成员都在明信片上写上了对老将军的敬意和祝福。>>详细

“红色经典,中国记忆”

——南农经管学子暑期实践调研团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荻)为纪念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7月14日,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实践团前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始以“红色经典,中国记忆”为主题的红色之旅。

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团员们浏览了大量触目惊心的历史照片、1943年遗留下来的物品和视频,每位成员都感到震惊与愤怒。同时,团员还自发组织了讲解工作,向身边不了解史实的游客讲解历史、传递反法西斯精神。

走出纪念馆,红色经典实践团团员向游客们发放宣传手册,宣讲反法西斯抗战历史和共产党领导抗战胜利的重要性,并邀请游客们在纪念幅上签名写下祝福,表达历史的纪念和对逝者的祈祷。印着“红色经典,中国记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黑白横幅,被深怀爱国情怀的游客们签满。

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看、闻、思,将理论付诸实践,既懂得铭记家国之殇,又继承艰苦抗战精神。尊重历史,珍爱和平,力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热血和青春!

淮师学子暑期实践:传承爱国情 践行中国梦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孟莉亚)今年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展望未来,淮阴师范学院学生会星火青春服务队于七月中旬开展纪念抗战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7月11日上午,由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组成的星火青春服务队来到抗日老兵于老的家,听他讲抗日的故事。于老已是88岁的高龄,入党时间已有60多年。谈起抗战的那段峥嵘岁月,于老满怀感慨,“要懂得珍惜啊!”他语重心长地说。如今社会科技发达、生活舒适方便,真可谓变化万千,但也来之不易。听了于老的一番话,队员们心里不由得燃起爱国情怀,决心要好好保护老一辈用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最后,星火青春服务队向于老献上党旗,并将自己亲手所作的书法、绘画赠送给他,于老也给大学生们写下寄语。>>详细

【放假了,他们将爱心洒向社会】

常熟理工学子走进儿童福利院送关爱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陶桉柠)7月19日,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稚趣青春社会实践团”走进常熟市儿童福利院,给福利院的孩子们带去了温暖和欢乐。

在前期准备中,考虑到福利院儿童的特殊性,团队成员在暑假前期进行了短暂的培训。当天的活动中,大学生们在绘画、捏橡皮泥的中,渐渐与福利院的孩子们成为了好朋友。大家还一起完成了歌曲《粉刷匠》。

据悉,“稚趣青春实践团队”将在7月底再次前往儿童福利院进行爱心支教活动。“作为大学生,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关注儿童早期的成长,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来呼吁全社会关爱儿童的早期成长。”该团队有关负责同学说。

南农大学子关注留守儿童与随迁子女生活现状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梦醒)为了了解留守儿童与随迁子女这一群体在新型城镇化下的生存现状,近日,南京农业大学280余名经管学院的大学生奔赴全国百余个乡镇,以6-15岁留守儿童与随迁子女为对象开展暑期调研。通过与留守儿童与随迁子女本人、监护人、老师、当地政府和村委会工作人员的直接交流或通话,全方位多角度了解这一群体的生活现状。

7月19日,经管学院“心手相牵,筑梦未来”爱心团来到南京农业大学内一排平房,那里居住着学校部分后勤职工,他们带来了自己的子女,这片小天地也因此成了随迁子女的聚集地。

通过询问,同学们得知这一带的随迁子女被统一安排到孝陵卫初级中学就读。在该校,学生多是随迁子女,他们与少数本地学生关系融洽、成绩没有明显差别,老师也对他们一视同仁。闲暇时间,这里生活的孩子们会在校园里闲逛,憧憬大学生活。>>详细

河海志愿者爱心义卖 给旧书一个新家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虞刘悦)暑假到了,又一批高三毕业生“解放”了,如何处理高中的各类书籍变成了一个难题。为此,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部分江阴学子组织了一次独具匠心的暑期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让旧书有了比废纸更好的归宿。

活动开始前期,河海大学的学生们积极联系江阴部分高三应届毕业生,号召他们捐出多余的书籍进行图书爱心义卖,在近半个月的努力宣传下,团队共收到了来着四面八方的图书共885本。

7月13日早上9时,实践团一行人在江阴市图书馆负责人的支持下在其附近开展了图书义卖活动。活动前期已在江阴各大论坛、网站进行了宣传,虽然有一些网友质疑这种想法太过新鲜,目前还不适合使用,但是仍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挑选喜欢的书籍,还有一些看见宣传活动特地前来支持的网友。他们表示,这种爱心公益本身就应该受到支持,而且大学生有这样的爱心和奉献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

本次义卖共筹集了善款1000余元,所得善款将全部捐赠给慈善机构。剩下的近200本书籍志愿者们也都捐给了江阴市香山书屋,希望可以让更多的江阴市民受益。

留住孩子,守住爱心

——南工程学子携素质拓展等新颖活动走近留守儿童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祎黎)留守的天空也会有晴空,日前,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与你童行”小分队来到睢宁县古邳镇下邳中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据学校老师介绍,学校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其中有一些还是单亲或者父母双亡。在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下,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渐渐提高,教室装上了先进的白板教学设备,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求知的幸福。但是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孩子们更多的将对父母的思念埋藏于心。“与你童行”团队不仅给孩子们带去了礼物,更多的是送去了陪伴与温暖。可爱的孩子们,虽然没有在爸爸妈妈羽翼的庇护下长大,但此刻开始,不要再害怕,因为,我们与你同行。

活动一:我在大学等着你

天再高又怎样,点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世界那么美,定会展示在你眼前。一句句励志的话语,一张张阳光的笑脸,南工程自动化学院学子在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拍下了照片,写上了联系方式和鼓励的话语,激励这些留守的孩子努力学习,勇敢的追求梦想,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大学的校门。当照片一一送到孩子们的手中时,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详细

江科大学子牵手留守儿童“说出心里话”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琳 赵兴科)“爸爸妈妈注意身体,快点回家”“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啊”“妈妈,我好想你啊,你能回家看看我吗”……7月1日,江科大电子信息学院学子联合镇江达人会于世业洲中心小学开展“留守儿童在我心”活动,大学生志愿者牵手留守儿童一起在卡片上写下说给父母的心里话。

志愿者发挥专业特长,向小朋友们展示制作简单LED灯,与现场孩子们“一对一”结对进行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孩子们在心理、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并对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定期进行动态跟踪。小朋友们兴致勃勃,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奋发向上。>>详细

【暑假里,让我们走进社会大课堂】

扬大学子心系非遗,呼吁社会拯救“没落“国粹”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顾明吉)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慢慢消逝。针对此类现象,7月14日,扬州大学环境学院的学子走进扬州东关古街、扬州市文化馆,深入调查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通过宣传来提高公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度。

相比东关街的人流如织,巷内的中国剪纸博物院则显得冷清萧条。“剪纸的制作好精美!”剪纸大师的高超技艺引得同学们一阵惊呼。在同学们的要求下,大师现场演示剪纸过程,一折二画三剪,四五分钟便完成了极具观赏价值的蝴蝶、牡丹花、百灵鸟等作品,让同学们领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详细

江苏大学学生关注“最严控烟” 倡导“无烟生活”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谭璐 吴奕)“一损咽喉,咳嗽痰喘。二损心肺,呼吸困难。三损肠胃,食欲不甘”……日前,一首禁烟儿歌在镇江市万科社区幼儿园和丹企社区幼儿园的小朋友间传唱,这是江苏大学文法学院“爱和”团队在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围绕北京最严控烟令的实施,“爱和”团队深入开展问卷调查和主题活动,呼吁社会减少烟草的使用,并倡导社会关注吸烟及二手烟的危害,做到“文明无烟生活”。

北京市自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北京市控烟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条例。在这一条例的影响下,全国很多省市地区相继出台控烟政策,我省出台相应措施也是势在必行。从6月25日至7月12日,江苏大学文法学院“爱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展开调研及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等江苏高校以及江苏省镇江市万科社区、丹企社区等社区,采取抽样调查方法,发放900份问卷调查,了解江苏高校青年学生及城市社区居民对当前部分省市地区采取控烟措施的认识及看法。>>详细

淮阴师院志愿者走进乡村宣传器官捐献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赵烨强)捐献器官,可以让生命延续,让美好常驻人间。尽管人们对于器官捐献的观念在发生转变,但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说起器官移植,很多人仍然很抗拒。为做好器官捐献宣讲动员工作,7月17日,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携手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遗爱人间 奉献永恒”助力器官移植宣传活动。

遗爱人间 传递生的希望

 

 

骄阳似火、路途崎岖,淮安市一院的医生和外语学院的志愿者们不畏暑热,前去看望响水县石湖镇龙马村周银宝小朋友。这个羞涩、稚嫩的男孩,在3年前患上了白血病。蓓蕾一般的生命遭遇不幸,令人叹息。千钧一发之际传来了好消息,有位好心人骨髓匹配成功,慷慨地捐献骨髓,伸出援救之手。经过手术,银宝小朋友现已康复。此次复诊,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悉心问诊,耐心解答孩子家长的疑惑。周银宝年纪虽小,但家里贴满了奖状,用笑容迎接生命中的挑战,令人感动。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不禁称赞他战胜病魔的勇气,送给他小礼物,祝福银宝小朋友健康成长。>>详细

徐工职院学子骑行大街小巷寻找“老建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贵锋)为了感受徐州历史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唤起人们保护老建筑的意识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近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骑行车队深入徐州市区大街小巷,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寻找徐州老建筑,做历史文脉的守护者”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得到徐州老建筑的第一手资料,实践团用两天的时间先后走访了徐州市档案馆、徐州市规划馆、徐州市城建档案馆、徐州市图书馆等单位。接下来的几天里,队员们骑着脚踏车穿梭于市区大街小巷,实地考察了钟鼓楼、老牌楼、户部山古建筑群、乾隆行宫、李可染旧居等已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老建筑,走访了拥有大片解放前后建筑、现已被改造成时尚街区的老东门和现已改造成老街坊风情街区的原老市委大院等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承载徐州市近现代城市历史记忆的老建筑。>>详细

南师大学子暑期实践带孩子体验民俗文化

江苏教育报7月17日讯为加强民俗文化的传承,丰富农村儿童的暑期生活,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红烛青协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在南京市六合区龙袍街道赵坝村,开展了为期6天、以“寓教于乐——民俗文化初体验”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

活动中,实践小队先是带领赵坝村的孩子们走进南京民俗博物馆——甘家大院、“金陵十八坊”等民俗参观点,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此后,又向孩子们介绍了传统民间手工艺、神话故事和华夏中草药文明等内容。最后两天,实践小队还通过跟孩子们一起玩民俗游戏、一起剪纸等活动,让他们在娱乐中接受民俗文化的熏陶。6天的活动,既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民俗的兴趣爱好,使他们从中领会到中国传统民俗的博大精深。

本期策划:陈路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