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关注 > 正文

学区房那些事儿(图)

作者:李经纬 综合整理 发布时间:2016-04-1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都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家长们为了孩子能上一个好的学校真的是费尽金钱和精力。学区房这个大卖点也应运而生,说实话除了父母的教育外,好的学校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大,当然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更加重要,详情请看本期关注《学区房那些事》。

 


  什么是学区房

  学区房,一个特别的名词。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同样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另外,一些重点中学附近的房产也会收到学生家长的青睐,在学校附近购买房产居住,将有利于家长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学区房成为一些房地产商的一个促销手段,好的学区房普遍高出其他房源的20%,尽管价格不菲,但往往广受关注。

  学区房的出现折射出现行教育体制方面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一个城市教育资源的分配非常不均衡,造成一些所谓的“好”的优质中小学,这也同时体现出教育的不公平性。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权利。

  来源:360百科


  学区房现状

  南京名校学区房成交量大涨 琅小成交价6万/m2

  3月南京二手房成交了17331套,环比2月上涨了129.58%,同比2015年3月成交量翻了近3倍,创造了南京二手房7年来最高纪录。而二手房中的“奢侈品”名校学区房3月整体成交量环比2月也上升了6成多,不过除了“金字塔尖”琅琊路小学、二十九中双学区房价格已经有6万元/㎡的成交单价,其他名校学区房基本价格平稳,和2月份相比微微上涨。

  琅小学区房成交单价最高6万/m2

  根据搜房网提供的15所名校3月二手房成交数据,3月份15所名校学区房成交量环比2月份上涨了64.93%,价格微涨了0.71%。

  学区房成交明星是银城小学学区房,成交量高达175套,比第二名五老村小学学区房的76套多了100套,再度蝉联成交量冠军,房价涨幅上也不落人后,涨幅2.61%,位列房价涨幅榜第二位。不过成交量第二的五老村小学学区房环比2月上升最多,2月只成交了34套,环比上升了123.5%。成交69套的鼓楼一中心小学学区房在成交量排行榜位列第三位,而成交量比2月份上升幅度超过100%的还有汉江路小学学区房,成交量59套,以110.71%的涨幅位列成交量上涨幅度的亚军。成交量最少的是南京学区房中的“爱马仕”——琅琊路小学学区房,3月份成交8套,和2月份的成交量相比没有上升也没有下降。

  我爱我家五台山店的店长张长伟告诉记者,琅琊路小学学区房之所以成交量很低,主要是房价太高,房源太少,“去年4月份琅琊路小学的学区房已经到了5万元的单价,大户型大约在5.1万元/㎡,而小户型成交价已经到5.5万元/㎡,有30㎡左右的学区房,上个月成交价高达6万元/㎡。”记者在二手房网上看到,琅琊路小学的学区房的确挂牌价都在5.5万元/㎡左右,有些房源挂牌价已经高达6万元/㎡甚至6.2万元/㎡。

  学区房还是硬通货不过旺季已过

  365二手房近期发布了一张最新南京市二手房房价地图,记者发现,各个区房价涨幅最高的还是学区房,特别是有学区的次新房小区,例如鼓楼区,涨幅最高的小区是银城小学学区房银城花园,目前挂牌价40216元/㎡,同比去年3月涨了54.59%。玄武区涨幅最高的是北京东路小学学区房公教一村,同比涨幅31%。

  梁店长表示,一流名校的学区房除了房龄老了一些,在南京市场一直是“硬通货”、“限量品”,不仅是学区好,而且由于它们所在的位置都是市中心,地段好,交通方便,像五老村小学学区房,单价也就2万多一些,离新街口很近,有3号线、2号线两条地铁线,去哪里都很方便,抗跌性超过新区,所以成交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不过由于学区房要求在提前一年的5月1日之前要落户,所以3月份除非是全款买房,急着用学区的购房人已经来不及了,而明年才有需要的买房人有半年到一年时间慢慢选择,买房人已经不着急了。而一流学区房小区房源稀缺,卖房人觉得虽然现在市场不接受,但是随着价格低的房源逐渐被消化完毕,买房人势必要选择价格高的,也不着急。张店长表示:“像琅琊路小学的学区房天目路小区,一套60㎡的房子,年前挂牌价320万元左右,现在挂牌价已经高达370万元了。虽然挂牌价高的房子现在没人看也没人买,不过房主心态都很好,觉得学区房肯定卖得掉。”张店长表示,目前学区房旺季已过,进入了成交的平缓期,价格上涨不大也在情理之中。

  来源:南京晨报

  学区房白买?家长很焦虑 建邺区:暂不实施多校划片

  今年以来,多校划片传言让不少家长操碎了心,尤其是在房价飙升的建邺区,买学区房能否确保上名校?建邺区网络发言人的回复,让花了大把银子的家长可以暂时安定:“建邺目前不具备‘多校划片’的条件。”

  日前,有网友在南京网络问政建邺区板块发文,建议建邺区尽快多小区划片入学。网友提道:“教育部已经明确规定要求学区资源不均衡城市划片入学,南京学区房风气非常恶劣,对家长和社会资源公平分配非常不公。建议建邺区教育局尽快划片入学。”

  对此,建邺区政府网络发言人于3月22日回复:“教育部所提出的划片入学除单校划施教区外,另一种划片入学的方式是多校划片入学,即两所或两所以上学校划定一个大施教区,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学生到其中某校入学。从操作层面考虑,采取这种方式入学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同一个大施教区内的学校相距非常近,二是这几个学校办学水平相差较大,三是这几个学校中有非常成熟而爆满的学校,也有招生空额较多的学校,这样多校划片才利于分流学生,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

  发言人称,目前建邺区的学校相距比较远,各校学额都比较满,摇号后会产生学生需要到离家非常远的学校入学,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就近入学的原则。因此建邺区目前还不具备多校划片的条件。

  来源:南京晨报

  教育部提多校划片 现状:家长四处寻觅学区房操碎心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上个好学校,很多家庭都在小孩还没出生时就四处寻觅学区房,这也使得很多城市学区房的价格水涨船高。然而,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可能会对学区房市场造成重大冲击。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这是教育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实施多校划片。

  所谓多校划片,是指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在具体操作中,实行多校划片将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这也意味着,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孩子最后到底能上哪个学校,那些随机派位之后没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将就近安排到其他学校入学。

  据分析,教育部提出多校划片,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为学区房降温,把就近入学落到实处。《天下公司》采访一些家长后,发现很多人并不会因为新政策出现就后悔自己当初买了学区房。在一些家长们看来,能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尽力为孩子去创造条件。

  有房地产业人士表示,过去买学区房可以100%上某所学校,当实施多校划片入学后就不一定了,建议家长买高价学区房时一定要慎重。但是,北京中原地产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政策最后如何落地才是关键问题。

  有家长表示担忧说,如果推行多校划片,买房上名校是不是就没了保障?这还可能引发新的矛盾,为什么都在一个小区里住,你家孩子就能上热点学校,我家孩子就不行,真的只能拼人品?

  还有家长表示,以房定校的原则实际上没变,学区房的性质也没变,怎么可能拉低学区房价?名校较多的片区,房价恐怕不降反升。北京中原地产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的确存在这种可能性。

  目前,教育部“钦点”了24个城市的名,要求这些城市所有县市区100%的公办小学、90%的公办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这24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

  来源:央广网


  购买学区房需理性

  买学区房需理性 适合孩子最重要

  很多年轻父母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的人生未来就无时无刻前者父母的心。能让孩子住上好的学区房是新父母的共同愿望。

  当前很多家庭为了孩子能够上一所好学校,不惜花费重金购买学区房。学区房一路看涨,家长们十分恐慌。

  父母争购学区房,是为了孩子获得优良的教育资源,相当一部分家长看来名牌和小学、中学和大学这三者环环相扣,只要一步没他踏准就可能毁了孩子。所以一出生提前策划,准备购买。家长一心抱着一切都是最好的,接受优质教育。

  家长们经常凑在一起谈话的话题就是为孩子花了多少钱?在哪里买了学区房,似乎孩子在学习方面花的钱越多,做妈妈的越觉得心理平衡。

  为了孩子上名校过早动手,甚至小孩未满一岁就已经开始准备学区房。家长认为越早购买越划算,越省心。有的四处借钱交首付,贷款上百万,都是为了孩子上好的学校。这样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

  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小孩,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为了孩子成才,起跑线就比别人领先一步,所以早动手,没钱借钱贷款也买。不吝惜钱财,盲目跟风,花大家价钱为孩子选择学区房。

  其实未必好的学校个个优秀,关键在与后天的培养,良好的环境和学习氛围都对孩子的早期心理和智力影响很大。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走进误区,就是我小时候很多没实现的愿望,现在我的孩子不能缺失了,父母宁愿自己节衣缩食把物质看成是爱的全部表现形式。

  家长只知道让所谓的爱将孩子包围者,为孩子创造物质条件,不去思考自己的孩子究竟采取哪种教育方式。在攀比盲目状态下进行投资。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是拔苗助长。

  良好的学习条件不是学习结果。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可以买下,条件不允许完全没有必要跟风考虑买房,孩子今后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孩子的学习态度,没必要过多考虑外部因素。

  如果家长盲目攀比,陷入高消费误区,非要給与孩子最好的,不仅增加了自己的负担,也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会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和唯我独尊的性格。导致日后与人相处的困难,不会理解父母付出的汗水,不懂得珍惜。

  教育投资并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把钱用在合适的地方。盲目投资是一种浪费。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一定要投入大量财力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很多家长也明知天价教育并不能带来什么神奇效果,但还愿意一试,因为他们都想让孩子获得好的教育,宁愿自己负债。

  一味追捧重点,即便都是重点小学或中学,但学校不同,其教学特点及特色也不尽相同。并不是能够进入重点就能够保证孩子的良好成长,不是选择最好的,而应该选择最符合孩子个性及特长发展的学习教育环境。

  花钱买来的好的教育方式,却不一定能有好的收获。富裕家庭的孩子并不是完全都是好孩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有很多懂事的成功的。

  理性地进行教育投入,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兴趣,家长的钱才花得值,否则钱花掉了,还牺牲了孩子。平时多注重和孩子沟通交流,把精力和经济更多放在培养孩子的观察、表达和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激发自信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上。优化孩子抚育成本,以较少的成本获得更多回报的理性选择。

  购置学区房应结合家庭自身的承受力,不能举债买房,从而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其实也不利于给孩子一个轻松的家庭环境,要量力而行,毕竟名校与成才不是绝对正比关系。

  千万不要盲目迷信名校,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

  来源:新浪博客

  四百万买学区房却上不了名校?学校:生源太多,塞不下

  新华报业网讯“今年三月份,花四百万给孩子买了一套热门初中的学区房,没有想到,现在得到的信息是可能上不了那所学校,要被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到就近学校!”最近,市民周女士为孩子上学的事苦恼不已。花大价钱买了的学区房,为啥还是没办法进入热门初中?记者采访中获悉,这是由于热门学校周边二手房过度活跃,适龄入学学生非正常增长,造成一些学校根本接受不了如此众多的学生。据了解,和周女士一样遭遇的家长并非个别,有关教育专家提醒:为了上学购买二手房的家长特别要理性。

  家长伤心:花四百万买学区房上不了名校

  周女士的孩子今年小升初,全家考虑很久最终决定出手买学区房。

  “现在政策收紧,想要择校好的公办学校基本不可能,而民办学校需要选拔,孩子万一达不到要求还是非常麻烦。”因此,周女士全家认为,现在这种形势下买学区房是比较保险的做法,一方面孩子可以顺利进入质量比较好的初中,另一方面,三年后孩子毕业,这套学区房依旧很有价值,是个不错的投资。

  但是,周女士没有想到,自己这个看似完美的计划可能要泡汤。“当时买房子的时候,中介信誓旦旦保证,这套房子肯定是这个学校的学区,学区是不会调整的,不会有问题,结果听说,今年这个学校的学区生远远超出学校能承受的数量,我们这些刚刚买房子的要被教育局统筹安排。”

  学校为难:二手房学区生过度饱和,根本收不下

  事实确实如此吗?记者从周女士反映的这所热门公办校了解到,今年该校学区生摸底反映的数据,学校根本承受不了这么多学生。“我们是个8轨办学的初中,一个年级8个班,能承受的学生顶多接近400,现在摸出来的数据是500多,这么多的孩子,哪来的教室,哪来的老师,教育是有它自己的规律的,硬把大批的孩子塞进一个教室上学,所有的教育品质都要下降,是极不科学的。”

  记者从南京其他学校了解到,热门公办校学区生过度饱和并非个别现象,一所热门小学原本是6轨办学,结果学区生年年暴涨,学校想尽一切办法,也只能扩到8个班,连教师的一些办公区域都被挤占拿出来做了教室,即使如此,今年学区生摸底的结果依旧很疯狂,达到约600人,学校完全承受不了。

  热门校学区房每三年就换一批业主

  热门学校没法满足所有学区生需要,这是什么原因?一位教育专家分析,学校建设初期的设计规模都是经过科学测算的,但是由于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家长追捧的名校,使得这所学校的学区房始终被占用。“例如,一个小区每年的适龄入学儿童,按照人口出生规律,应该是一个合理的比例,结果,现在公办学校择校收紧,家长纷纷买学区房上学,这个小区的二手房就变得异常活跃,学区生呈现非自然增长状态,这是教育部门在设计之初无法预料的。”这位专家说,有的小区夸张到每三年就换一批业主,都是为了上学买房子,每个房子里都是一个学区生,这些都是违反正常居住规律的,让学校非常头疼。

  【专家提醒】

  买二手房上学要理性,学区生过度时教育部门三种方法处理

  像周女士这样,花了几百万买了学区房也上不了目标学校,应该怎样规避呢?今后的家长要注意什么?记者采访了教育业内人士。

  专家认为,家长买二手房上名校尤其要理性,目前来看,当热点学区出现二手房过度饱和,学区生非正常增长时,教育部门会采取三种方法。第一,调整学区。“所谓的学区房都是中介炒出来的概念,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孩子都有学区,每个房子都是学区房,学区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每年5月,教育部门会公布施教区,一般来说不会变化太大,但出现特殊情况,某所学校无法承担所有学区生时,学区会微调。”第二,按照买房年限优先解决。“例如,一所学校可以承受200个学区生,结果出现了300人,教育部门就可能首先录取一手房业主的孩子,然后根据二手房业主购房年限,优先安排早买房的。”第三,摇号。“还有一个办法,例如学校只能承担200个学区生,出现了300个学区生,教育部门就可能采取摇号的方式决定录取谁,其他学生统筹安排到就近学校。”

来源:新华报业网


  反思

  好的家庭教育比买学区房更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在一个有着名校标签的学校里呆了30年,但他却更愿意强调家庭教育,希望学生能更幸福轻松。他对家长的焦虑有着什么看法呢?他如何看待学区房和名校炒作呢?一起看看吧!

  中国家长过于急躁和焦虑,太害怕落后

  家长在追求现实的目标时,给孩子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压力。

  大部分家长无法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在他们眼中,成功学已经深入到信念之中。但我并不大相信成功学,这个概念只有在中国的书市上很火,套用、复制别人的成功往往出现很多问题。

  其实,幸福就是成功,普通不等于平庸,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不是只顾享乐、追求平庸,而是让孩子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感受爱与被爱,体验到创造、创新带来的幸福感。

  作为校长,我和家长交流很多。在我看来,过于急躁和焦虑是现今家长们的普遍心态,太害怕落后。其实你的孩子一点都不落后,这方面不行,那方面可能就比别的孩子强,但家长总看不到这些。

  在我看来,这种焦虑和急躁是由于他们把现在的社会看得过于竞争化,社会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残酷,每个人都可以开辟新的领域。中国人太喜欢把同一个性质的东西做比较。很多教育者为了高出一个百分点的升学率,失掉了老师的时间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把生活窄化了,失去了很多幸福。

  学区房炒作破坏了教育生态

  我前两天看了几集最近热播的《虎妈猫爸》,这个电视剧几乎涵盖所有家庭教育中一直以来的困惑,家长的急躁、焦虑和喜欢比较。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父母把心态放平和最重要,你可以希望孩子多才多艺,但最好以诱发的方式去进行,发现他的兴趣,孩子喜欢,才能学得更好。

  很多人在当父母前都会说“孩子健康成长就好”,一旦成为父母,可能更多的期待就来了,希望孩子更成功优秀。但我觉得,你的孩子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就已经是个优秀的人了。没有很高学历的人也可以很优秀。我有一次去美国,登机口的检票员是个大胖子,帽子上的绳子都快挂不住他的脖子了,整个人看上去很滑稽,但他不在乎这些,反而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骨子里透着幸福感。

  现在的培训机构很喜欢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当做宣传语,不知是何时造出来的一句话,真的误了很多人。起跑线上哪有输赢?终点才论输赢呢。至于社会压力是否存在,要看你怎么理解,你非要处处竞争,能没有压力吗?

  学区房热也来自于一些商业机构、学校的炒作,这种炒作破坏了教育的生态,老师、校长也是受害者,一天到晚追逐这些,教育者的生活、职业性都会受影响。

  读哪个学校不如家长重要

  我认为现在的家长把过多希望寄托在学校教育上,而忽略了他们在孩子身边担负的角色,他们应该在人格和精神上成为孩子的榜样和楷模。

  有几次,我在MBA班上讲课,底下都是成功人士。一个事实是,他们现在的成功与当年上过的小学和中学没有任何相关性。去年在南开中学,校方特意介绍了一个他们的校友,中科院数学所的院士,他没上过大学。我希望家长知道,上什么学、读哪所学校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而决定性的影响来自家长。

  作为一个父亲,我也让孩子去上过奥数班,后来她到美国上学后告诉我,学校里真正数学好的都是美国人。中国孩子对问题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感觉,不如美国孩子。这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差别,而非学校选择的差别。

  而且,我认为不要把家庭教育过于艺术化、也不要过于技术化。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出国旅游、探险,都是一些方式。但亲子间的情感是在普通的生活中建立的,一起做饭收拾房间,这样建立的关系很真实,让孩子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哪有成天在海滩上你追我跑就能建立的,那都是电视上演的。

  我看过一个日本做的调查,日本女孩子普遍不愿意嫁给有车有房、父母给准备好一切的男孩。家庭就像小鸟搭窝一样,衔点泥和枝叶,一点点靠唾沫黏合,有这个过程,才能体会到建立家庭的辛苦,才会珍惜。亲子关系也是一样,不要以为父母给了孩子一切,他就会感恩。

  不炒作名校是对社会的责任

  社会上大部分家长和孩子都有名校情结,这和学校的宣传有一定的关系,一些学校的炒作可能造成社会的教育观出现偏差。我所在的四中从来不炒这个,也是出于我们对社会的责任,不希望因此造成一些浮躁心态。

  记得我当老师时,有的班50个学生有40多个考上清华北大,但没有宣传这个,升学率真的不能表明教育的成功。学生当然希望能进好学校,但四中不会给孩子们定目标。

  状元情结也是完全没有必要,高考状元最后未必是成功的。四中从来不挂文科、理科的状元条幅。考状元的学生主动谢绝媒体采访,我问过他们为什么,孩子说这没什么,就是运气好。我很欣赏孩子的这种大气。这些孩子心里能装下大事。

  当然,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放弃高考出国,过去总说高考是过独木桥,现在不是独木桥了,有很多桥、很多路,这是好事,说明经济水平提高了,也是选择多元化的表现。上什么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保持进取的精神和幸福的追求。

来源:搜狐教育

 

责任编辑:李经纬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