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视点 > 正文

发展适合的教育 筑基现代化新城

作者:张石明 发布时间:2017-10-1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灿烂的阳光下,建邺区的孩子们和老师愉快交流,健康成长

  在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新时期,发展适合的教育,办好高品质教育,是当下积极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新转型的应然。建邺区作为南京市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在适应教育自身和经济社会发展双重规律,适应学校内涵、特色发展双重路径,适应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双重选择的教育实践中努力探索,砥砺前行。

  “五个适合”,全面把握“适合的教育”新内涵

  作为南京中心城区之一,建邺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新城。建邺地名由公元212年东吴孙权定都“建业”而来,至2002年南京实施区划调整,新建邺进军秦淮河西、开发建设新城只有短短15年。如今建邺新城日益成为南京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优良、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巨大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建邺教育也花开香飘,硕果累累,实现各类省级以上创建评估“大满贯”,在2015-2016年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监测中蝉联全市第一、全省前茅,教育日益成为新城的特色资源和重要名片。主动适应新发展,办好适合的教育,是建邺教育一路走来的开拓实践,也是引领未来发展的宝贵经验。我们理解,“适合”是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主张,是践行教育本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努力让每所学校精彩,让每位学生出彩。建邺区发展“适合的教育”,就是在教育事业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的历史进程中,努力做到“五个适合”:一是适合区域特点和未来发展定位。就建邺而言,教育发展必须与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定位相匹配,强化顶层设计,坚持高端定位、规划引领、人才优先、创新驱动,着力提升新城教育的现代化、国际性发展水平,努力以公平、优质、多元的教育筑基宜居幸福新城,努力以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跨越发展拉动建邺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打造建邺人文底蕴与宜居幸福新城交相辉映的现代教育名区。二是适合不同学校的内涵特色发展需求。“适合”就要承认差异、发现不同,从“不同”走向“大同”。当下,建邺各校的办学水平、管理体制、文化积淀等存在层次性、差异性,教育管理要在统一政策尺度下,做到一校一策,和而不同,造峰抬谷,激发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引导学校寻找到自身发展的合适路径,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内涵品质和特色发展,形成管理规范、体制多样、各具特色、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三是适合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适合的教育”离不开一支乐于奉献、成就幸福、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提升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度与职业幸福感,既要弘扬高尚师德,提升专业技能,也要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创新培养方式方法,努力实现师生共同成长、校园和谐发展,家校携手成就教育的幸福。四是适合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需要。“适合的教育”是因材施教的另一种表述。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最好的不一定是合适的。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唯一。学校教育要努力适合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发展、未来发展,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创造适合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做好有故事的教育,办好有温度的学校,激励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五是适合社会对优质多样教育的新期盼。就是要努力提升教育公平、优质、多样化发展水平,坚持开门办学,办好家长学校,创设更多机会让家长、社区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把社会满意度纳入到办学绩效考核指标,努力办好教师幸福、学生快乐、群众满意的适合教育,满足群众对优质多元教育选择的需求,实现教育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度、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双提升”。

  “五个更高”,全面适切“适合的教育”新要求

  “适合的教育”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致力于解决过去没有解决好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建邺区立足南京新城,提出全面打造高位均衡、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国际性教育名区,就是要在五个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以公平、优质、多样的教育全面适合新城发展和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一是教育公共服务更为适当。区域内建立健全国民教育、终身教育协调优质发展的两大体系,办好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含国际学校)健康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多样教育选择的需求,教育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度、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二是学校办学条件更加优质。新建学校规划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全区中小学技术装备全面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和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上限标准。义务教育学校100%成为省现代化合格学校,优质均衡达到更高水平。三是教育教学管理更为适切。按照示范幼教、特色小学、品质初中、精品高中、终身职教标准,积极锻造名校群、名校长群、骨干名师群等建邺教育名品群。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实施生本德育,开发多样化校本课程,坚持以学定教、以教助学,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成长。四是师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100%设立名师、专家、特级教师工作室,每个义务教育学区设有名校长工作室,每个学校有30%以上的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五是教育治理体系更为完善。教育系统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全面推开,现代学校制度普遍建立,教育活力充分激发,各类办学特色日渐彰显,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开展。通过努力践行“适合的教育”,让建邺的每一所学校都得到优质特色发展,让建邺的每一名教师都获得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让建邺教师的每一堂课都上得精彩高效,让建邺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成长,让建邺的每一位居民都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得感。

  “五个推进”,全面开启“适合的教育”新征程

  建邺发展适合的教育,实现高位均衡、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必须在创新实践中不断推进“适合的教育”。一是推进依法治教,全面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我们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依法办学,深化“一校一章程”,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建有率达100%并高效运行。推进开门办学,引导社区群众代表、社会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实现管、办、评合理分权。二是推进规划落实,全面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今年5月份编制完成《建邺区教育地图》,标志着建邺基础教育规划布局全面完成。到2020年,全区规划配套建设32所幼儿园,新建中小学校19所,规划中小学校16所,基本落实区域整体规划,使区域教育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促进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多样化。同时通过推进新校建设和老校布局调整,合理优化区域内学校布局,通过优质资源全覆盖和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多样化,全面提升新城居民对教育公平的满意度。三是推进共建共享,创新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去年建邺区域内四大教育集团正式成立,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全面覆盖。今年第二届建邺教育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20位教育专家加盟建邺,重点围绕区域教育综合改革、优质均衡发展规划、现代教育名区建设等方面开展宏观研究与指导。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学区制、集团化”办学模式,深化学前教育发展联盟,构建区域高中发展共同体,在校本教研、质量管理、师资培训等方面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区域每所学校的整体发展,推进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四是推进“区管校用”,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机制创新。适合教师专业成长和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创新教师管理机制,全面实施“区管校用”,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比例、学科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基本均衡。建立校长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促进校长专业化,建立体现能力、素质和业绩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大力推动教育家办学。五是推进内涵发展,创新教育人才培养和教育评价机制。适合学生全面有个性的成长,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建构学校课程体系,让课程成为学生潜力激发及学校特色打造的重要载体,全面构建基于国家课程、符合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智慧校园”、构建“智慧课堂”,持续打造高效优质课堂,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品质。以学习力培养为基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全面构建并实施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绿色多元评价机制。通过区内培植、区外委托专业评估机构等方式建立第三方教育评价机制,引导和鼓励学校优质特色发展,满足家长选择多样“适合的教育”需求。

  葛道凯厅长指出,发展适合的教育,归根结底就是把为人民服务细化成贴心服务的教育活动,把满足选择作为教育改革的坚定方向。建邺现代教育名区建设任重而道远,在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发展“适合的教育”为引领,指导学校办好“适合的教育”,引导家长选择“适合的教育”,鼓励社会支持“适合的教育”,以公平、优质、多样的教育筑基现代新城,实现教师幸福、学生快乐、群众满意,我们永远在路上。

(作者:张石明,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教育督导室主任)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