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视点

“减负令”该如何落地

作者:张学良 发布时间:2018-05-0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张学良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小学生减负”成为热门话题之一。“减负”,不仅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素质、关系到民族的振兴,还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社会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关系到师生的幸福指数。因此,作为校长,应努力寻找“减负令”在学校的落地方式。

  “减负令”的最终落实在于基层学校。近年来,我们努力探索“减负令”落地的具体措施,将“减负”工作与学校教科研工作相结合、与学校常规管理相结合,采取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关注作业留档,让作业量要求有据可查。关于学生的课业负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过一些具体性的量化指标。如:低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中高年级各科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小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学生户外活动每天不得少于1小时;小学生上午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15……这些内容大部分可以从课表中检查落实。中高年级作业量的控制,我们采取每天要求各学科教师做好“作业留档”工作,即每个教师在布置作业的同时注明中等水平的学生完成此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各班班主任协调好语、数、英学科的作业量,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学校教导处采用学生座谈会或作业留档检查的方式进行监控。作业留档有效地控制了1小时的作业总量,对学生“减负”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

  关注作业的精当设计,减少学生的无效投入。我们对各学科的作业进行专题研究,确保作业的精当,以减少学生的无效投入、减少简单机械的过度重复性训练。精当的作业既指课堂作业的训练精当设计,也包括课后作业的布置。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掌握并巩固所学知识点,我们提倡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决不拖到课后、能在学校完成的决不拖到家里,将学生的巩固训练时间真正放到课堂上去,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同时,课后作业提倡分层布置,布置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作业。我们还在有些学生中尝试进行“主动作业”的研究,让这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为自己设计作业,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有些学生给自己布置的作业从量上讲甚至超过了老师布置的量,但他们乐在其中,所以不能算是高负担。“精当作业”的研究既解放了学生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目前,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有的教师团队已经进入了布置综合性作业的阶段,积极关注德育实践与学科作业的整合,让学生快乐而自主地完成作业。

  关注学生的留白时间,倒逼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在学校一日生活中,我们要求教师确保学生课间活动时间,不占用中午学生休息、阅读时间,关注大课间学生户外活动的情况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安排的时间。这些常规管理内容都作为每天学校行政值班教师必查的项目。教师们渐渐养成了把学生的作业训练放在课堂的习惯,让孩子们学得踏实、玩得快乐。对留白时间的管理既遵循了学生的用脑科学,也倒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养成了良好的教学习惯。

  关注“减负”行为在课堂上的表达。学生对课堂的喜欢同样是“减负令”的落地行动。我们在教师中开展“寻找梅村实小标志的课”的活动,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好课堂的标准:思维含量高,训练设计精当,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无痕。我们认为,教师的课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让孩子们充满“经历意识”,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要让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减下来,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如果家长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就会千方百计地给孩子增加“课外补给”,这必将会削弱“减负”规定的功效。为此,我们在家长学校中给家长讲解国家有关“减负”的各项规定及其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做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和促进者。

  今后,我们将以“课堂上的减负行动”为切入点,关注“教研与科研的融合”,寻找适切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学校校本课程的调整过程中,进一步关注留白课程,关注课程与学生成长的匹配度,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不是学生生厌的负担而是有趣的生命经历。

(作者系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陈路

“减负令”该如何落地
发布时间:2018-05-04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张学良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小学生减负”成为热门话题之一。“减负”,不仅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素质、关系到民族的振兴,还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社会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关系到师生的幸福指数。因此,作为校长,应努力寻找“减负令”在学校的落地方式。

  “减负令”的最终落实在于基层学校。近年来,我们努力探索“减负令”落地的具体措施,将“减负”工作与学校教科研工作相结合、与学校常规管理相结合,采取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关注作业留档,让作业量要求有据可查。关于学生的课业负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过一些具体性的量化指标。如:低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中高年级各科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小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学生户外活动每天不得少于1小时;小学生上午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15……这些内容大部分可以从课表中检查落实。中高年级作业量的控制,我们采取每天要求各学科教师做好“作业留档”工作,即每个教师在布置作业的同时注明中等水平的学生完成此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各班班主任协调好语、数、英学科的作业量,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学校教导处采用学生座谈会或作业留档检查的方式进行监控。作业留档有效地控制了1小时的作业总量,对学生“减负”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

  关注作业的精当设计,减少学生的无效投入。我们对各学科的作业进行专题研究,确保作业的精当,以减少学生的无效投入、减少简单机械的过度重复性训练。精当的作业既指课堂作业的训练精当设计,也包括课后作业的布置。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掌握并巩固所学知识点,我们提倡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决不拖到课后、能在学校完成的决不拖到家里,将学生的巩固训练时间真正放到课堂上去,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同时,课后作业提倡分层布置,布置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作业。我们还在有些学生中尝试进行“主动作业”的研究,让这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为自己设计作业,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有些学生给自己布置的作业从量上讲甚至超过了老师布置的量,但他们乐在其中,所以不能算是高负担。“精当作业”的研究既解放了学生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目前,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有的教师团队已经进入了布置综合性作业的阶段,积极关注德育实践与学科作业的整合,让学生快乐而自主地完成作业。

  关注学生的留白时间,倒逼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在学校一日生活中,我们要求教师确保学生课间活动时间,不占用中午学生休息、阅读时间,关注大课间学生户外活动的情况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安排的时间。这些常规管理内容都作为每天学校行政值班教师必查的项目。教师们渐渐养成了把学生的作业训练放在课堂的习惯,让孩子们学得踏实、玩得快乐。对留白时间的管理既遵循了学生的用脑科学,也倒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养成了良好的教学习惯。

  关注“减负”行为在课堂上的表达。学生对课堂的喜欢同样是“减负令”的落地行动。我们在教师中开展“寻找梅村实小标志的课”的活动,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好课堂的标准:思维含量高,训练设计精当,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无痕。我们认为,教师的课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让孩子们充满“经历意识”,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要让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减下来,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如果家长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就会千方百计地给孩子增加“课外补给”,这必将会削弱“减负”规定的功效。为此,我们在家长学校中给家长讲解国家有关“减负”的各项规定及其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做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和促进者。

  今后,我们将以“课堂上的减负行动”为切入点,关注“教研与科研的融合”,寻找适切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学校校本课程的调整过程中,进一步关注留白课程,关注课程与学生成长的匹配度,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不是学生生厌的负担而是有趣的生命经历。

(作者系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