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视点

陪孩子走在小升初的路口:记者的理性,母亲的纠结

作者:陈 洁 发布时间:2018-05-15 来源: 新华报业网

  新闻记者,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是风风火火、奔波采访的一群人。在他们忙碌充实的工作之余,还有多少你不知道的生活?在新闻呈现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对于社会热点新闻的解读,他们又有怎样的个人视角?“记者笔记”栏目,让各位记者走到大家面前。各位记者将用手中纸笔,经由另一双眼,解读新闻、观察生活。

新华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陈洁

  我是一名记者,也是一位小升初孩子的家长。在这个忽晴忽雨的春夏,两个身份天天在我的脑子里打架。

  作为记者的我基本是理性的: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不要把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不就是小升初吗?犯得着如此如临大敌么!孩子未来的人生,不是靠今天上个什么学校能决定的。

  但当儿子的一些小伙伴们纷纷收到面试通知,或者基本敲定了下家,作为母亲的自己心里便开始不从容起来:别人家的孩子简历丰富全能优秀,学校成绩、杯赛证书都是硬通货,咱家有什么!上不了好初中,连高中都没资格上!

  这段时间,记者和母亲这两个身份天天在我脑海里跳进跳出,折腾得我一身疲惫。一个忧心如焚,一个感慨万千,常常谁也说服不了谁。

  又胆战心惊地来到一个周末。采访回单位的路上,心里想的却是儿子小升初的事:上次报的那个民办校,6000人报名,1200人被通知面试,之后就没消息了。正在沮丧中,老公来电话了:“××学校刚刚来电话,你儿子被预录了!”一阵恍惚,挂了电话才发现踩了一脚狗屎。朋友在一边抚掌大笑:你这下真是踩了狗屎运了!

    第一场小升初面试,就遇怪事

  回想起两周前,原本信心十足去考试,却在第一场小升初的面试中就懵了。

  当天的规则是:PPT出题30道,涉及数学、外语和科学。没有纸质试卷,看PPT(幻灯片)答题,作答时间有限制——去年南外的面测形式对今年有意“冲外”的孩子来说早已不陌生,但没想到,刚刚适应的这个方式,却又被这家民办学校弄走了样。

  学校要求,每一道题目出来后,孩子们只要负责手指答案就行(特意发了一张印有A、B、C、D四个字母的纸),答题卡则由旁边的学生负责用笔填写。

  老师,这是什么意思?两人一起合作答题?

  老师,要是我碰到猪队友怎么办?

  老师解释了半天,孩子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同桌的你”并不是这次面测的对象,他们都是这所民办初中的学生。在这场面测中,他们被赋予的角色是面测助理。人手一个填卡助理,如此“高大上”的待遇却让儿子很烦,他得时刻盯着“助理”,别把正确答案填错了。更要命的是,助理不知道是过于投入还是想题出神,好几次儿子已给出了答案,对方却毫无反应。

  考场外,一位男老师正苦口婆心劝诫这些前来面测的六年级毕业生们,不要目光短浅,不能一心向“外”,马云这么成功,也并没有出国嘛。你们以为出国回来后就是“海龟”了,顶多是“海带”……

    看得懂小升初的暗语,才是资深家长

  作为一位基本算是佛系的小升初家长,最近我也开始格外勤奋地补课,生怕自己的“无知”拖累孩子的前途。

  下班后,我常常混迹于各种小升初论坛研究新政,深夜“爬楼”家长QQ群寻找蛛丝马迹和暗潮汹涌,收获的是满满的焦虑感。

  家长们最认同的一句话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人家的孩子已经‘上岸’,我做好的简历还没有机会投出去一份……”此刻的我已经不是当初的小白家长了,在小升初“暗语”的破解能力上一路提升。上岸,指的是已被理想的学校录取。你想想,别人还在小升初的沸水中扑腾挣扎,这群孩子和家长早早吃下了定心丸,怎不令人羡慕嫉妒恨!

  类似的暗语还有很多。“签约”与“上岸”有什么不同我也是研究了半天才弄懂。“签约”并不一定会“上岸”,它指的是与学校达成录取约定,后面还存在变数。

  有的签约学生不过是来“占坑”的,一方面稳住这个还看得上眼的学校,另一方继续追逐心目中更好的学校,一旦被相中,就迅速“挪坑”。这时候之前没跟学校对上眼的孩子就可以有部分来“填坑”,补录入校。

  类似的情况,在按学区划分的公办校里也存在。但凡有一个学区生放弃了学区学校,对别的家长来说就等于挪出了一个坑;多一个坑,就多了一分被录取的可能性。难怪总有家长在群里“好心”地祈祷“××学校的学区生都被民办优录”!

    面对牛蛙,学校的妥协于特殊审美

  对南外的向往,也让“保底”成为南京家长议论最多的词。

  众所周知,南外的面测在每年的七月一日,是小升初最后的大戏。为了争取了更多的牛娃生源,很多学校承诺愿意为南外保底。就是你签了我,仍然可以大大方方去考南外,考上祝福你,考不上我们仍然愿意接收。

  但是今年情况有变。不少民办校高举“不给南外保底”的大旗,让原本就在选择中焦虑的家长更不踏实了。

  但也不是绝对的。就有一个对外声称不给南外保底的学校,私下里给一位名小的家长开出了极为诱惑的条件:免学费,保底。

  归根结底,学校“求贤若渴”的待遇只是特供给大“牛蛙”的,一般牛都不行,更别说是“蝌蚪(没上过奥数,没参加过辅导班,只专注于校内)”和“青蛙(蝌蚪以上,牛蛙以下,有奖状和证书但不够多不够硬)”了。

  当然,也有特殊审美的学校存在。在某民办校“掐尖”优录(指只看简历和材料,无需面试就直接录取)了一批学生之后,好几个没接到电话的大牛娃妈妈“哭晕”在家长群,而他们晒出的证书足以吓傻普娃家长。“我家是大队长,每年都是区三好或区优少,奥数五星一等,新课标五级优秀,竞赛都是一等奖……”此时,就有“内行”的家长过来安慰:“这一看就是来占坑的,学校不敢收。”

  天啊,真的是只要有个小升初的娃,甭管牛不牛,都有各自的考量和烦恼。家长既怕贱卖了自家孩子,又担心价高无市。反过来,再好学校也不是安枕无忧的,实力尚不及的学校也不会坐以待毙。家长也好,学校也罢,在算计、权衡、纠结、矛盾、选择中折磨着彼此,“为伊消得人憔悴”,让这部名为小升初的谍战剧维持着高水准:家长学校演技在线,小道消息真假穿插,戏剧冲突连绵不断,情节反转跌宕起伏,心情上下百转千回,加点偶像剧的表述就是:我们的心啊,只用一根发丝缠着,下面就好似万丈悬崖,只要轻轻一个就足以摔得粉碎!

    这是奋斗还是焦虑,我也困惑

  但是,在这场小升初的战役中,作为记者的我时常也会问自己:如此的疲惫不堪,是该称之为奋斗还是焦虑?小升初的战役中,折射出的社会焦虑和功利式教育观又该怎么破解?

  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最好的例子正在南京城上演。

  这两天,来自上海外国语学校的80个中学生,专门来到南京中山陵、南京城墙上课。

  课题设置得非常有趣:

  如果南京中华门的聚宝门交给你们来设计打造,你的施工方案是什么样的?别小看这个问题,学生们要考虑在哪里烧砖最经济、又该如何运输、施工的顺序怎么样安排才合理,材料的损耗率又应该怎么计算……如此烧脑的课堂,既锻炼了学生们的统筹安排能力,也让数学、文博、物理、地理等传统专业糅合在一起,变成了更符合今后人才发展方向的多专业合力研究。这样的视野和格局,对于豆蔻年华的中学生何其宝贵!

  今年的中央美院艺考也有很多“奇葩”考题。比如,实验艺术学院的题目,就是给出一句话:“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人,这时我听到了敲门声。”然后要求考生发挥想象,设想这个故事发生的前因和前景,并续写这个故事,用一张或者一组画面将故事描绘出来。考生的阅读量、兴趣、胆识、想象力、积极消极、乐观悲观等综合性的能力在续写中一览无余。考试内容的改革,透出的正是未来对人才需求的方向的变化。

  余生很长,莫要慌张。这样的鸡汤,可能能安慰一时,但不足以让家长停下焦虑的脚步。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背后,除了一些不理性的成分,确实也有现实的困扰:上不了好初中,可能就读不了好高中;读不上四星高中,上大学的希望还不渺茫吗?家长的焦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教育改革滞后的现状。

  已经到了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已来。将来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上大学,走学术精英的道路,但是又有几个家长甘心让孩子去读职业院校,走专业职业化道路?这其中的观念反差,又该靠什么来扭转呢?多元化的教育,该如何深入人心?

  回到家,刚想把预录的消息告诉儿子,老公却突然给我使了个眼色,他希望我对儿子保密这个消息,以便儿子利用这段时间去冲刺更好的学校。我笑老公的“贪得无厌”,他却说出了自己的考量:儿子难得有个梦想就是上南外,我们就让他去走走。虽然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但万一实现了呢?一步步“逼近”梦想的过程也是一种成长。

  这就是得陇望蜀、这山望着那山高、始终处于纠结之中的家长,谁也不能例外。

责任编辑:陈路

陪孩子走在小升初的路口:记者的理性,母亲的纠结
发布时间:2018-05-15   
来       源:新华报业网  

  新闻记者,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是风风火火、奔波采访的一群人。在他们忙碌充实的工作之余,还有多少你不知道的生活?在新闻呈现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对于社会热点新闻的解读,他们又有怎样的个人视角?“记者笔记”栏目,让各位记者走到大家面前。各位记者将用手中纸笔,经由另一双眼,解读新闻、观察生活。

新华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陈洁

  我是一名记者,也是一位小升初孩子的家长。在这个忽晴忽雨的春夏,两个身份天天在我的脑子里打架。

  作为记者的我基本是理性的: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不要把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不就是小升初吗?犯得着如此如临大敌么!孩子未来的人生,不是靠今天上个什么学校能决定的。

  但当儿子的一些小伙伴们纷纷收到面试通知,或者基本敲定了下家,作为母亲的自己心里便开始不从容起来:别人家的孩子简历丰富全能优秀,学校成绩、杯赛证书都是硬通货,咱家有什么!上不了好初中,连高中都没资格上!

  这段时间,记者和母亲这两个身份天天在我脑海里跳进跳出,折腾得我一身疲惫。一个忧心如焚,一个感慨万千,常常谁也说服不了谁。

  又胆战心惊地来到一个周末。采访回单位的路上,心里想的却是儿子小升初的事:上次报的那个民办校,6000人报名,1200人被通知面试,之后就没消息了。正在沮丧中,老公来电话了:“××学校刚刚来电话,你儿子被预录了!”一阵恍惚,挂了电话才发现踩了一脚狗屎。朋友在一边抚掌大笑:你这下真是踩了狗屎运了!

    第一场小升初面试,就遇怪事

  回想起两周前,原本信心十足去考试,却在第一场小升初的面试中就懵了。

  当天的规则是:PPT出题30道,涉及数学、外语和科学。没有纸质试卷,看PPT(幻灯片)答题,作答时间有限制——去年南外的面测形式对今年有意“冲外”的孩子来说早已不陌生,但没想到,刚刚适应的这个方式,却又被这家民办学校弄走了样。

  学校要求,每一道题目出来后,孩子们只要负责手指答案就行(特意发了一张印有A、B、C、D四个字母的纸),答题卡则由旁边的学生负责用笔填写。

  老师,这是什么意思?两人一起合作答题?

  老师,要是我碰到猪队友怎么办?

  老师解释了半天,孩子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同桌的你”并不是这次面测的对象,他们都是这所民办初中的学生。在这场面测中,他们被赋予的角色是面测助理。人手一个填卡助理,如此“高大上”的待遇却让儿子很烦,他得时刻盯着“助理”,别把正确答案填错了。更要命的是,助理不知道是过于投入还是想题出神,好几次儿子已给出了答案,对方却毫无反应。

  考场外,一位男老师正苦口婆心劝诫这些前来面测的六年级毕业生们,不要目光短浅,不能一心向“外”,马云这么成功,也并没有出国嘛。你们以为出国回来后就是“海龟”了,顶多是“海带”……

    看得懂小升初的暗语,才是资深家长

  作为一位基本算是佛系的小升初家长,最近我也开始格外勤奋地补课,生怕自己的“无知”拖累孩子的前途。

  下班后,我常常混迹于各种小升初论坛研究新政,深夜“爬楼”家长QQ群寻找蛛丝马迹和暗潮汹涌,收获的是满满的焦虑感。

  家长们最认同的一句话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人家的孩子已经‘上岸’,我做好的简历还没有机会投出去一份……”此刻的我已经不是当初的小白家长了,在小升初“暗语”的破解能力上一路提升。上岸,指的是已被理想的学校录取。你想想,别人还在小升初的沸水中扑腾挣扎,这群孩子和家长早早吃下了定心丸,怎不令人羡慕嫉妒恨!

  类似的暗语还有很多。“签约”与“上岸”有什么不同我也是研究了半天才弄懂。“签约”并不一定会“上岸”,它指的是与学校达成录取约定,后面还存在变数。

  有的签约学生不过是来“占坑”的,一方面稳住这个还看得上眼的学校,另一方继续追逐心目中更好的学校,一旦被相中,就迅速“挪坑”。这时候之前没跟学校对上眼的孩子就可以有部分来“填坑”,补录入校。

  类似的情况,在按学区划分的公办校里也存在。但凡有一个学区生放弃了学区学校,对别的家长来说就等于挪出了一个坑;多一个坑,就多了一分被录取的可能性。难怪总有家长在群里“好心”地祈祷“××学校的学区生都被民办优录”!

    面对牛蛙,学校的妥协于特殊审美

  对南外的向往,也让“保底”成为南京家长议论最多的词。

  众所周知,南外的面测在每年的七月一日,是小升初最后的大戏。为了争取了更多的牛娃生源,很多学校承诺愿意为南外保底。就是你签了我,仍然可以大大方方去考南外,考上祝福你,考不上我们仍然愿意接收。

  但是今年情况有变。不少民办校高举“不给南外保底”的大旗,让原本就在选择中焦虑的家长更不踏实了。

  但也不是绝对的。就有一个对外声称不给南外保底的学校,私下里给一位名小的家长开出了极为诱惑的条件:免学费,保底。

  归根结底,学校“求贤若渴”的待遇只是特供给大“牛蛙”的,一般牛都不行,更别说是“蝌蚪(没上过奥数,没参加过辅导班,只专注于校内)”和“青蛙(蝌蚪以上,牛蛙以下,有奖状和证书但不够多不够硬)”了。

  当然,也有特殊审美的学校存在。在某民办校“掐尖”优录(指只看简历和材料,无需面试就直接录取)了一批学生之后,好几个没接到电话的大牛娃妈妈“哭晕”在家长群,而他们晒出的证书足以吓傻普娃家长。“我家是大队长,每年都是区三好或区优少,奥数五星一等,新课标五级优秀,竞赛都是一等奖……”此时,就有“内行”的家长过来安慰:“这一看就是来占坑的,学校不敢收。”

  天啊,真的是只要有个小升初的娃,甭管牛不牛,都有各自的考量和烦恼。家长既怕贱卖了自家孩子,又担心价高无市。反过来,再好学校也不是安枕无忧的,实力尚不及的学校也不会坐以待毙。家长也好,学校也罢,在算计、权衡、纠结、矛盾、选择中折磨着彼此,“为伊消得人憔悴”,让这部名为小升初的谍战剧维持着高水准:家长学校演技在线,小道消息真假穿插,戏剧冲突连绵不断,情节反转跌宕起伏,心情上下百转千回,加点偶像剧的表述就是:我们的心啊,只用一根发丝缠着,下面就好似万丈悬崖,只要轻轻一个就足以摔得粉碎!

    这是奋斗还是焦虑,我也困惑

  但是,在这场小升初的战役中,作为记者的我时常也会问自己:如此的疲惫不堪,是该称之为奋斗还是焦虑?小升初的战役中,折射出的社会焦虑和功利式教育观又该怎么破解?

  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最好的例子正在南京城上演。

  这两天,来自上海外国语学校的80个中学生,专门来到南京中山陵、南京城墙上课。

  课题设置得非常有趣:

  如果南京中华门的聚宝门交给你们来设计打造,你的施工方案是什么样的?别小看这个问题,学生们要考虑在哪里烧砖最经济、又该如何运输、施工的顺序怎么样安排才合理,材料的损耗率又应该怎么计算……如此烧脑的课堂,既锻炼了学生们的统筹安排能力,也让数学、文博、物理、地理等传统专业糅合在一起,变成了更符合今后人才发展方向的多专业合力研究。这样的视野和格局,对于豆蔻年华的中学生何其宝贵!

  今年的中央美院艺考也有很多“奇葩”考题。比如,实验艺术学院的题目,就是给出一句话:“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人,这时我听到了敲门声。”然后要求考生发挥想象,设想这个故事发生的前因和前景,并续写这个故事,用一张或者一组画面将故事描绘出来。考生的阅读量、兴趣、胆识、想象力、积极消极、乐观悲观等综合性的能力在续写中一览无余。考试内容的改革,透出的正是未来对人才需求的方向的变化。

  余生很长,莫要慌张。这样的鸡汤,可能能安慰一时,但不足以让家长停下焦虑的脚步。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背后,除了一些不理性的成分,确实也有现实的困扰:上不了好初中,可能就读不了好高中;读不上四星高中,上大学的希望还不渺茫吗?家长的焦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教育改革滞后的现状。

  已经到了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已来。将来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上大学,走学术精英的道路,但是又有几个家长甘心让孩子去读职业院校,走专业职业化道路?这其中的观念反差,又该靠什么来扭转呢?多元化的教育,该如何深入人心?

  回到家,刚想把预录的消息告诉儿子,老公却突然给我使了个眼色,他希望我对儿子保密这个消息,以便儿子利用这段时间去冲刺更好的学校。我笑老公的“贪得无厌”,他却说出了自己的考量:儿子难得有个梦想就是上南外,我们就让他去走走。虽然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但万一实现了呢?一步步“逼近”梦想的过程也是一种成长。

  这就是得陇望蜀、这山望着那山高、始终处于纠结之中的家长,谁也不能例外。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