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省外 > 正文

安徽确定小学教职工编制 农村师生1:23引疑虑

作者:何聪 钱伟 白龙 发布时间:2015-09-18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转自《人民日报》

安徽省发文确定小学教职工编制

农村师生比例1∶23引发疑虑(“红头文件”评点)

栏目主持:黄庆畅 白龙

【背景】

2009年3月1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安徽省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开展新一轮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实施意见》。《意见》规定,在19个重点山区县中,县镇小学师生比为1∶21,农村为1∶23。

【焦点】

山区教学点仍缺编

“这次重新核发中小学教师编制,教师人数相比过去略有增加,针对山区学校的客观情况,希望政策能有更多的倾斜。”明光市张八岭中学教师阮华君说。

“我们学校现有172名学生,如果按照1∶23的标准,学校可有7名教师。但是一到六年级6个班都得配语文、数学老师,再加上音乐、美术、体育课程,人手确实难以分配。现在我们有5名正式老师,一名老师要代几个班的课,教学任务繁重。”明光市明南办事处赵集小学校长吕氏宏说,“如果将学生都合并到中心校去上学,虽然解决了教师编制的问题,却给学生以及家庭带来了不小的负担。现在我们学校一些学生上学得走七八里路,如果合并到中心校,路程增加到两倍还多”。

记者了解到,由于山区人口分散,不少教学点学生人数普遍较少,目前的编制标准确实难以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有的教学点学生不到23人,又怎么办?“教师少了,教学任务就重了。”阮华君说,“如果山区农村和山区县镇实现一个标准,相对要好一些”。

“教师编制少,就难以配备专业的音、体、美老师,我原来不仅要教五年级的语文,还要代二年级、五年级的音乐和美术课程。我对音乐、美术几乎是一窍不通,只有上网搜搜‘现学现卖’。”已经从明光市横山回民小学调到当地中心校的孙志满告诉记者,“主要还是一些村级教学点缺教师,中心校相对就好一些”。

【调查】

实行寄宿制是趋势

“从教育公平考虑,这次由安徽编办、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出台的《意见》已经向山区做了很大倾斜,把19个重点山区县单列出来就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山区教学点‘特事特办’。山区县镇小学编制标准由过去的1∶23提高到1∶21,农村小学则由1∶25提高到1∶23。”省教育厅师范处处长齐建平说,“从政策的角度来看,要给每个山区教学点都具体确定编制人数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次出台的《意见》对19个重点山区县在标准编制人数之外增加了3%的附加编制,每个县可以根据具体教学点的需要,对这3%的附加编制合理调配”。

齐建平表示,在出台《意见》之前,编办、教育厅、财政厅已经对山区教学点进行过调研,也了解到山区教学点人口分散、学生人数少的情况,所以一些学生人数不满23人甚至只有1人的教学点也按照1名教师的标准核发编制。

“当前山区教学资源迫切需要整合,可以在几个邻近的村镇结合部设立教学点,把分散的学生集中起来。”齐建平说,“为了减轻学生家庭的负担,防止教学布局调整造成一部分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带来安全隐患,教育厅正在努力推进山区寄宿制学校建设,这也是山区教学布局调整的趋势。”

齐建平介绍,目前安徽教学布局调整已经减少了上千个教学点。山区学校实行寄宿制也仍然面临着不小的困难,一是需要一笔不小的财政投入,二是一些学生家长认识不足,对此尚存忧虑。

【评点】

制定政策需因地制宜

王敬波(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相对于城市教育而言,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义务教育基础差、任务重、难度大,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突出矛盾。山区人口分散,交通不便,不少教学点学生人数普遍较少,为了就近入学,又要尽量开齐课程,势必占用较多的教师,造成批准编制和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致使教学质量和教师的健康都无法得到保障。教育政策制定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种客观情况的存在,将保证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作为政策制定的前提条件。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注意:首先,中央制定政策时,应当尽量为各地方留出必要的政策空间,避免因政策的“一刀切”而造成实际操作的困扰。其次,各地制定政策时,除了因地制宜外,还应考虑到政策的动态性,适度增加政策的弹性和灵活性。适当增加山区教师编制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趋势并不矛盾。教师编制不是死的,可以随着教育状况的变化而随时调整,既不要让过多的编制成为财政的负担,也不能让编制成为阻碍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编辑:丁亦周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