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学期开始,高邮市龙奔初中的陈智军老师每节数学课都用上了自己制作的电子白板课件。能把电子白板应用得如此娴熟,对于身处农村学校、没有多少外出进修机会的他来说,简直是一件难以想像的事。“我的变化,得益于高邮市教育局今年推出的微培训。”
2013年1月,高邮市对原教育信息化平台全新改版,着力打造以教育信息化平台为核心的网络化培训,提出了基于微视频的微培训新型模式,OFFICE办公系统、电子白板与学科整合等培训项目相继推出。新平台开通4个月来,教师实名注册人数已超过1900人,发布了近3万个培训作业帖与交流帖。“微培训提高了高邮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提升了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加快推动了高效课堂建设。”高邮市教育局局长许明说。
微培训:让工作与学习两不误
成本高、影响正常工作、有交通安全隐患、实施效果一般,这是2012年年底高邮市教育局在充分开展相关调研后,总结出的集中培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由此,他们提出网络环境下的微培训模式,即教师在工作场所、家里观看微视频,对照要求操作练习,短短10分钟便轻松完成一次学习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达成一个培训项目的学习目标。
高邮市教育局副局长孔祥鹏告诉记者,微培训模式由观看微视频、操作练习、上传作业、评定作业、考核效果几个环节组成,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促使教师完成整个培训过程。“教育局教仪站负责建设微视频资源、发布微培训信息,参加培训的教师需要完成观看微视频、操作练习、上传作业的任务,培训结束时,提交一篇学习小结或感受。微视频主讲教师或论坛版主负责评定每一讲作业,汇总优秀作业以专题帖的形式发布,完成培训结束时的考核效果统计,综合评定出优秀学员。”
“为保证微视频制作质量,我们聘请了有经验的名师担任主讲。”孔祥鹏介绍说,“按章节划分知识点,利用录屏软件以每个知识点为单位制作教学视频,要求将时间控制在5至8分钟。所有微视频画面清晰、声音良好,均采用网上流行的FLV格式,并提供在线播放、下载及手机用户浏览功能。”
微学习:使掌握新技术变得简单
高邮市城南经济新区中心小学教师陈学权最近成为了EXCEL微培训学员,记者采访时,他正在观看微视频第11讲“均分、均分差及位次”。在关键处,陈学权会点击暂停,仔细观察,出现问题时,会回头重看视频。看完视频,他顺利完成了作业,将作业截图与源文件一起上传到作业专题帖中。“观看微视频,就像主讲老师站在身边手把手地教我如何使用EXCEL,简单、轻松,学习一个知识点就十来分钟,方便极了。”
参加微培训的大部分学员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原来掌握新技术可以变得这样简单。”学习WORD制图技术,不少教师设计的试卷图文布局合理、美观大方;学习FLASH,很多教师制作出了动画课件;学习电子白板与学科整合,不少教师迷上了友好交互功能……“一天学习一两个微视频,天天能看到自己操作技能的提升,很有成就感。”高邮市武宁小学教师蒋智春说。
微培训也方便了学校对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和效果开展考核。通过网络管理,学校可以随时统计教师参加培训时间、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教师对所培训技能掌握情况,再结合绩效工资的考核措施,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培的积极性,较好地保证了培训的效果。
大变化:带来良性连锁反应
任何一项继续教育培训的价值,主要是以参加培训人员的收获来评价的。高邮市教育局教仪站曾举行过电子白板与学科整合集中培训,学员反馈的信息表明:学习内容多而杂,实践练习时间少,很多项目操作不起来。而开展微培训以来,第一期电子白板与学科整合培训班已顺利结束,90%的学员能够对照练习,完成作业;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自主使用电子白板辅助课堂教学,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率。“以往很多学校将电子白板当作幕布,停留在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层次,教师参加微培训后,才真正体现出了电子白板的使用价值。”高邮市三垛中学校长曹农说。
“微培训项目丰富,涉及电脑基础、办公软件使用、课件制作、电子白板交互操作等,使广大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并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许明说,“同时,由于微培训模式不需要学校承担培训成本,学校将节省下来的培训经费用于添置、升级信息技术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这就是微培训带来的良性连锁反应。”
“无须学校投入成本,不占用教师工作时间,利用课后、假期参加网络培训,工作与学习两不误,是当下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一种新思维、新出路。”对微培训这一继续教育新模式,省电教馆项目发展科相关人士这样评价。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