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获悉,镇江市中小学校环境教育正在不断规范化,制度化。伴随“绿色学校”的创建,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也培养着热爱大自然和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
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是一所新建学校。一走进校园,满眼绿树绿草。校长许国良自豪地介绍说,学校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就将近2.3万平方米。除了道路和建筑物占地,所有土地都被绿化。不光是校园环境整体规划上的绿化美化,“绿色学校”的内涵更体现在课程设置和师生爱护环境的细微行动上。每学期每个班级都会组织环保主题的班队活动。学校招待客人,不用一次性纸杯。学校食堂,不用一次性筷子。
记者上周特地体验了该校一节音乐课。老师让学生扮演小树小草:原本生活得悠闲自在,后来由于受到环境污染,小树小草都变得病恹恹的,从而让孩子们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八(四)班的翟笑秋同学告诉记者,她利用废物做的购物袋,爸爸妈妈特别喜欢,“自己做一些环保购物袋给父母用,既减少使用方便袋,又把生活中一些看似没有用的东西重新利用起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不仅这一所学校,近几年来,我市几乎在所有的中小学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环保教育。中华路中心小学的“古运河环保小分队”、丹阳大泊中心小学的“昆虫校本课程”建设、镇江市第二中学的气象观测站等,在省内外都有较大影响。
截至目前,镇江市有265所学校获得市级“绿色学校”称号,83所学校获得省级“绿色学校”称号,四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学校”。
镇江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国栋介绍,教育部门将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协作,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力争实现全市范围内绿色学校创建覆盖率100%。他说,把镇江地方环保因素、历史传统和现代环保教育要求结合起来,编写环保教材的工作已列入了计划。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