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赣榆:用特色打造学校名片

作者:王 涛 发布时间:2015-10-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近年来,赣榆县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断丰富学校管理内涵,在学校特色建设上下功夫,初步实现了“一校一品、人无我有、各显特色”的办学格局,打造了一批校园文化浓郁、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

海头高级中学:从海洋文化到文化海洋

海头高级中学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创建了以“海洋文化馆”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倾力打造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课程文化、社团文化、节日文化、收藏文化、历史文化为内容的海洋文化场,定期开展 “海之韵”艺术节、“海之帆”体育节、“海之馨”读书节、“海之声”诵读节和“海之星”科技节,组织编写《海洋文学》《海洋生物》《海洋资源》等学科性校本课程,使师生大海般的潜力得到深度的发掘。

围绕海洋文化,学校还定期举办“校园百家讲坛”,邀请校外专家和校内有一技之长的师生登坛讲座,定期开放“周末影院”,开展“我才我秀”大舞台展示活动,定点开辟橱窗,开设“每周一言”、“每日一联”,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海洋文化到文化的海洋,特色的办学举措带来了丰硕的办学成果。2010年,海头高级中学被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接受了第一批四星级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省级督导并获优秀等级。

塔山二小:走行知之路,育有用之人

该校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践行“生活教育”理论,创设“校园小社会”,为孩子探寻一个属于自己成长的支点。该校创建了实践活动基地——“行知村”,并以“行知村”为依托,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并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该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行知实验学校”、“ 江苏省学陶先进集体”。

柘汪二中:打造校本特色高效课堂

柘汪二中在严格落实“‘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要求的同时,充分借鉴名校经验,紧密结合校本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走出了一条理念重学、策略务实、实践简明的高效课堂之路。该校先后承办了全市初中数学“‘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展示与研讨活动、全市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推进现场会,承办全县“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推进现场会6次。引领教师更新观念。该校多次邀请市县教育专家就落实“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作专题讲座,每年投资万元为教师订购教育教学书籍资料,为课堂教学改革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充分借鉴名校经。验两年时间里,该校共派出100余人次三下杜郎口学习取经,回校后进行反复研讨磋商,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强化课堂管理。通过安排教学骨干示范课,加强课堂教学督查力度,制定评比办法,开展课改论文、课改工作先进个人等系列活动,激发教师课改积极主动性。

厉庄小学:传承民族体育文化 留住学生快乐童年

厉庄小学根据现有条件、学校周边教育环境、小学生本身特点,大力开展民间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学校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连云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赣榆县民间游艺传承基地。省教育电视台对该校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进行了报道。该校将流传于民间多年的体育游戏、地方棋种、竞技小活动等项目,经过搜集、整理成册,编写成校本课程实验教材。通过校本教材的有效利用,开设好学校民间体育课程,并充实体育大课间活动,逐步形成了学校民间体育办学特色。

城头小学: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我

城头小学以艺术教育为切入口,发展学生兴趣爱好,使艺术教育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写字实验学校、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连云港市艺术教育窗口学校。该校鼓励教师一专多能,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艺术教学技能竞赛,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创造一切机会,让教师出外参观学习和交流,使外来的智慧和经验在本土得到共享。广泛开展学生艺术社团活动,该校现有书艺、棋艺、篆刻、剪纸、器乐、声乐、合唱、舞蹈、绘画、版画、泥塑等18个社团活动小组,学生依据不同的爱好和特长,自主参加最感兴趣的活动。为保证社团活动时间,该校对学生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由原来每节课40分钟改为每节课35分钟,周一至周五每个下午就可以多安排一个30分钟的小课堂。

门河小学:让每一个学生“绳”采飞扬

门河镇中心小学大力挖掘“跳绳文化”主题,把跳绳特色建设提升为学校课程文化层面,营造跳绳文化“磁场”。一是打破瓶颈、破旧立新,培育新的特色增长点。该校以花式跳绳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紧紧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从创新锻炼活动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让活动生出花样、让锻炼走出枯燥。江苏电视台两次对学校的花样跳绳进行了报道;《连云港日报》曾两次报道了门河小学跳绳特色开展情况及成果。二是创新突破、敢于超越,全面提升办学品位。2010年5月,在河南省洛阳市举行的“世界跳绳联盟亚洲选拔赛”中,该校曹允重、崔浩同学荣获男子组第一、二名的好成绩,学校被评为“亚洲跳绳协会理事会”会员单位,取得历史性突破。

沙河二小:打造“农娃乐”特色教育

沙河二小在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一直深入研究农家文化,开发优秀农家文化的教育价值,以“一院一园”呈现农家韵致,源本究根传承农家文化,且研且行弘扬农家精神,着力开展“农娃乐”特色教育,让农家娃学农、知农、爱农、品农,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2008年2月,学校编写的校本课程《农家》获江苏省优秀校本课程案例评选一等奖。2006年11月,学校应邀参加了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联合举办的“金螺号—风采校园”展播活动。央视著名主持人鞠萍姐姐欣然为学校题词:“扎根传统文化,弘扬爱国精神”。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连云港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也报道了学校的办学成效。

石桥小学:让理念与经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合

石桥小学从“探索自然”、“发展自我”、“亲近社会”等领域,整合形成了以“乡情”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并以中心校引领村小自主开发,形成校本特色,融入到中心校设置的课程框架中,形成一个个比较鲜明的校本资源特色。各村小把积累的活动案例、教师活动反思、学生的活动记录、活动感受、活动图片、活动视频等资料,以电子和文本两种形式,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存档,并利用网络搭建共享平台,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信息资源库。该镇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以来,先后8次承办县级、市级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研讨会、培训会。2006年2月作为农村小学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在金湖召开的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学校先后被评为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基地、市综合实践活动研训基地、市综合实践互动课程发展第二共同体领头学校。

黑林中学:传承少奇精神 打造校园文化

黑林中学依托刘少奇故居、大吴山战斗遗址、符竹庭牺牲地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大力弘扬少奇精神,打造老区特色校园文化,得到了《中国教师》、连云港日报、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文明网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学校建设了两个红色主题花园,在花园里标出少奇同志到过的地名,让学生都熟知少奇同志一生的事迹。建成了“少奇文化长廊”,并编写了校本教材《踏着少奇的足迹》。学校定期举行红色运动会,让学生在运动的同时,体验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柘汪二小:大力开展乡土科技教育

柘汪镇第二中心小学突出乡土科技教育特色,开展“绣针河生态文化研究”,建成了集青少年科技展室、未成年人活动站于一体的“行知苑”。该校活动成果连续八年获江苏省一等奖、七次分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师生创新作品先后获市级奖207项、省级奖83项、国家级奖31项。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创造力培养案例学校、教育部“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学校、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省“做中学”实验学校;江苏卫视、江苏教育报、江苏科技报等多家媒体对该校的乡土科技教育作了专题报道。

海头小学:培育强壮的民族文化之根

海头镇中心小学将经典诵读作为特色办学的突破口,不断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先后组织开展了“家庭书房创建”、“名诗美文亲子共读”、“国学小讲堂”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思、辩”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校还扎实的开展了以“诵名诗、读名篇、赏名典、唱名歌”为内容的四名工程”,引导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的传承民族文化精华,争当文明少年。为了方便师生的阅读,学校还先后投入110余万元建设国学长廊、紫藤苑、文化广场等文化景观,并为班级购买了大量图书、安置了流动书橱。持之以恒的特色办学换来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新经典诵读实验学校、市书香校园等20多项荣誉称号。省、市电视台多次走进校园进行专题报道。办学经验多次在省市会议上交流。

罗阳小学:纸韵童趣刀下生 剪刻生花成大观

刻纸艺术在罗阳小学已经走过了近10年的历程,该校将传统民间剪纸与小学美术教育整合,开发小学刻纸活动课程,形成了学校的美育特色。学生通过学习普遍掌握了刻纸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开发了学生潜质,从“感知——鉴赏——创造——展示”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近年来,在组织参加校外比赛的中,获得可喜成绩,获国家、省、市级比赛获奖累计500多人次。市电视台《走乡村》栏目对该校的刻纸艺术进行了专题报道,大大提高了该校刻纸的影响力。学校被评为“连云港市乡村学校少年宫”。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马宁、连云港市委常委张光东、市教育局副局长藏雷、县委书记王加培等领导多次到罗阳小学调研刻纸艺术文化建设。

(连云港赣榆县教育局)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