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常州:让民工随迁子女享受“同城待遇”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2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近年来,随着常州市城市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流动就业创业人员大量涌入,流动儿童少年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2009年,孙志浩从四川老家来到常州,进入蓝天实验学校学习。他喜欢“钻”进学校的图书馆“啃”书、喜欢上又唱又跳的音乐课,还惊喜于数学老师兑现承诺带他去吃肯德基,这可是10岁的他第一次吃到肯德基啊!孙志浩的幸福,来自常州市2003年起为逐步实现流动就业人员子女入学“同城待遇”而实施的“蓝天计划”。

10岁安徽男孩朱郑宇,在延陵小学读书,即将升4年级。一年前,他从天宁区蓝天二小,转到了延陵小学。一年熏陶下来,他明显有了变化:成绩上去了,人也客气了。朱郑宇说,现在的学校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图书馆有很多课外书,还能上电脑课,让他最引以为荣的是,因为转学,他的人生多了不少“第一次”:第一次去影院看电影,第一次外出郊游……许龙英是朱郑宇的班主任,班上49名学生全是外来子弟。许老师说,原先的民办蓝天学校大多存在“流动学生多、老师流动多”的“二多”现象,加之软件硬件环境的不到位,导致孩子们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文化课学习等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再加上换了一个新环境,孩子们起初都没法适应,所以一切得从零开始。

随着“蓝天计划”的逐年深入,到2006年秋季学期起,对符合省市有关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流动儿童少年和常州本地孩子一样,全部免除学杂费。

“蓝天计划”的另一个亮点是“高中升学打破户籍限制,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这给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常州接受优质高中教育和进一步发展提升的机会,田聃便是其中之一。

田聃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常州时,适逢常州开展实施“蓝天计划”,顺利转学至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2005年,他以全校最高分考进了新北实验中学。三年后,不甘人后的田聃又发挥出色,以优异成绩进入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1年,田聃作为常州唯一的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生,考出了409分的高分,梦圆北大,这一成绩在全省排名进入了前50名。

2008年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公办学校吸纳率达79%,2009年上升至83.87%。截至2010年,常州全市公办校吸纳流动儿童比例达85.17%,其中,初中生100%进入公办校就读。2011年8月,常州市公办学校吸纳流动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已经超过12万人。在相当多的公办学校,流动学生比例过半,甚至达70%以上。

深入推进“蓝天计划”,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使在常州就读的孩子,不论户籍、不论城乡,不论贫富,都能享受均等的基本教育服务,让更多的流动就业创业人员子女享受同城待遇接受同城教育,解决了流动就业创业人员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蓝天计划”被评为常州十件好事之一,得到团中央领导充分肯定。在省质监局等部门对全省13个城市的8个公共服务行业进行的公众满意度测评中,中小学教育服务一项常州的公众满意度全省最高。

“十二五”期间,常州市将继续深入实施“蓝天计划”,进一步提高民办蓝天学校办学标准,取缔不合格学校,加大公办学校吸纳力度,强化“一体化”管理力度,切实保障流动就业创业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免费义务教育,提高流动就业创业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吸纳比例,2012年达90%以上。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