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无锡:40所中小学打造校园足球“3+3+3+1”模式

作者:叶向远 发布时间:2016-01-05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叶向远)近日,伴随着动感的音乐,来自江苏省无锡市40所学校的近千名学生展示了校园足球游戏、控球、颠球等基础性训练,这场展示也拉开了该市校园足球冠军赛的序幕。看到孩子们欢快的身影、激情的表现,无锡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校园足球办公室主任杨柳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他告诉记者,展示活动以“久久为功”、“遵循规律”、“转型发展”为主要内容,充分体现了校园足球的宗旨。“希望通过一场场球与球的对话、一次次心与心的相牵,汇成锡城校园一道道美轮美奂的运动文化景观,让校园足球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田。” 

  什么是“3+3+3+1”联赛体制?  

  由无锡市教育局、无锡市体育局主办的无锡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赛,近日在无锡市体育中心、江南中学、无锡一中、天一中学足球场落下帷幕。来自江阴、宜兴以及无锡市区的37支球队将为最后的全市冠军进行最后的争夺。杨柳说:“这次比赛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原则,从最小的小学生联赛到高中生联赛,从江阴到宜兴,再从班级间比赛到最后的冠军赛,通过‘3+3+3+1’赛制,打造了无锡市全新的校园足球竞赛模式。” 

  “第一个3是指3个区域,分别是无锡城区、江阴和宜兴,不同的学校首先是在三个不同的区域中进行比赛;第二个3是指3个学段:小学、初中和高中(包括中等职业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分开组别进行比赛;第三个3是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班级间比赛,第二阶段为学校间比赛,第三个阶段为各赛区冠军之间的总决赛,体现了校园足球联赛的比赛过程,即首先是通过班级间的比赛产生校队,通过校际比赛产生县区的冠军,最后县区的冠军再进行最后的总决赛。”杨柳介绍说,最后的决赛就是精彩的“1”——无锡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赛。 

  杨柳说:“不要小看了这个‘1’,这代表着在经过了数百场校园足球班级比赛和校际比赛之后,分别来自江阴、宜兴和无锡城区的37支男女足球队,将在无锡市4个赛点展开最后的对决,争夺各自年龄组的最高荣誉。” 

  输球并不代表输人生 

  从2015年3月无锡青少年校园足球办公室筹建至今。无锡市38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已经开展了各项校园足球工作,全面完成了无锡市校园足球的组织领导、制定特色学校创建方案(三年规划)及落实课程教学等任务,各校均制定了校园内足球竞赛方案,并组建了足球啦啦操队,落实了相关资金、场地、器材等。 

  以无锡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为例,该校从二年级开始即以学习成绩语数两门均在95分以上、学生自己喜欢踢足球并且得到家长支持,能保证一周3次以上训练,作为入队条件,挑选球员。今年,仅在二年级的选拔中,就有20多个学生递交了申请。通过日常体育课、班级足球比赛、学校足球社团,无锡师范附小尽可能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触到足球,且能根据自己的爱好进入不同层次的队伍进行锻炼。“我们学校的足球社团现在有60个学生参与,这些多数来自四五年级的同学每周能保证三次专业的训练,教练是外聘的专业足球俱乐部成员。”该校副校长承志宏表示,这60个学生相当于是学校的足球尖子,平均三四五年级每个班都有两三名足球社团的成员,所以班级间的5人制足球赛也可以围绕着这些核心球员进行。 

  在高中校园足球决赛对决中,让不少现场观众感叹是“豪门对决”,不仅因为双方都是无锡市内一流的高中校,而且两队队员的实力相当。而两所学校的校长也是亲自来到场边“督战”,为自己的队员们加油鼓劲。 

  生龙活虎踢出靓丽风景  

  无锡市教育局局长唐加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校园足球冠军赛的举办,是无锡市构建市、市(县)区、学校三级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无锡市校园足球工作成果的首次集中展示。 

  唐加俊介绍,今年年初,无锡市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若干意见》,成立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加快推进校园足球各项工作落实,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全市已有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展了校园足球工作,38所学校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新建和翻建校园足球场达65片,累计组织管理干部、足球教师和裁判员等各类培训23场次,举办班际、校际之间足球比赛800余场次,校园足球得到了加快普及发展。 

  为了让更多女生参与到校园足球活动中,在多所学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生龙活虎踢足球,激情四射跳啦啦”如今已成为无锡市校园运动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无锡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