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无锡大力推进“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工作

作者:陆启威 发布时间:2016-10-1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什么是“新优质学校”?无锡市为什么要提出并启动“新优质学校”建设?无锡市“新优质学校”建设取得了哪些可资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与做法?循着这样的追问,我们一步步走近“新优质学校”,逐一揭开了“新优质学校”培育项目的面纱。

  所谓“新优质学校”,顾名思义其前身应该是较为薄弱的学校,这些学校或相对滞后于同类学校,甚至与优质学校相去甚远;或应该成为更加优质的学校,同时有着成为优质或更为优质学校的潜质。比如:这些学校有着较为优秀的办学传统,有正确的办学方向,有公平的教育原则,不挑生源,不争排名,不拼应试。但由于教育认识上的局限和资源不足,尚未找到自我突破和自求发展的有效途径与办法,致使学校自身发展缓慢,办学水平相对滞后。因此,只要稍加提点和培育,这些学校便能够迅速提升,并走上优质发展的轨道。与传统优质学校不同的是,无锡市将“新优质学校”定位在“新”字上。这个“新”字有着丰富的内涵,既是一次转身后的华丽亮相,又是一种全新的实践和探索,更是一个潜藏已久的发现。

  无锡市启动的“新优质学校”建设,不是一个模式或一个评价标准。“新优质学校”建设是基于每一所学校的实际和发展需要,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多元发展。“新优质学校”注重学校的特殊性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充分发掘出每一所学校的潜质特长,找准每一所学校的发展点和突破点,使学校发展呈现出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个性品质,以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元的教育需求。这是“新优质学校”建设的途径,也是“新优质学校”应有的品质。

  无锡提出“新优质学校”建设是基于一定的教育背景和发展需要的。近年来,无锡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教育整体水平位于全省前列,充分彰显了无锡教育的稳中求进和传统优势。但从区域发展来看,依然存在诸多矛盾和落差,突出地表现在一些片区和学校之间存在发展上的不平衡。从全市范围来看,无锡已拥有一大批优质甚至顶尖学校,但也有不少亟须做强提优的“薄弱学校”。这些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及现有资源欠缺,一直未能翻身,并被同类名校远远地甩在身后。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无锡的基础教育不能满足老百姓普遍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于是,为了追求优质教育,老百姓“择校”及“过家门口学校而不入”的现象屡禁不止,这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因此,从无锡教育的统筹协调和高位发展出发,扶持和做强一批欠发展学校,打造一批新优质学校,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整体推进无锡教育区域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另外,扶持和做强薄弱学校,也是主张和坚持教育公平的一种必然选择。教育需要公平,公平的教育需要对每一所学校进行倾力培育和精心打造,使每一所学校都有同样的发展条件和机会,并成为老百姓认可的优质学校,让每一所学校都能够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进而公平地享有优质教育。最后,从自身建设和发展需求来看,每一所薄弱学校对品质提升和优质发展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和使命感。一直以来,这些学校都在默默地进行“脱贫致富”和“强身健体”的实践和探索,都在用自身的智慧和行动去努力改变自己的尴尬处境和地位,但终因观念、资源及政策等方面的局限,总是改革不力、收效甚微,亟须外力的援助和支持,并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创新尝试,重塑格局。这些都亟须从大市层面上给予关注,需要统筹规划、协同发展,从根本上提升欠发展学校的办学水平,全面培植和发展优质学校。

  在“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过程中,无锡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也积累了许多较为丰富的经验和做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经验和做法是,建设“新优质学校”,关键是要找到薄弱学校的“最近发展区”,找到了这个“最近发展区”,也就找到了学校自身突破和发展的可能,这也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所在。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学校的“最近发展区”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认为,学校的“最近发展区”是建立在两个“点”上的,即学校的“薄弱点”和“突破点”。学校的“薄弱点”,就是学校的缺陷和不足;学校的“突破点”,则是学校的潜质和优势。专家组在做强“新优质学校”项目研究上,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项目学校找到这两个“点”,并将“薄弱点”转化成学校的“发展点”,将“突破点”变成学校的“引领点”。立足“薄弱点”,找到改弱治贫的办法,也就找到了学校的“发展点”,使学校在短板的不断接续中走向均衡发展,这是“新优质学校”项目推进中的基础性工程。“突破点”原是学校的潜质和优势,学校就是凭借这种潜质和优势显现出自身鲜明的个性和主张。但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这种原有的潜质和优势则变成了发展的瓶颈。对此,需要研究突破瓶颈的办法,为学校寻求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也就是将这种“突破点”变成“引领点”,使学校实现新的生长和超越,并形成品牌树立标杆,成长为这个领域的示范和典型。因此,在“新优质学校”项目推进中,在学校改革上,要积极进行“最近发展区”的研究和实践,杜绝项目学校随意改革和盲目跟风的现象。当然,要找准学校的“薄弱点”和“突破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对学校进行深入调研和全面分析,尤其是一些矛盾较为复杂的学校,要找准这“两个点”,切中问题要害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比如N学校,有较长的发展历史,领导班子及教师素质与其他名校并无差距,但教学质量却与名校相去甚远。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经过长期的驻点跟班及调研访谈,专家组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教育理解和文化认同”。也就是说,学校缺少“核心价值观”,教师没有普遍认创建新优质 均衡促发展同的“价值取向”。于是,教师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教育理解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缺少了学校目标的引领和文化的共鸣,这就很难汇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致使学校裹足不前。因此,找准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问题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一年多来,无锡市“新优质学校”项目建设稳中求进,一批项目学校在项目推进和改革中获得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一批“新优质学校”正在形成。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