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让诗词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开办诗社、吟诵诗词、古诗考级、送教上门,无锡校园诗词教育形式多样

作者:杨洁丹 发布时间:2017-03-0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近日,无锡市第二届中华传统文化与诗词教育研讨会在惠山小学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诗词教育在无锡市的一些中小学已开展多年,其中阳山中学的诗词教育在市、省、全国获得殊荣。

  无锡很多学生除了吟诵诗词,还学会了创作。

  诗词教育在锡城校园起步

  记者了解到,阳山中学、吴桥实验小学、惠山小学等是无锡较早开展诗词教育的一批学校,他们各自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阳山中学副校长赵春雷介绍,学校由1882年创办的安阳书院发展而来。早在2009年,学校就成立安阳诗社,开展古诗文诵读教育;2013年,学校开始与无锡市诗词协会合作,开展古诗词创作教学。安阳诗社组织每周第二课堂时间开展诗词教育活动。诗词教育按学年制订计划,一共24课时,分为古风、五绝、五律、七绝、七律等内容,学生要完成校本教材《诗词教育二百首》一书中的200首诗词的背诵,并创作10首以上具有一定质量的古体诗词,由市诗词协会发给结业证书。

  跟阳山中学不同,吴桥实验小学开展的是古诗文诵读和“古诗考级”活动。“虽说是考级,但我们力求不加重教师、学生负担。”学校副校长陈杭萍介绍说。学校根据“课标”制定《小学生必背选背古诗词年段分配一览表》,不同年级和不同年龄的学生可以参加不同级别的“考级”,考级的内容包括必背古诗词70首和课外推荐背诵的古诗词30首。“考级”一共分为10级,学生能背25首就是达标一级,能背100首为九级,达到110首则为十级。学生“考级”通过,学校颁发统一印制的“考级证书”。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学校组织“考级”,“学生利用晨读时间、课前两分钟或课余时间进行理解性背诵。人人参与,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吟诵古诗的乐趣。”陈杭萍说,“古诗考级”充实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定期开展全校性的古诗文诵读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古诗吟诵水平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能得以提高。

  师资不足制约诗教持续发展

  目前,不少学校的诗词教育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发展难题。无锡市诗词协会惠山分会会长唐剑峰也认为,专业师资不足是目前制约诗词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有的学校精通诗词的只有一两个老师。”他对此表示深深的担忧,学校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若没有系统学习诗词格律等,不接受正规培训,从事诗词教育会很困难。“诗词教育并不仅仅只是教学生诵读诗词,还要讲解诗词的写作常识。很多语文老师若对古诗词没有专门研究和钻研,并不一定能胜任教学。”阳山中学副校长赵春雷说:“阳山中学诗词教育虽然取得较大的成绩,但诗词创作指导教师主要靠外聘,缺少校本化的诗词教育指导教师,这就制约诗词教育的持续发展。”

  此外,也有锡城校长指出,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诗歌的地位是很尴尬的。他分析说,现在的语文教材有诗歌,但分散在各个单元和环节中,古典诗和现代诗,格律诗和非格律诗都有,但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此外,现在课程的要求是读诗,但对写诗没有要求。因为江苏高考对作文有明确要求,“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诗词教育想要更好地发展,还需做出不少努力。

  首先要培养师生兴趣

  诗词学习、创作要摈弃功利化思维。“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引导孩子学习古诗词,先是培养兴趣,然后引导体验和感悟,最后才是鉴赏和运用。我们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成为诗人,而是让每一个孩子、老师都成为有诗性情怀的人,乃至以后可以影响他们身边的人。”惠山小学校长华新说道。

  针对专业师资缺乏这一难题,唐剑峰建议,市诗词协会可以发展教师会员,联系教育部门,开展“古典诗词写作和教学教师研修班”,提高语文教师懂格律、会创作的比例,培养校本化的诗词教育力量。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黄树生认为,教育部门可以加快诗词教育师资培养,通过开展暑期培训,开办诗词教育教师研修班,使无锡更多的学校成为诗词教育特色学校。多名文化和教育工作者形成的共识是,诗词教育不能仅作为第二课堂,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需要家长更加支持。此外,有教育工作者提议,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研发诗词教育教材、学案、读本,正规出版,促进诗词教育工作长期稳定发展。

  采访得知,近几年,市诗词协会一批会员兼职给学生传授诗词知识。43岁的刘俊告诉记者,2013年以来,他到多所中小学讲授诗词,讲课的重点是诗词的结构、表达方式以及怎样模仿创作等。对待学生写作的诗词,他都精心批改。对于学生写的诗词,他还会向《无锡诗词》《江海诗词》《中国诗词》等专业刊物推荐发表。“学生有成就感,诗词学习和写作的兴趣会提高。”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