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沛县:改革组合拳重振教育事业

作者:梅霞 王芳 发布时间:2017-05-12 来源: 中国江苏网

  曾几何时,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称的徐州市沛县,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很多沛县籍的学生选择到外地就读。为了摆脱这一尴尬局面,从 2012年开始,沛县教育局先后推行“教育学南通”、集团化办学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短短四五年间,沛县教育脱胎换骨,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去年,全县高考二本上线率由 2012年的 10.24%提高到 24.24%。

  5月初,中国江苏网记者走进沛县,深入了解“帝王之乡”的教育改革之路。

  牵手借力 全新管理模式重塑教育生态

  “儿子初中是在南京上的,我们花钱租房陪读。高一时听说歌风中学搞合作办学,就让孩子回来试试。没想到高一第一学期就考得不错。”歌风中学学生张程亮的妈妈吴女士告诉记者。已进入高三的张程亮正处于高考冲刺阶段,他的目标是考上北京体育学院。

  像张程亮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2012年前,家长们普遍对沛县当地的教育质量不信任,对教育环境不满意,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外地就读。

  “把学校办好了,学生就不走了。”沛县教育局长贺磊掷地有声。

  2012年8月,沛县与如皋市政府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引进如皋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和优秀人才,成立沛县歌风中学(如皋办学),迈出了“教育学南通”的关键一步。

  歌风中学把如皋教育体系中成熟的“活动单导学”模式运用到课堂,教育部门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迅速带动全县中小学参与到新一轮的课改中。2014年进一步将“活动单导学”和“学讲”方式有机融合,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学、讲、练”为一体的课堂结构形式。

  在引进如皋优秀教师人才的同时,沛县教育局也选派优秀校干及教师到如皋进行交流研讨,仅去年就派出103人赴如皋进行为期2个月的学习。

  在此基础上,引进如皋精细化管理理念,以“壮士断腕”的精神推进公办高级中学综合改革,压缩管理机构,精简管理人员,优化教师队伍,减轻学校负担,彻底消除“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经过五六年的适应和发展,沛县的高中教育综合实力和品牌档次得到了极大提升。

  现在,沛县老百姓的孩子不用去外地,也能享受到南通优质的教育。

  “与如皋的合作办学模式使我们沛县教育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希望藉此重建老百姓对沛县教育的信任,对家乡的信任。”贺磊表示。

  集团化办学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016年,沛县汉源中学正式并入沛县初级中学,成为该校的“新城校区”。作为沛县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学校,沛县初级中学1923年成立于沛县歌风书院旧址,是沛县近代教育的发祥地。通过自身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学校逐步走上了集团化发展之路。

  为进一步加快基础教育均衡化、优质化进程,实现名校资源效益最大化,从2014年起,沛县教育局以名校为龙头,组建多种形式的“教育共同体”,输入名校品牌、办学理念,以城带乡,以强扶弱,多层次支援,全方位帮扶。

  集团化办学能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学校管理、教师安排、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等多个方面实现统一,教育集团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除此之外,学区联盟也是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重要手段。

  “沛县有很多学校地处农村偏远地区,教育情况相对落后,教育资源不平衡,成立学区联盟能够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农村教育理念落后、资源匮乏、平台短缺等。”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办学,最根本的目的都是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沛县教育局党委书记朱思瑞接受采访时说。

  为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今年3月,沛县教育局成立了“沛县中小学联盟学区”,由城区内 7所优质学校(领盟学校)与 37所成员学校(联盟学校)组成7个联盟学区。

  联盟学校之间通过建立稳定的结对交流机制,促进教育教学理念、经验、资源的共同成长。领盟学校会同各联盟学校共同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形成合作项目和重点工作推进方案,结对帮扶和培养联盟学校骨干教师;联盟学校协助领盟学校配合和落实方案,接受领盟学校教育教学指导,积极参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大手拉小手、一起向前走的良性互动。

  “集团化办学和学区联盟等工作的落实,必须有相关部门进行诊断式交流评价,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整体推进。”贺磊补充说。

  “研训一体” 打造教师成长共建的摇篮

  2005年5月,沛县人民政府开江苏省教师培训体制改革之先河,将教研室、教科所、电教馆及县教师进修学校资源整合,成立沛县教师学习资源中心。

  2015年12月,沛县教师发展中心在此基础上挂牌成立。中心占地26.8亩,建有数量足、种类全、功能多的专业教室,能同时容纳800多人参与研训活动。现有教职工55人,专任教师53人,兼职教师88人。

  教师发展中心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和管理全县中小幼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秉承“师生为本、生态研训、智慧发展”的理念,走内涵发展之路,通过竞聘上岗,精心培养,考核交流,精简优化队伍,不断提升领导班子、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三支队伍的业务水平。

  “培养智慧型学生离不开智慧型老师,学校发展需要智慧型老师,我们教师发展中心就是为培养更多智慧型教师而存在的。”沛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史钟祥说。

  中心通过卷入式教研、卷入式上课、卷入式微上课等教学活动,让参与老师都“卷入”其中,进而化被动为主动,全身心投入研讨交流。

  “很多老师来这儿后,从被动接收到主动要求讲学,这种做法大大增强了教师研训的主动性、挑战性和实效性。”史钟祥说。

  “我们的目标是将发展中心建成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科研训一体化机构,着力构建具有沛县地方特色的现代化教师发展中心。”贺磊局长表示。

  从不被认可,到备受肯定;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一系列组合拳让沛县教育改革成效初显。它改变的是沛县的教育格局,增强的是沛县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凝聚的是沛县的民心,守护的是沛县的教育尊严。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