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建好连心桥 携手育新苗

——泰州医药高新区家校共育工作掠影

作者:许妍 杨溢 发布时间:2017-12-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今天又刮风又下雨,老师还会来家访吗?”泰州市塘湾实验学校六(2)班学生房继俭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当天,他的期盼没有落空,虽然刮风下雨,班主任赵蓓芸依然如约走进他家。是什么让学生对老师家访如此期待,又是什么让教师风雨无阻坚持家访?日前,记者赴泰州医药高新区做了采访。

  从点到面,构建家校联系网

  2012年,泰州医药高新区印发《关于做好“家访进万家”活动的通知》,在全区推进教师家访工作。此后,“家访进万家”成了各校的“规定动作”,每年11月也成为全区学校“家访活动月”。

  “家访能让教师真切地看到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付出和关爱,学生和家长对教师也会更信任。”泰州医药高新区科技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张华说,6年来,他们通过跟踪、考核等措施积极推动“家访进万家”活动,极大地密切了师生和家校关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深入开展家访活动,2016年7月,该区还以家长学校为依托,举办首届“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200人参训并成为该区首批“家庭教育指导师”;今年10月,该区又成立家长学校总校,指导、培训全区家长学校骨干,家长学校“标准化、课程化、特色化”逐渐成为一大亮点。

  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目前该区已形成家校联系“1+2+N”模式,即一支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两个平台(家长学校平台、微科教互动平台),N种学校自选特色动作。“通过‘1+2+N’模式,我区有效构建了家校联系网络,实现了学校、家庭共同育人。”高新区科教局副局长翟步根说。

  家校携手,家长成为好帮手

  12月5日下午,泰州市寺巷中心小学报告厅里坐满了人,报告厅内笑声、掌声不断,该校四(2)班正开展班级读书交流展示。寺巷中心小学所有家长每学期都有机会走进校园,且每个班举办阅读汇报课时,学校负责人、年级主任和任课教师均全部到场。展示课结束后,学校现场接待家长,与家长沟通交流,听取家长意见建议。

  “我们2012年开始推进亲子阅读工程,一开始不少家长不太理解,有的虽然想做却不知如何下手。但我们没有轻言放弃,而是坚持跟有意愿的家长一起努力,再一步步扩大范围。”寺巷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于春华说,“现在每个家庭都形成了班级微信群亲子阅读打卡的习惯,家长们或传照片或发视频,群里十分热闹。”从阅读节到亲子阅读视频秀,从书香家庭评比到家长学生共演课本剧……家长在推动学校阅读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亲子阅读也成为该校的靓丽名片。

  每天早上7点,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都会出现一支身着红马甲的家长义工队,负责维持上学秩序。“自从有了红色义工队,即便是雨雪天,学校门口也不会出现任何拥堵。”该校校长彭小艳自豪地说。

  据介绍,除了红色义工队,活跃在该校的还有家长志愿者组成的黄色和蓝色义工队。黄色义工队主要参与学校大型活动,如十岁成长礼、节日晚会、集体外出等;蓝色义工队则在学校特色课堂中做“教师”,如教孩子们手工制作或开设各类小讲座等。目前,该校已有700多位家长自愿报名加入义工队,覆盖率达80%。

  创新方法,让教育更温暖

  在塘湾实验学校时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晚上7点,学校微机室里依旧人头攒动,不少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通过视频交流,向在外务工的家长介绍孩子的学习情况、展示他们参与活动的照片等。“我校不少学生家长都在外务工,常规家长会让学生父母都到场很困难。为有效开展家校交流,我们借鉴其他学校经验,2015年首次召开了网络家长会。”该校德育处主任谭国红说,网络家长会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家长“出席率”近100%。

  为了不影响家长工作,他们把时间安排在晚上7点甚至更晚。谭国红说,借用网络创新家校沟通形式,赢得了家长们一致好评。

  每到值班日,寺巷中心小学校长孙亚斌都会早早出现在学校大门口。由于工作原因,很多家长经常不到7点就将孩子送到学校,尽管离上课时间还早,但学校还是克服困难接过了“这一棒”。“每天早上值班领导、教师都会早早到岗,提供‘弹性上学服务’。”学生家长陈秀云说,“我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除创新开展“网络家长会”“弹性上学”等工作,高新区各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也频出创新之举。寺巷中心幼儿园让“伴读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鲍徐中心小学设立留守学生游戏节,全区举行首届留守学生书、写、绘、诵、展活动等,为留守儿童搭建起多元成长平台。“外出务工的家长,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教育人就应多用点心,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孙亚斌说。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